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流诗人写首很“怂”的诗,却力压多位高手,入选《唐诗三百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07:07: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流诗人写首很“怂”的诗,却力压多位高手,入选《唐诗三百首》                                                                                 2024-09-19 18:30                                        发布于:天津市
   
                          在唐代诗坛,被誉“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绝对是实力派,他的七绝在唐代估计只有李白诗能媲美了。王昌龄平生诗作中共有9首入选《唐诗三百首》,这让不少王昌龄迷们颇为得意。然而有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作却让他们颇为不服,这就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李白、杨炯、王维等人都写过。而王昌龄更是一连写下了《从军行七首》和《从军行二首》等多首作品,其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等都是经典名句。然而这些《从军行》都没有入选《唐诗三百首》,只有李颀的《古从军行》力压多位诗坛高手,成为唯一入选的《从军行》。那么这首诗终究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与李白、王维、王昌龄等人相比,名气虽也不小的李颀只能算是个二流诗人了,但他这首诗却是一首一流诗作。《唐风定》称此诗:“高步盛唐,为千秋绝艺”,《唐贤三昧集笺注》也评此诗:“气格雄浑,盛唐人本色”。
说起来这是一首挺“怂”的诗,诗人写诗的目的是讽刺唐玄宗时期战事多,但却又不敢直说,所以借古讽今便在“从军行”前加了一个“古”字。诗的开篇就写边塞紧张的生活,白天将士们登上烽火台,傍晚时牵着马在交河边饮水。

接下来的两联写的是边塞的极端环境。“刁斗”是一种炊具,沙场上也经常用来打更;而“公主琵琶”是指汉代细君公主远嫁时弹的曲子。昏暗风沙中的刁斗声,就像汉代公主幽怨的琵琶声一样,声声都飘进将士们的心里。他们抬头远望希望看见故乡,眼前却只有雾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见任何城郭,大漠也早就被雨雪笼罩。这两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了大漠的苍茫,而将士们心中的凄苦也藏在了字里行间。

接下来的两联是直接抒情。看着大雁夜夜从空中飞过,留下一片哀鸣声,连当地的胡人都纷纷落泪,远来的将士们就更不用说了。最令人心疼的是“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当时汉武帝为了不让他们有弃战的念头,命人遮断了玉门关,所以此时他们是有家却不能回,只能继续前行。最后一联是全诗最具讽刺意味的14个字。“蒲桃”指的是边地的葡萄,可怜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不过就是皇帝的面子。汉武帝牺牲那么多人,换来的就是这些葡萄贡品而已。

纵观全诗,虽然没有王昌龄的诗写得那么大气磅礴,所以看上去并不会十分惊艳,只有认真读才能读懂它的妙处。诗的前几句看似平淡,但却步步为营,扎扎实实,为的就是写出最后一句的点睛之笔。而诗中叠字的使用更是出神入化,诗人共用了4组叠字,不断加强语气,让全诗充满了张力。更重要的是,盛唐时的《从军行》多为豪情之作,而李颀却能写出这样悲天悯人的诗作,也是极难得的。而这些,正是此诗能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原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3 00:05 , Processed in 0.0075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