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人类不能永生?从整个宇宙来看,这或许就是对文明的过滤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3:0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什么人类不能永生?从整个宇宙来看,这或许就是对文明的过滤器                                                                  2024-12-04 10:36                                        

发布于:江苏省
   
        听说过基因锁吗?章鱼具有很强的学习力,一只章鱼通过学习,能扭开保温杯的盖子。但是章鱼没有文字,它再聪明,也无法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此为基因锁。而我们人类就有文字,能将知识和经验向后延续并发展。可是人类也有基因锁,这是人体的脆弱性,导致始终被困在太阳系,难以向地球之外扩张。

人类的基因锁就在于寿命。知识的总量是不断增长的,一个人,从一张白纸,到密密麻麻写满某一学科的前沿,所花费的年月愈来愈久,过去需要20年,也许未来要80年,所谓“学无止境”虽然是褒义词,代表积极、正面的意义,但从这个角度来看,反而给人一种绝望感。
到那时,恐怕没人有这个精力去发展科学了。因此,要发展科学,就要大幅提高人类寿命,发展永生技术,要发展永生技术,就得发展科学,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不过,目前的问题是,人的很多机制都不是为过长的寿命进化的,比如无法限制端粒缩短,干细胞分裂次数有限。人体寿命最长的神经细胞只能达到200多岁,体细胞极限则是150岁,心肌细胞限制120岁,脑细胞限制最长150岁。还有一些很麻烦的基因里的衰老自毁信号,在人体生物时钟发出信号后可能引起人体的自发衰老。

而且这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高级的真核生物,走的都是衰老的进化路线,能增加基因多样性,刺激变异,还能减少同物种竞争,促进种群发展,而永生的变异率极低,很容易因环境变化而灭绝。
当然变异也是有好有坏的,那么,随着基因研究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即使从技术途径上,细胞的永生不可能,但衰老的细胞可以由干细胞修复替代。如果在干细胞修复下,器官可以稳定持续的保持某状态,那么永生的关键就是干细胞了。
若干细胞可控,如果免疫系统可以维持在某一稳定状态,那么致癌的概率也是应该可以稳定的,也就是不会衰老,最少也可以替代器官组织实现永生。
理论上目前最容易实现的路径应该是,首先利用自己的干细胞或者生殖细胞克隆一个胚胎,等胚胎发育到器官分化之后把器官移植到动物身上继续培养,最后替换给人,主要是受到伦理限制,而且这个实现以后神经系统衰老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仅仅肉体永生也没什么意义。

又想到另一条路径,也就是将意识数据化,如果任何类似人神经一样的门阵列结构都可能产生智能,那么意识也可以脱离人体复制到其他地方运行,如果能把大脑到智能/记忆/意识的运作原理搞通,也许意识上传会更快,人的生命将以非人的形式传承延续。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意识不灭也算是一种永生。

不过思维永生也没什么良好定义,即使不考虑现今的价值观和思想还有道德,又涉及到“我是谁”、“忒休斯之船”之类的哲学问题。
想想我们智人进化了这么多年,肉体却仍受最原始动物性的支配。如果说人体是一个操作系统,那人目前作为用户连开启任务管理器的权限都没有,无法得知自身是否有潜在的疾病,更别提ROOT了,实乃憾事。也许永生就是宇宙对文明的过滤器,或者是对智慧文明的升学考试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21:04 , Processed in 0.0077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