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淮海战役实际指挥者,是粟裕还是“刘陈邓”?争议源自陈赓的电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4-10-31 12:39:10 |显示全部楼层
淮海战役实际指挥者,是粟裕还是“刘陈邓”?争议源自陈赓的电台                                                                  2024-10-07 16:30                                        

发布于:天津市
   
        1948年11月6日下午,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机关一路风尘仆仆,进驻鲁苏交界的郯城县马头镇,此地距离敌黄百韬兵团驻扎的新安镇,其实已经很近了。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刚刚安顿下来,就接到了骑兵通讯员飞马送来的一份情报,粟裕定睛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

这份情报是山东兵团紧急发来的,该兵团在全速推进过程中,先头部队突然发现有三名我军侦察员,牺牲在新安镇以西地区,兵团首长稍加判断便得出结论:黄百韬第七兵团的主力,很有可能已经离开新安镇西逃,再不迅速拦截就要窜入徐州东郊了。
事后查明,这三名侦察员隶属于华野七纵,他们化装成为敌军士兵,试图潜入新安镇之内侦察敌情,因拿的是济南战役期间缴获的空白介绍信,结果被敌第64军的一名师长看出破绽,从而不幸被捕,敌人在仓惶逃离前,再将这三位侦察员残忍杀害。
粟裕接到消息后,立即命令召开野司和各纵队首长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部署全面截歼黄兵团事宜,谭震林、陈士榘、唐亮、宋时轮、王建安等华野将领们,天黑以后基本到齐。

一、粟裕主动提出“统一指挥”
粟裕首先在会议上发言,指出关于华野大举南下的情况:“刘峙、黄百韬已经完全知晓了,看形势,刘峙要收缩兵力,黄百韬也将全力西逃,我们的目标是快速前进,全力南下,绝不能让他逃跑”!
粟裕同时宣布调整各纵队的行军路线和作战目标,随后请参谋长张震进行了具体传达。于是粟裕一边指挥华野主力兼程南下,一边将最新部署电告军委,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至此全面铺开。
也就是说,在淮海战役正式打响的1948年11月6日,还没有
“淮海战役总前委”
这一机构,华野司令部和粟裕在调整作战计划时,只需要向军委报告即可,同时也会向中原野战军通报,因为这一时间点上,还是由华东野战军单独遂行
“小淮海”

所谓“小淮海”的战役构想,是粟裕在济南战役后提出来的,主旨是寻歼黄百韬兵团并解放两淮地区,进而威逼徐州取得有利态势,尚无与“徐州剿总”全部敌军进行大决战的计划,毕竟敌我兵力是42万对60多万。

而中原野战军最初的任务,是牵制徐州以西地区的敌军,不使其东援投入“小淮海”的战场。为此,中野特别实施分兵作战:刘司令员、李达参谋长率野司前指、第2纵队、第6纵队,正在豫西地区
“溜着”
隶属于华中剿总的黄维兵团。
而邓政委和陈毅副司令员,则率领第1、第3、第4、第9纵队,负责歼击郑州和开封等地的孙元良、刘汝明兵团。如此,华野在徐州以东战场上,只需应对刘峙的三个兵团(邱清泉、李弥和黄百韬),不致有太大压力。
既然“小淮海”的战役任务,是由华东野战军单独承担,则华野代理前委书记、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就拥有战役指挥全权,因此在获悉黄百韬加速西逃后,他毅然调整原定计划,挥师开始全线围追堵截。
不过,粟裕将军对战役的发展还是有相当预见性的,早在华野大举出动之前的10月31日,鉴于刘汝明弃商丘、孙元良弃郑州,各路敌军正纷纷向徐州收缩,而中野主力(四个纵队)也已东来,粟裕特别向军委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某种意义上,对于敌人突然放弃豫中豫东的若干大中城市、全力向徐州收缩,以期集中兵力与华野周旋的作战计划,我军事先的估计确有不足,当邱清泉、孙元良、刘汝明三个兵团全部撤到徐蚌沿线后,中野衔尾追来进入徐蚌战场已成定局。
在此种态势下,粟裕主动请求由
“陈、邓实施统一指挥”
,一方面,是“敌变我变”的形势所需,因为我两大野战军,正从原定的
“配合作战”
逐渐演变为
“联合作战”
;另一方面,也是粟裕的高风亮节所在,他担心“陈、邓”碍于中野自身实力有限,不方便首提这项动议。
为什么粟裕只提及“陈军长、邓政委”来统一指挥,而非
“刘、陈、邓”
呢?前文已经说明,刘司令员当时还远在豫西,并未确定赶来徐蚌战场,毕竟牵制住敌人最精锐的黄维兵团,也是“小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军委次日复电同意了粟裕所请,即着陈、邓统一指挥战事,然而陈、邓却在11月2日的复电中表示:“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要读懂电文的潜台词,其实是陈、邓两位首长最初予以
“婉拒”
的意思,这里面有两层原因,其一是中野全军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抵达战场,华野仍然要唱绝对主角,在原定作战计划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贸然接手指挥权不太合适。
其二是有实际困难,之前中野分兵时,刘司令员、李参谋长带走了野司的电台,邓政委、陈副司令员是暂时跟随四纵司令部行动的,而陈赓手里的电台,可以跟军委联络、可以跟中野各部联络,却不能直接与华野联络。
也就是说,
“粟谭”

“陈邓”
两部在短时间内,尽管都可以跟军委进行联络,双方却不能直接沟通,那又如何能够“统一指挥作战”?因此过早地实施两大野战军统一指挥,在条件上确实也不成熟,搞不好是要贻误战机的。
如果“陈、邓”首长当时具备指挥条件,比如陈赓纵队拥有可以跟华野联络的大功率电台和密码本,那么早在11月6日战役打响之前,我军在淮海战场就应该实现了统一指挥,恐怕后来也就不会出现关于这方面的争议了。

二、“总前委”火线成立
接到粟裕火速南下的报告后,军委发出致“刘陈邓”的急电:要求中原野战军主力,利用刘峙、杜聿明的目光均被徐东战况所吸引、无暇顾及宿县地区防务的有利时机,立即攻取宿县,进而斩断徐蚌铁路线。
陈、邓率部攻取宿县的行动,可收“一箭双雕”之效:一方面,中野主力
“直出宿县斩断徐蚌路”
,将截断徐州地区所有敌军的后勤补给,给敌人来个釜底抽薪,可以有力地配合华野消灭黄百韬兵团。
另一方面,中野主力攻占宿县以后,亦可派兵从南边威胁徐州,那么一旦华野围歼黄百韬的战斗打响,将迫使杜聿明不敢倾全力东援黄百韬,总得留驻一定数量的兵力保卫徐州老巢吧?
1948年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主力经过奋勇追击拦截,将黄百韬兵团完全包围在碾庄地区;11月16日凌晨,中原野战军陈锡联部攻克宿县,这两棒子砸得徐州城里的刘峙、杜聿明晕头转向。

自然也急坏了南京的老蒋,当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研究应对办法,一通手忙脚乱后,决定调用从东北战场撤出的第39军、第54军、原驻蚌埠的第98军,就地新组李延年第六兵团(刘汝明绥区先已升格)。
同时急调黄维第十二兵团东开,火速投入徐蚌战场,这是把老本都押上了,而如此这般的兵力调动,将使徐蚌地区敌军的总兵力增至80万人左右,战争规模骤然扩大起来。
形势发展之快,让远在西柏坡的中央军委敏锐地意识到,决定长江以北的战争胜负、甚至是决定两党两军命运的大决战,已经在淮海地区打响了!既然敌人已经加注,我方也须更改部署。
军委于是命令中野二纵、六纵“不分昼夜、不惜疲劳、兼程前进”,一定要按时归建,参与拦截黄维兵团。同时刘司令员也带着电台先行离开部队,乘吉普车向东疾驶,以便尽快与“陈、邓”完成会合。

至11月11日夜里,终于会合后的刘、陈、邓三位首长,率中野指挥机关,抵达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
中野全军至此全部到来(共七个纵队,其中一个纵队配属华野),“小淮海”正式演化为“大淮海”,并且实施统一指挥的的时间和条件,均已成熟。
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致电华东局、中原局、华北局、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正式下达了成立
“淮海战役总前委”
的命令,军委在命令电的结尾清晰指出:
“。。。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召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由刘陈邓任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解释几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还要通知华北局?因为淮海战役的地方部队出任务,以及支前工作还包括了“冀鲁豫军区”,这是隶属于华北军区的二级军区,奉命也要临时接受总前委的领导。

其二,总前委是在华野、中野的前委委员中,选择党内职务、军队职务最高的五个同志组成,由于华东局饶书记不是华野前委成员,是以不能入选(详情参看笔者之前的文章)。
其三,总前委在淮海战役进程中,有权
“临机处置一切”
,也就是代表中央军委行使整个战区的最高指挥权,包括作战、后勤、人事等所有方面,否则还叫什么“处置一切”?
其四,任命
“刘陈邓”
为常委、且以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那是很有讲究的,因为在总前委成员中,以小平同志的党内排名、党内职务最高,而另外两名常委,分别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也就是说,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三名常委,同时也是两大野战军的军政主官,掌握着绝对的军事指挥权,毕竟粟裕的职务前面还都有个“代”字,而陈毅虽然暂时挂职中野第一副司令员,仍然兼任华野军政主官。

三、只能有一个指挥中枢
总前委的最高指挥权,不仅仅限于组织层面,还体现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中,在黄百韬苟延残喘的阶段,在南京方面的严令下,黄维第十二兵团匆匆进抵皖西,距离徐州和宿县已是很近了,战场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刘陈邓”考虑到黄维兵团孤军深入,与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拉开了一定距离,立即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更改粟裕之前提出的
“包围黄兵团打而不全歼,争取诱歼东援之邱、李两兵团”
的作战计划,调动原在徐州以南打阻击的中野主力和华野一部,立即转为进攻姿态围歼黄维兵团。
西柏坡的回电第一时间就到了:“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并进一步指示道:“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等临机处置,不必请示”!也就是说,中央军委已将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总前委,且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注意,这已经是军委第二次在电文中,重申“刘陈邓”有权临机处置一切,权责规定得非常清楚了。都看过《神探狄仁杰》电视剧吧?狄阁老每每拿到的圣旨里面,都有“替天巡狩,便宜行事”之权,喏,就是这个意思。

粟裕将军也是总前委委员,既可以参与总前委的工作和讨论,也要服从总前委的决议和命令,这是没有任何含糊的。由于粟裕、谭震林必须坐镇华野司令部,某种意义上,淮海战役的指挥核心,其实是在中野司令部。
有一个军事常识读者必须理解:
“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为败”
,换句话说,在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之中,近60万人民解放军和数量更加庞大的地方武装、支前队伍,只能有一个指挥中枢,如果令出多门,那不乱套了?
这一点甚至连对手也很门清,众所周知,敌人的“徐州剿总”总司令为陆军二级上将刘峙,早在1948年6月即已到任。然而刘峙的锐气和能力早已不复当年,因而又被称为“猪将军”,几个兵团司令也是不那么服气的。
无奈之下,老蒋再任命“救火队员”陆军中将杜聿明,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身份兼“前进指挥所主任”,并且给他另搭了一套指挥班子,以邱清泉兼“副主任”,以舒适存为参谋长、文强为副参谋长(注意他们俩并非徐州剿总的正、副参谋长)。

这个前进指挥所奉命统一指挥的部队,包括第二兵团、第十三兵团和第十六兵团,负责把黄百韬兵团“捞出来”,但是却无权指挥徐州剿总的直属部队,以及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
如此,同样驻于徐州的刘总司令,就跟杜聿明出现了权力交叉的现象。为了防止刘峙给杜聿明掣肘,老蒋专门下令,刘峙率剿总机关的主要班底飞往蚌埠,单独负责指挥李、刘两个兵团的北援。
这么一来,等于就把徐州方面的所有军权,全部交给杜聿明一人之手,最后也是杜聿明率领这些部队逃出徐州,结果在陈官庄终被围歼,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峙逃脱了或死或被俘的命运。
既然敌人都懂的简单道理,我们又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所以总前委才是淮海战役唯一的最高指挥机关,华野和中野的所有作战和调动事宜,必须接受总前委的领导,勿庸置疑!

比如战至1948年12月10日,总前委根据战场形势判断,若想保持战役的主动权,必须尽快消灭黄维兵团,因此特向全军指出:“我军当前的作战任务,主要是在倾力吃掉黄维兵团的同时,也要看住杜聿明集团”。
为此,总前委决定调动华野第3纵队、第13纵队和鲁中南纵队,加入到歼灭黄维的作战中,从而使中野能够腾出手来,与华野共同来解决杜聿明集团,充分说明总前委亦拥有华野各部的指挥权。
与此同时,华野还要分兵接替中野防务,阻住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不使其北进一步,因此刘司令员才有了“现在我们是要吃一个(黄维),挟一个(杜聿明),又要看一个(李延年和刘汝明)”的形象比喻。
这是总前委站在战役全局的高度,对战场形势的总结和部署,是对华野和中野“全军”的指示,“粟谭”直接指挥的华野也必须遵令执行。

四、粟裕“立了第一功”
当然,我们也必须铭记粟裕将军的重大贡献,一方面,在淮海战场上的我军部队中,华野拥兵42万人并装备较好,而中野仅有14万人且火力匮乏,因此由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必然要承担主要战役任务。
华野在总前委的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消灭黄百韬兵团、围歼杜聿明三个兵团的任务,打掉了徐蚌地区敌人的主力,这与粟裕将军良好的大兵团指挥能力和敏锐的战场感知力,是密不可分的。
另一方面,作为总前委成员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根据对敌人的了解,数次在军事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得到了军委和总前委的高度认可,比如判断杜聿明可能的逃路、组织华野各纵大追击等等。
所以单从军事角度来讲,粟裕确实是淮海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将领,涵盖了战役构想、战役实施、战术变化等多方面,毛主席为此在战役结束后表扬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总前委的绝对领导,在战略大决战阶段,在涉及到两个以上野战军联合作战时,我军先后成立了平津战役总前委、太原战役总前委等机构,林帅和徐帅作为总前委书记,都是毫无争议的战役指挥核心,
同样,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和总前委书记,也拥有这个权限,这是
“党指挥枪”
大原则的重要体现,不能因为粟裕将军指挥的兵力较多、军事上发挥的作用较大,就模糊这一原则和历史事实。
如此规模庞大的战役,过分突出某位将帅的作用,明显也是不合适的,别的不说,光华野40多万人马加上大批俘虏的人吃马喂,如此巨大的后勤消耗,就不是华东局委员、华野代司令员粟裕能够解决的。
另外还要考虑级别和资历因素,笔者曾撰文说明,抗战爆发初期,新四军的军部和八路军的师部是基本平级的,“刘邓”很早就是第129师的军政首长,而“陈粟”最初仅仅是新四军下属支队的司令员、副司令员。
因此粟裕将军跟刘、陈、邓三位首长相比,党内和军内的级别确有差距,包括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到中野挂职也只能是“第一副司令员”,那么在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时,“刘陈邓”成为常委是毫无争议的。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的1949年2月间,为筹划和实施渡江战役,中央军委电令以“淮海战役总前委”改称为
“渡江战役总前委”
,人员名单和权责不变,负责统一指挥二野、三野和两大军区的120万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949年3月3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根据这份纲的规定,我百万雄师要采取宽正面、有重点、多路突击的战法,分别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
东突击集团
:由三野的35万兵力组成,在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的指挥之下。
中突击集团
:由三野的30万兵力组成,在三野副政委谭震林的统一指挥之下。
西突击集团
:由二野的30万兵力组成,在二野司令员刘伯承的统一指挥之下。

可以看出,三大突击集团各由一位总前委委员统率,而总前委书记小平同志和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则坐镇总前委所在地瑶岗统筹和指挥全局。
在总前委名单和职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不难发现,粟裕将军在渡江战役中,已不再指挥三野全军,而只是统率大约半数稍强的兵力,这就意味着百万大军的指挥权和兵力分配权,完全归渡江战役总前委所有。
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权责,我们不能因为中野拖瘦了(还需要指出,中野并未继承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全部兵力)、华野壮大了,致使两大野战军的兵力出现明显差距,就认为粟裕才是淮海战役的实际指挥者。
须知两大野战军都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必须无条件执行党的指示,而“拥兵自重”这个名词,那是蒋系军队的顽疾和专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1 08:02 , Processed in 0.0096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