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郎窑红釉瓷器的鉴赏收藏与投资价值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05:40: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郎窑红釉瓷器的鉴赏收藏与投资价值                                                                                      2024-09-04 10:41                                        

发布于:山东省
                              

郎窑红釉瓷器的鉴赏收藏与投资价值

王湘文18661890738

“家有郎红,吃穿不愁”这是人们对朗红价值贵重的评价,反映出朗红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朗红是郎窑红釉瓷器的简称。创烧于清康熙年间。
乾隆皇帝曾赋诗盛赞:“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带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与郎廷极同时代的文人学者刘廷玑曾赞美郎窑红:“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
郎窑红自诞生便以釉色和稀罕,名闻天下,被誉为最浓烈的单色釉。民间则有“若要穷,烧郎红”一说,由此可见,郎窑红釉的烧制有多难!

一、郎窑红瓷器的历史与发展

1郎窑红的概念与定义
冯先铭等编纂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说郎窑红釉是"清康熙时期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所烧的一种红釉。因康熙时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仿烧成功,故以其姓氏命名,又称郎红。
由此可见,郎窑红釉瓷器,又被称为:郎窑红或朗红。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下旨江西巡抚郎廷极作为督陶官,在景德镇烧造明宣德宝石红釉瓷器,无意间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的单色釉瓷器。这种瓷器是以氧化铜原料作为发色剂,在高温的还原焰中烧制出来的。因其釉色色彩鲜艳、红艳鲜明,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被康熙命名为“郎窑红”,并作为清代皇室专用的珍贵瓷器。
2.郎窑红出现的历史背景
这种在瓷器上以氧化铜原料作为发色剂来烧制的单色红釉,上可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的铅绿釉陶器上就出现过。 经历了从汉代到元代的发展,最终这种技术在明代中期失传。
据《大明会典》卷二百一记载:依据受祭对象的不同,分别配之以蓝、黄、红、白四种;高温铜红釉瓷祭郊日坛,釉色称“祭红”。蓝釉瓷祭郊天坛,名“祭蓝”,黄釉瓷祭郊地坛,白釉瓷祭郊月坛。这才是祭红瓷器名字的来历。据《大明会典》“(洪武)二年定,祭器皆用瓷。。。。(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
红釉瓷烧制极为困难,目前发现最早的考古资料,是明永乐时期祭红才烧制成功的。而宣德最胜。到了成化弘治时期,就很稀少了。嘉靖时期,“鲜红土绝”,《事物绀珠》:“嘉靖窑回青盛作,鲜红土断绝,烧法亦不如前,惟可烧矾红色。"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宣德发明祭红,乃祭郊坛用品所创之色也。又称‘霁红’,谓如朝霞霁色,一名‘积红’、一名‘醉红’,复名‘鸡红’。
民国赵汝珍著《瓷器述要》云,“釉之最贵者为宝石釉。宝石釉含有红、绿、蓝、紫各色之不同。世俗只以红色为宝石釉,岂知绿、蓝、紫各色亦皆有之。宝石釉之品莫贵于亮釉,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鸡血,其通如石之冻。《博物要览》所谓鲜红宝石者是也。亮釉,又名玻璃釉,乃薄釉也。宝石釉,亦有釉厚者,比之薄釉,其价值则稍逊。”
由此可见,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是最为名贵之釉,从明初到民国,皆有定论。所谓千窑一宝红釉瓷是也。嘉靖后期,红釉瓷烧制工艺失传,原因是原材料断绝。
直到,清代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奉命仿烧明朝宣德宝石红釉,因机缘巧合于无意间才烧制出这种被康熙皇帝以郎廷极的郎姓而命名的“朗红”单色釉新釉瓷器。
郎窑红釉瓷器民国时期也多有烧制,建国后,最为著名的是建国瓷厂的颜色釉名扬海外,蜚声世界。那个时候,建国瓷厂有国家的扶持,敢烧柴窑,而今,这种成本是行业所难以承受的。于是,烧制之窑由柴窑过渡到了气窑,随之而来的是郎窑红釉在气窑和柴窑转变的过程中也经发生了的变化,气窑和柴窑对颜色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郎窑红与宣德红釉区别

·

1、郎窑红釉与宣德红釉的区别
郎窑红与宣德红釉(通常所说的祭红釉在宣德时期的表现)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烧制工艺、外观特征、历史背景以及艺术价值上。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1.1、郎窑红釉与宣德红釉烧制工艺的差别
· 郎窑红:在1300℃以上的高火度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是清康熙朝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时所创烧的一种别具一格的高温铜红釉。其釉料配合、釉层厚度及烧成制度控制上的独特性,使得郎窑红釉具有流动性大、色调鲜艳的特点。
·
·
· 宣德红釉(祭红):以铜为着色剂,在1220-1280℃左右的高温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宣德红釉的烧制工艺在明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至明代嘉靖朝一度失传,后至清代才恢复生产,并被称为“霁红”。

1.2、郎窑红釉与宣德红釉外观特征上差别
郎窑红:釉面玻璃光泽强烈,釉子清澈透明,光亮夺目。釉流动性大,口沿下常显露出白色胎体,形成“脱口”现象;底足则有一环深褐色的积釉,称“垂足”,但流釉一般不过足,故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

宣德红釉(祭红):釉色深沉安定,釉面桔皮纹,釉面凝厚莹润,釉子浓郁呈失透状。釉面光润,无龟裂纹理,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器口与足根处常有醒目的“灯草边”,即因釉层较薄而显露出的白色胎体细线。

1.3、郎窑红釉与宣德红釉历史背景上的不同
郎窑红:因康熙时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景德镇窑务时仿烧成功而得名,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瓷器制作的水平。其烧制难度高,民间有“若要穷,烧郎红”之说,足见其珍贵。
宣德红釉(祭红):宣德时期的红釉瓷器以其色泽纯正、釉质莹润而著称,是明代瓷器中的珍品。宣德红釉的烧制技术达到了当时的高峰,对后世瓷器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郎窑红釉与宣德红釉艺术价值的不同
郎窑红与宣德红釉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藏家和鉴赏者的目光。郎窑红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釉面效果成为了清代瓷器中的佼佼者;而宣德红釉则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水平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两者在瓷器艺术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郎窑红釉与钧红釉的区别
郎窑红釉与钧红釉作为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两种珍贵釉色,它们在颜色、质地、烧造工艺及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分析:
2.1颜色与质感
郎窑红釉:颜色红而鲜艳,晶莹光亮,釉面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使得器物通体上下釉色变化活泼、灵动。由于流动性大,郎窑红釉的器物口沿下常露白,器身越往下色泽越浓重,釉色浓处犹如牛血初凝,而红釉稍薄处则呈现如鸡血般的鲜红。此外,郎窑红釉近底足处常因积釉过厚而呈暗红色或黑褐色,并可能出现一环呈羽翅状的黑色纹理,这些特征使得郎窑红釉独具魅力。
钧红釉:钧红釉又称钧窑红釉,其色调红里泛紫,近乎玫瑰花或海棠花的紫红色,因此又被称为“玫瑰紫”和“海棠红”。钧红釉的釉面常出现红、蓝、紫三色互相交错的绚丽画面,这是其独特之处。钧红釉的釉色深沉,釉面光润,但相较于郎窑红釉,其透明度较低。

2.2烧造工艺
郎窑红釉:郎窑红釉的烧制极为困难,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还原焰中烧成,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因此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郎窑红釉的烧制成功,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对瓷器艺术的极致追求。
钧红釉:钧红釉的烧造同样不易,但相较于郎窑红釉,其工艺上可能更注重釉色的变化和窑变的控制。钧红釉的创制为陶瓷的装饰艺术开辟了新的境界,明代的宝石红、霁红以及清代的郎窑红、桃花片等釉色的出现,都与钧红釉有着密切的关系。
2.3历史背景
郎窑红釉:郎窑红釉是清代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烧造的一种红釉瓷器。其风格完全按照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红釉瓷器来制作,追求红宝石般艳丽温润的格调,成为清代红釉瓷器的代表之一。
钧红釉:钧红釉的创烧可追溯至宋代钧窑,是宋代钧窑发明的最早的铜红釉。钧红釉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窑变效果,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的历代瓷器制作中,钧红釉的釉色和工艺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4郎窑红瓷器在瓷器史上的地位

        郎窑红瓷器在瓷器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代表之一。郎窑红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还表现了文化和审美的演变。

        首先,郎窑红瓷器的技术创新在瓷器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郎窑红其釉色泽鲜艳,经过精细的烧制工艺,红色釉面光滑且富有光泽,这一工艺在当时的瓷器制造中无疑是一次突破。尤其在清代时期,郎窑红瓷器以其独特的红色和精美的造型,标志着中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成为皇家和富裕阶层的专属收藏。

        其次,郎窑红瓷器在文化层面上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器物,更是当时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及权力象征的体现。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与喜庆,郎窑红瓷器的流行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清代,郎窑红瓷器被宫廷专用,成为皇室的象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瓷器史上的地位。

        郎窑红瓷器的艺术价值也不可忽视,许多郎窑红瓷器的作品在造型设计和装饰技法上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窑变所产生的精美纹饰和工艺的精细,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这些艺术特色使郎窑红瓷器与其他瓷器相比,更具收藏和欣赏的价值。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方面,郎窑红瓷器不仅在国内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郎窑红瓷器在国际市场上必将吸引许多外国收藏家和投资者开始关注郎窑红瓷器,将其视为具有投资潜力的艺术品。这种跨文化的认同会进一步巩固了郎窑红瓷器在全球瓷器史上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郎窑红瓷器在瓷器史上不仅因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而占据重要地位,更因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而显得尤为珍贵。其在大清王朝时期的盛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也为后世的瓷器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郎窑红釉瓷器的工艺与特点1、郎窑红瓷器的制作工艺

        郎窑红瓷器的胎是采用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高岭土、石英和长石等原料为陶土,采用手工拉坯法拉出瓷器的胚,而后以铜为着色剂,采用浸釉或吹釉的方法在生胚上施釉后,入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在还原焰中烧成。如果气氛控制失误,使窑内呈氧化气氛,则铜则会呈层次不同的青绿色。烧造过程中对窑室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极高,烧造难度极大,成品相当不易,常常是百里挑一,所以,民间至今流传着“要想穷,烧郎红”。另外,瓷器烧成后的颜色与瓷器的变形,还受釉料的配方和调配技术以及瓷器在窑口中摆放位置不同所影响。

2、郎窑红釉瓷器的艺术特色

        郎窑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闻名,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郎窑红瓷器在色彩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色泽浓烈而富有层次感,常常呈现出鲜红、暗红及朱红等多种色调。这些色调不仅展现了瓷器的视觉美感,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红色”象征意义相呼应,寓意着吉祥、喜庆和繁荣。

        其次,郎窑红瓷器在造型设计上追求简洁而优雅,常采用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曲面,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器型多样,从碗、盘到瓶、罐,每种器物都经过精心设计,既满足实用功能,又具备艺术欣赏价值。例如,郎窑红的花瓶不仅在造型上独具匠心,而其表面光滑细腻,反射出亮丽的光泽,使得每件作品都显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

3、郎窑红颜色的分类

        在历史文献中,对郎窑红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其色泽和制作工艺上。例如,《在园杂志》卷四中提到郎红釉创烧自清代康熙官窑,督陶官郎廷极奉御旨仿烧前朝红宝石色瓷器,历数百窑失意,郎廷极终捧得一红色瓷器,色似牛血猩红,器如美人妍艳。

        在历史文献中,对于郎窑红的颜色有着详细的描述。例如,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提到郎窑红的颜色似牛血猩红,器如美人妍艳。这说明郎窑红不仅在当时被视为珍贵的瓷器,而且其颜色被赋予了美的象征意义

康熙郎窑红是一种著名的瓷器颜色釉,它的颜色变化多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3.1、 主要颜色
· 霁红:霁红是康熙郎窑红中的一种主要颜色,这种红色的瓷器在出窑后呈现出如同雨后霁霞般的红色,色彩浓艳,富有光泽。
· 牛血红:牛血红也是康熙郎窑红中的一种颜色,这种红色的瓷器颜色深沉,如同牛血一般,因此得名。
· 豇豆红:豇豆红是康熙郎窑红中的一种特殊颜色,它的颜色淡雅宜人,呈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因此得名。
鸡血红:鸡血红是指郎窑红中较浅的红色,釉色如同鸡血一样鲜艳,但比霁红要淡一些。
苹果淡红色:苹果淡红色描述的是郎窑红中类似苹果皮的颜色,这是一种较为柔和的红色。
灰褐色:灰褐色是指郎窑红中较暗淡的颜色,釉面呈现出一种灰色调的褐色。
3.2、其他颜色变化
祭红:祭红是康熙郎窑红中的一种颜色,这种红色的瓷器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
积红:积红也是康熙郎窑红中的一种颜色,这种红色的瓷器颜色比祭红更浓一些,富有层次感。
粉红:粉红是康熙郎窑红中的一种颜色,这种红色的瓷器颜色淡雅,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3.3. 其他名称
康熙郎窑红的颜色还有许多其他的称呼,如:
美人祭:这种红色的瓷器颜色比祭红更淡一些,给人一种温婉的感觉。
桃花浪:这种红色的瓷器颜色比祭红更深一些,犹如桃花盛开时的颜色1。
娃娃脸:这种红色的瓷器颜色淡雅,给人一种稚嫩的感觉。
总之,大体可概括总结如下表所示:

        4、郎窑红釉瓷器的特征

4.1、灯草边:口沿和肩颈部位的釉层较薄,红色挂不住,釉汁流走时露出白色底,形成旋状白线,即“灯草边”。
4.2、垂足:由于铜元素比重大,红色釉料会由上至下逐渐垂流,形成由浅至深的红色渐变,底部边缘釉汁凝聚,甚至红到发黑。
4.3、二层台:为防止流釉过足,工匠会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控制釉料流动。但并非所有康熙郎窑红都严格遵循“郎不流”,约有15%存在流釉后人工修整的情况。
4.4、开片:釉面自然开片,但开片不均匀,多为中等到大开片。
4.5、底足:多为透明的米黄色或浅绿色,无白底也无款识。
四、郎窑红瓷器的鉴赏标准与方法1、鉴赏标准
1.1、釉色
郎窑红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如血,色浅者粉红或暗褐,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
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观察,郎窑红的颜色可以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变化,从深沉的牛血红色到鲜艳的鸡血红色不等。此外,郎窑红瓷器在光照下可能会呈现出深紫色或深玫瑰紫色,而在强光下则呈现鲜红色。
1.2、造型
器型独特,如观音樽、油锤瓶、笠式碗等,均为康熙时流行的造型。
1.3、胎质
高岭土胎,胎骨洁白细密且坚硬,足底露胎处有火石红。
2、鉴赏方法
2.1、观察釉色
注意釉色的深浅变化及玻璃质感,真品釉色莹澈浓艳,光彩夺目。
2.2、检查工艺
真品郎窑红有“脱口、垂釉、郎不流”的现象,即口沿釉下垂露出胎色,釉色上半部浅淡,下半部深艳,且釉水一般不过足。
垂釉是郎窑红瓷器由于釉汁肥厚,烧制时在高温下会自然流淌,所以烧成的郎红于口沿处会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灯草边
2.3、比对胎底
胎底开片大小及颜色也可作为参考,如康熙早期胎底呈米汤底,晚期呈苹果青。
2.4、鉴定款识:大多数无款,偶有青花“福”、“寿”、“大清年制”款,需仔细比对。
2,5、釉面特征
郎窑红瓷器的釉面是其另一大特色。郎窑红的釉料制作和烧成温度极难掌握,因此其釉面呈现出光洁透亮的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有深有浅,其中色深者呈色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釉色莹澈浓艳,如初凝的牛血一般呈现猩红色,显得光彩夺目。色浓者呈色泛黑,色浅者呈色粉红
3、郎窑红瓷器的质地与工艺评价

        郎窑红瓷器的质地与工艺评价是鉴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郎窑红瓷器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湛的工艺著称,评估其价值时,质地和工艺的结合能够深刻反映出瓷器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质地方面,郎窑红瓷器通常采用优质的高岭土作为原料,经过高温焙烧,形成坚硬而细腻的瓷体。其表面光滑,手感细腻,具有一定的透明感,尤其在阳光下会呈现出柔和的光泽。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一些低质量的瓷器在质地上显得粗糙,表面不平整,缺乏光泽,这些都直接影响其收藏价值。

        工艺方面,郎窑红瓷器的制作工艺复杂,包含了成型、上釉、烧制等多个环节。成型技术上,郎窑工匠多采用手工拉坯或模具成型,确保每件瓷器的独特性。上釉工艺则是郎窑红瓷器的一大亮点,红釉的调配和施釉技巧非常讲究,往往需要多次实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烧制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和燃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瓷器的成色与光泽。高温烧制使得红色釉面更加鲜艳,而低温烧制则可能导致色彩的暗淡。

        在具体的工艺评价中,郎窑红瓷器的釉色分布、釉面光滑度以及整体造型的和谐美感都是关键因素。优质的郎窑红瓷器,釉色应当均匀,层次分明,具有明亮的光泽,釉面无明显的气泡和瑕疵。同时,造型上应体现出传统的审美思想,线条流畅、比例协调,能够彰显出工匠的高超技艺。

五、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郎窑红瓷器的特征与鉴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这一时期的瓷器制作达到了高峰,其中郎窑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下面我们将根据给定的搜索结果,对这三朝郎窑红瓷器的特征与鉴别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
1、康熙朝郎窑红瓷器的特征
康熙朝的郎窑红瓷器是其代表作之一,具有以下特征:

2、雍正朝郎窑红瓷器的特征

虽然,雍正朝的郎窑红瓷器继承了康熙时期的风格,但有所变化,雍正朝瓷器造型不同于前代,在于它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轻巧俊秀,典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青花釉里红,釉色品种繁多,釉面有桔皮纹,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窑变红釉,由这时开始出现,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交织一起,兰色多于红色。炉钧釉,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两种颜色交错在一起。斗彩八宝纹束腰盘。雍正时期官窑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楷书款,都有青花双圆圈、青花双方框,个别也有不带边框的,还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图章款。

3、乾隆朝郎窑红瓷器的特征

乾隆皇帝对艺术的热爱众所周知,他在位期间,郎窑红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度。乾隆不仅酷爱艺术,还亲自为郎窑红瓷器题诗,表达对其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作“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形象地描绘了郎窑红的美丽和珍贵。此外,乾隆时期还出现了不同名称的郎窑红,如“鸡血红”和“牛血红”,这些不同的称呼反映了郎窑红在釉色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六、郎窑红瓷器的投资价值分析

康熙郎窑红瓷器作为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较鲜艳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郎窑红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22:08 , Processed in 0.0087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