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歼敌35军失败后,毛主席大发雷霆,亲自下场指挥,顺利全歼敌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围歼敌35军失败后,毛主席大发雷霆,亲自下场指挥,顺利全歼敌军                                                          2024-09-17 07:37                                        

发布于:广东省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地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其中,平津战役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
咱们的解放军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眼看着国民党35军就要被咱们围起来,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毛主席和党中央都非常高兴,觉得胜利就在眼前。
可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35军却突然全体撤退回北平。这可把毛主席气坏了,到嘴的“肥肉”就这么飞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战机已到,敌35军突然撤回北平1948年末,解放战争进入了最后的决胜阶段。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东野)迅速入关,准备与华北军区的部队联手发起平津战役。
毛主席早在战役打响前就已开始筹谋布局,目标明确:迅速围歼傅作义部队,阻止他们南撤,防止他们凭借长江天险固守,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
平津战役的核心是围歼傅作义的主力部队,而敌35军的动向至关重要。这支部队是傅作义的王牌,机械化程度极高,战斗力强。
如果能将其消灭,傅作义将失去最重要的支柱,北平也将易如反掌。解放军根据这一判断,制定了围歼敌35军的计划,调集程子华、杨得志和杨成武三个兵团,共同围困敌35军。
当时,敌35军已经开始向张家口方向移动,解放军的包围圈即将形成,胜利似乎近在咫尺。可是,就在这时,事情发生了意外变化。傅作义突然改变主意,下令35军停止前进,返回北平。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怒火中烧。敌35军眼看就要被全歼,却突然全身而退,等于是给了敌人一次逃脱的机会。他感到非常不解:为什么会让敌人轻易逃脱?谁在指挥这一场战斗?
三大兵团指挥失误,毛主席果断下场

毛主席当时并不常常直接干预具体的战术指挥,他一向是从全局上统筹战役。但这一次,情况不同了。敌35军的撤退让毛主席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毛主席找到了失误的根源——三个兵团之间的协调出了问题。
首先是程子华兵团。他们率先攻占了密云城,但这个胜利来得太早,打乱了原本的计划。密云城的失守,让傅作义误以为解放军的主攻方向是北平,迫使他迅速下令撤回敌35军。
其次,杨得志兵团没有及时切断平张线。按计划,他们应该封锁平张线,阻断敌35军回北平的退路。然而,由于行军速度过慢,敌军得以从这条路上安全撤退。
最后是杨成武兵团。杨成武把兵力集中在张家口以西,目的是防止敌35军被击溃后逃回绥远。这本是一个防止敌军撤退的关键部署,但由于包围圈尚未形成,这一安排显得过早。敌35军还没等到被围困,就已经安全撤回了北平。

当毛主席看到这三支部队的指挥情况时,他意识到问题的根本——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者。程子华、杨得志和杨成武三人资历相当,彼此间协调不足,导致了这次失误。毛主席当即决定亲自下场,统一指挥这场关键战役。
毛主席发火,重新布局毛主席亲自下场指挥,这在解放战争中并不常见,但平津战役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让他不得不亲力亲为。毛主席首先召集各兵团领导层,明确提出了他的指挥方针。

他要求所有部队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各自为战。他还强调,接下来每一个战术行动都要精确到时间、地点、任务,任何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
毛主席在一封电文中写道:
“敌35军已经开始逃窜,如果再让其逃脱,责任直接由兵团首长负责。”
这一封电报传达了主席的决心,也给各兵团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毛主席下达命令:由第二兵团迅速追击敌35军,其他部队负责断其退路,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敌35军围歼于新保安。

在毛主席的严令下,部队行动迅速而有效。第二兵团不顾疲劳,连续追击,最终在新保安将敌35军彻底围困住。
经过一场激战,敌35军全军覆没。傅作义失去了最后的支柱,随即选择了通电起义,平津战役也以解放军的胜利告终。

指挥艺术与灵活应对毛主席之所以决定亲自下场指挥,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敏锐地发现了战役中的指挥问题。平津战役是一个复杂的多兵团协同作战,指挥协调至关重要。
然而,程子华、杨得志、杨成武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彼此间的职务和资历相近,导致了战场上互相牵制的局面。

毛主席看到了这一点,果断亲自统一指挥。他没有把错全部归咎于某一个指挥官,而是从整个战局出发,理清了其中的症结,并迅速做出调整。
正是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解放军最终成功围歼了敌35军,瓦解了傅作义的防线,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这种高瞻远瞩、灵活应对的指挥艺术,不仅在平津战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也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1 19:07 , Processed in 0.0074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