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蒋战场唯一对决,毛以三万兵对三十万,竟下令让部队睡三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蒋战场唯一对决,毛以三万兵对三十万,竟下令让部队睡三天?                                                                    2024-10-25 12:30                                        

发布于:天津市
   
     1930年5月,蒋介石向红军革命根据地发起反革命“围剿”战争。本以为轻松就能取胜的蒋介石,却接连受到了两次失利,这让他对毛主席领导的红军恨之入骨。1931年6月,蒋介石特意调集了30多万国民党精锐,将江西各革命根据地团团包围,亲自挂帅出征,还专门聘请了美国、德国、日本的军事顾问来协助指挥,誓要一举摧毁红军和中央苏区,将天下收入囊中。
但此时距离第二次围剿战役还未过多久,蒋介石发起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让没有准备的中国红军措手不及。要知道驻守在江西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只有三万人,在实力悬殊如此大的情况下,红军将士们都忧心忡忡的。可毛主席却表示不用慌,而且还在作战期间下令让红军“睡三天”,但最后仍然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毛主席为何敢让红军“睡三天”?作为毛、蒋二人在战场的唯一一次对决,这场战役是如何展开的?

1927年9月,
毛主席通过“三湾改编”完成了红军的制度建设,把“党指挥枪”和“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摆脱了几千年来政治当局对军队将领的依赖,红军变得焕然一新,开始了猛烈的扩张
。三湾整编后,毛主席率军来到了井冈山。这里地势险峻,风景秀丽,山林沟壑密布,像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巨大城堡。在井冈山,毛主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建设根据地体系的纪律,也就是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雏形。
而国民政府军阀派系错综复杂,作为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从未指挥过军阀部队,作为蒋介石嫡系将领的何应钦也无法指挥陈诚和胡宗南这样的派系代表。所以国民党内部不和,摩擦斗争不休,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有效制度来统一指挥他们。
毛主席有机会在
井冈山
闷声干大事,建设根据地和军队,还是要“感谢”蒋介石给了两年的时间,蒋介石从1928年到1930年间,一直忙的很。
以中华领袖自居的蒋介石,无时无刻不在想一统天下,好让自己名副其实。1927年,蒋介石忙着与汪精卫争夺领导权,成功让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共产党革命火种保留下来。1928年蒋介石出兵北伐,横扫袁世凯集团,后来他又觉得自己那帮“兄弟”、尤其是李宗仁、冯玉祥太碍眼了,于是最大规模的军阀战争——中原战役开始了,这场战争打到了1930年的夏天,以蒋介石的胜利为结果。

不过,刚刚打赢中原战争的蒋介石根本没把这点红军放在眼里,就把围剿红军的任务交给了
何应钦
,何应钦作为嫡系“大牌”,也不在意红军。1930年10月,他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作战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指挥,调集11师3旅,总兵力10万人,以“并进长追”、“分合进攻”的作战方针,向中央苏区发动了
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围剿
。而红军方面,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以4万兵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相抵抗,一举歼敌1.5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行动。何应钦感到大失颜面,1931年2月,他亲自出任总司令,动员了18个师3个旅,总兵力达到了20万,采取“以厚集兵力和严密包围”的稳中求进战略,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一次,红军三万人仍然坚持“
诱敌深入
”的战术,集中力量,逐个攻破,共歼灭国民党军三万多人,其中在中原战役中发挥出色的胡祖玉也命丧于此,至此,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作战也失败了。
连续两次作战失败,蒋介石震怒之余,也深刻感觉到
毛主席
这个人不好对付,于是迅速下令让何应钦把他的主力部队调来,再加上其他非嫡系部队,组成了23个师又3个旅的30万大军,计划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毕其功于一役。最后,蒋介石想了想,决定亲自担任总司令,还专门聘请了来自于美、德、日的军事顾问。蒋介石这次的作战准备相当迅速,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仅一个月,全军已经整装待发了。

7月1日,国民党30万大军,分成三路浩浩荡荡地进发,左路何应钦部队,从南城地区向中央苏区实施进攻,直接寻找红军主力决战;陈铭枢担任右翼集团军的总司令,从吉安、永丰方向深入苏区,实行“进剿”。另外后方以第10师和攻城旅为总预备军,在吉安、万安等地,担任“清剿”任务,维护后方,并拦阻红军的东西撤退路线。
毛主席虽然赢得了两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但手中至多有三万余人马,远离中心据地,也没休整过来,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队伍分散在刚攻下的地盘打土豪、分田地。作为弱势的一方,
毛主席有一点清醒的觉悟: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先撤退
。所以在面对30万来势汹汹的敌军,毛主席毫不犹豫地下令撤退暂避锋芒,伺机而动。撤退途中,毛主席向指挥部众人说出了自己的战术:磨盘战术,毛主席非常有自信,他说:“靠着这个战术,我们三万人可以在三十万敌军的包围圈中来去自如。”大家都两两相望、满脸疑惑:这个“
磨盘”战术
,到底是什么?

7月10日前后,在“磨盘”战术的指导方针下,总前委书记毛主席和总司令朱德,率红一方面军的第3、第4军主力部队,冒着盛夏酷暑从闽西北、闽赣边界地区出发,紧急行军,绕壬田,同北上来的红三军主力,赣西来的红7军及红20军顺利会合,28日又转移到苏区后方的高兴圩阵地,完成了会师集中兵力的战略任务。穿插转移期间,红军以及赤卫军、地方部队,时不时地阻击、袭扰向根据地进军的国民党军。苏区人民群众也坚定与红军站在一起,与红军一起加固防御工事,清扫战场,使得深入阵地的国民党军饥疲交困,放慢进攻速度,攻击力也减弱了,有力掩护了红一方面军主力会师的危险。何应钦主力部进入中央苏区二十多天,仍然找不到红军主力进行决战。
7月底,蒋介石才知晓红军主力在兴国地区,他判断红军可能西渡赣江,逃到中心阵地,便赶紧让何应钦率部向兴国地区进军,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务必将红军主力压迫在赣江东岸,一举歼灭。在蒋介石得到消息的同时,毛主席也正在高兴圩地区做准备,不过毛主席下达的命令却是:全军休整三天,好好睡上一个大觉。

这下子,红军自己都惊呆了,虽然我们此前的躲避追击做得很成功,但是危险远远没有离开,蒋介石的军队很可能已经往我们这个阵地来了!毛主席让大家稍安勿躁,说道:“正是因为我们此前逃脱包围圈的行动太顺利了,我们才有充分休整的机会。蒋介石现在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怕再让我们逃跑了,所以他肯定认为我们得到消息就跑了,不再原来的地方了,为了不放过任何的可能,他一定会下令放慢速度、谨慎行军,寻找我们的踪迹。我们只要好好“睡大觉”,等着他们快到的时候,敌疲我强,就是我们反攻的机会了。”

蒋介石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毛主席在这个时候,还敢跟自己玩
心理战术

竟然下令红军原地休整,直接停下来睡三天大觉
。他如果早知道如此,30万大军早就直奔高兴圩了。毛主席的胆量和气魄非一般人能比,而战术的灵活性、对敌人心理的把握更是让人叹服。实际上,话说得漂亮,但毛主席不可能毫无准备。他早就观察好了周围的地形,国民党军只要一进来,侦察部队就会报告回来,各部红军隐入茂密的树林的大山,他们也只能选择把守大道,不敢轻易进来,就算进来也会落入红军的埋伏。还有一点是,国民党大军必然携带大量重型武器,为了防止误伤战友,他们的部队会在靠近红军的时候分散作战,部队间的空隙就是红军最后撤退的路线选择。红军经过三天的休整,精神饱满、正蓄势待发,于是在9月15日晚,他们借助高山密林的掩护,潜伏进大山,等国民党军行至附近深入后,再将其包围,随即发起猛攻,战至第二天上午9时,将其全歼。至此,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
第三次大规模“围剿
”,共歼国民党军17个团3万余人,其中还俘虏了1.8万余人。

这场战争的结果让国民党上下大为震动,己方以十比一的兵力优势竟然在两个月之后以失败告终。蒋介石亲自挂帅出征,最后也草草收尾,因为这个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军侵占东北,蒋介石不得不返回南京。
这次战争也成了两个人一生的缩影:蒋介石一手好牌,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输了,毛主席以弱击强笑到最后。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空叹息。
但是,不要认为红军这场胜利来得很容易,相反是极其艰难的,毛主席和朱德把指挥艺术发挥到极限,把各种有利因素发挥到极限,也只是消灭蒋介石三万非嫡系人马,蒋介石嫡系部队没有大的损失。此后,毛主席继续在革命根据地大搞建设,扩大阵地和军队,毕竟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应敌。

而蒋介石这边,在中原大战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蒋介石策划乃至亲自指挥的三次“围剿”作战全部失败,第一二次围剿以地方部队为主,中央军基本没有参与,但第三次围剿不仅蒋介石嫡系部队出动,他本人亲自挂帅也失败了。这三次战役国民党军队都占有绝对优势兵力,装备和训练水平更是远超对方,但无一例外失败了,这沉重打击了蒋介石本人因中原大战而积累起来的个人威望,再加上九一八事变的舆论刺激和国民党内部斗争,蒋介石不得不在1931年12月第二次下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7:13 , Processed in 0.0083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