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把毛主席的300元资助存入银行,每年只取利息:这是永远的财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6:35: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把毛主席的300元资助存入银行,每年只取利息:这是永远的财富                                                                    2024-10-25 18:30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收到的信件来自天南海北,大多都是亲友和邻居寄来的,要么是升官,要么是求助,其实,作为新中国领袖毛泽东好友,提这样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当然,毛主席对于升官的事一律回绝,而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慷慨解囊,他常常吩咐秘书:
送去300元。
比如毛泽东的亲戚毛泽荣,还有曹云芳等很多烈士的家属,以及自己的恩师等,毛主席都会寄去300元,以解决他们的“生活现状”。那么,300元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图|毛主席在视察工作
30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为什么毛主席每次资助别人都用“300元”?
2015年,《人民日报》曾公开一组数据,以上世纪60年代末为例,对比了和现在10块钱能干什么?数据显示,在上世纪60年代,小学的学费是6块钱,如果是现在,恐怕只能买一只文具盒。
有人说,300元在1960年左右,相当于现在几百万,因为当时普通工人阶级月收入也不足10元,当然这有点不合理,但是从物价的对比上我们可以肯定的是,300元在当时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毛主席可以拿出300元来资助别人,可以说他自己已经捉襟见肘了。
在国家经济陷入困难之际,毛主席带头主动把工资降低,他自己的工资大概在400元左右。众所周知,毛主席家人很多,开销也很大,除了个人费用,毛主席还要负担子女和亲属的花费。所以400元救济了别人,自己在生活上常常入不敷出,为此,他常常把这部分钱从自己的稿费中扣除。

图|1960年第三版人民币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多次用300元来资助别人呢,这应该也是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知道300元在当时几乎是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对于贫苦的农民来说,可以说是好几年的收入了,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300元不算多也不算少,改善一个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已经绰绰有余了。
其实从延安时期,毛主席在资助别人的时候就是300元,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也说明毛主席对人对事向来公平,当然也有其他因素,比如文化因素,毛主席喜好读书,诗文水平不逊古今文人。古人认为,三百这个词有独特的含义,著名的《唐诗三百首》都用了三百这个数。
给毛主席写信寻求帮助的人中,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其实还有很多“特殊”朋友,比如翁清河,1952年翁清河给毛主席写信,希望毛主席考虑到当初抚养毛金花的事情,给自己一点帮助。随后毛主席委托邓子恢给翁清河送去了300元。比如李淑一,她是杨开慧生前的好友,1950年给毛主席写信,表明了自己生活拮据。随后毛主席吩咐秘书,从稿费中取300元寄给李淑一。

图|李庆霖
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给毛主席写信后也收到了毛主席的资助金300元,他和别人不同的是,把这笔钱存入了银行,每年只去取一次利息,直到现在还在银行存着。他就是曾上书毛主席“告御状”的李庆霖。
李庆霖一封“御状”惊动毛主席,毛主席亲自回信
1973年4月25日,王海荣在中南海游泳池向毛主席转交了一封来自群众的来信,其实像这样的信十分少,毛主席让王海荣读给他听。
可没有想到,这一读,悲凉至极,毛主席眼眶慢慢地红了起来,泪水潸然泪下。随后,毛主席提笔给写信人回信:
“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不久后,毛主席吩咐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做好这件事,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300元寄给李庆霖。毛主席问汪东兴:李庆霖是不是党员?如果是党员,可以考虑推举他为“十大”代表,如果不是党员,可以让他出席四届人大。
接着毛主席说:可以考虑把李庆霖的信件编入课本。
尤其可见毛主席对李庆霖的来信十分重视,做出这样的安排可以说从来没有过。那么,李庆霖究竟给毛主席写了什么,会让毛主席如此重视呢?这还得从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运动说起。

图|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后,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高潮。
李庆霖是福建莆田人,他的儿子李良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离开了家乡,到几十里地外的贫困山村插队。按照当时的规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一年的生活费有政府补给,每月8元生活费,然而生活费每月发一年就停了。
知青们不仅每月收入,还要让家里负担补贴,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农村生活不习惯,面临很多困难。
生活困苦的李庆霖一时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更加担心孩子的状况,便想着给有关部门反映下,但是他一直得不到结果,给有关部门写的信也石沉大海。最后无奈之下,李庆霖决定“告御状”,直接跨过省级部门,给毛主席写信反映。

1972年12月20日,李庆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口气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部写了出来,足足有两千字。李庆霖是小学老师,对文字的把控能力还是有的,所以写好以后,反复推敲,争取不出错,最后又把这封信用稿纸工工整整地重新写了一遍。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写信上书毛主席必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他却鼓起勇气,把信寄了出去。在寄信的时候,李庆霖考虑到如果直接在信封上写“毛主席收”,那信件一定会经过多层审查,毛主席有可能收不到,不如改成
“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海容收”
,请她帮我把这封信转交给毛主席。
王海容经常陪同毛主席一同接待外宾,李庆霖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随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这封信寄了出去。

图|王海容和毛主席
然而不到一周时间,消息很快就传来,5月1日,一个记者来到莆田找到了是李庆霖,直接问他给毛主席写信的经过,这把李庆霖给问懵了,这件事一直是保密的,怎么这么快别人就知道了?
记者告诉李庆霖,你的信轰动了中南海,只是你还不知道罢了。记者走后,李庆霖一连几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心里忐忑不安。
原来,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这件事,被周总理拿到了台面上,当做重点案例来看待,1973年4月29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主持召开中央高层领导人会议,在会议上,周总理直接宣读了李庆霖的来信和毛主席的复信,他激动地说道:
“一定要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做好,不能再让毛主席操心。”
会议上的各级领导都听从了周总理的指示,迅速组成了工作组,奔赴到了全国各个省展开工作,一方面了解真实情况,一方面给予知青实实在在的帮助。当时黑龙江刚发生了迫害知青的案件,周总理指示,对于迫害知青的行为一定要调查到底,严厉打击,不能手软。叶剑英也当即说道:
“要杀一儆百,杀一儆千!”

图|女知青
收到毛主席300元,存入银行,每年只吃利息
1973年5月6日,也就是记者走后第五天,邮递员给李庆霖送来了一封牛皮纸大信封,上面赫然写着“中共中央办公厅”等红色大字,他心里“咯噔”直跳。想起来他上个月写给毛主席的信,心里想一定是毛主席的回信。
当他打开这封信时,看到毛主席的回信,仅仅几个字,他却突然泪流满面。
“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直在家里徘徊不定,如果告诉别人,别人一定不信。他一直以为这是一场梦,直到第二天傍晚,他才走出屋子,从激动的心情中醒过来,他直接到县委大院,把这件事告诉了书记,当时的县委书记看到毛主席的亲笔信也惊呆了。
不料,几天后的5月10日,邮递员再次来到他家,也是一封信,这正是毛主席在信中提到的300元。
一时间,所有的邻居都知道了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了信,而且还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以及300元,这让李庆霖彻底出了名,每天都有人过来看这封信,李庆霖也把这封信当成至宝。

图|晚年李庆霖
300元在当时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邻居们都羡慕得很,说李庆霖的生活改善了,李庆霖却说,这是毛主席的寄托,并不是我非要改善我的家庭。县委书记知道李庆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便叮嘱他:
这是毛主席送来的钱,不能乱花呀,要传给子孙后代。
随后,李庆霖把这300元当即存入了银行,一直到90年代他都没有取出来,平时里只去银行取一次利息。他告诉孩子们:毛主席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这笔钱谁都不能动,这是非常宝贵的,这是永远的财富。
直到2004年李庆霖去世,这笔钱还在当地银行存着,对于他的家庭和当地的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毛主席的这封信的内容,在他去世后,也刻在了墓碑上。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笔钱不管利息有多少,确实对李庆霖的家庭有了改善作用,毛主席的这封信,可以说改变了李庆霖家人的一生。
虽然现在来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300元的利息已经很少很少,但就像我们说的,这不是一份简单意义上的经济财富,而是毛主席留下的精神财富。一生用之不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20:15 , Processed in 0.0078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