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25年橘子洲头,毛主席一首《沁园春·长沙》,尽显伟人风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1:5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25年橘子洲头,毛主席一首《沁园春·长沙》,尽显伟人风范!                                                                   2024-12-09 15:15                                        

发布于:天津市
   
                                
伟人的一生和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戎马倥侗期间,他也不辍吟哦挥毫。
据其身边的工作人员统计,经伟人认真评点、圈画过的诗词总计1590首以上,一般性地翻阅、欣赏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书写的有百余首,许多是长篇叙事诗。
在日理万机下,欣赏、品味古诗词,成了伟人文艺审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伟人一生创作的诗词总量不算很多(大约70余首),但思想性、艺术性却很高。
古人有“不朽才消一句诗”和“做诗万首非诗人”之说,可见决定诗人在文学史上地位的,不是诗作的“量”,而是“质”。
伟人的诗词,并非一般骚人墨客的闲情风雅之作,而是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生涯的形象记录、艺术再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进程,堪称“诗史”。
1957年1月,由臧克家等人主编的《诗刊》创刊号上,刊载了由伟人亲自审校的18首诗词,而排在第一位的即为《沁园春·长沙》,可见这首词在伟人心目中的地位。

1925年,伟人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当时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
这年秋天,伟人自湖南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取道长沙,漫步湘江,重游橘子洲。望着万山红林,满江秋色,联想到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他激情满怀,吟成《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一句,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地点,透过“独立”、“寒秋”、“湘江”、“橘子洲头”这些字眼,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伟人独自一人,静静地伫立在寒意阵阵的秋风之中,望着流经橘子洲头而向北一去不复返的湘江,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寒秋”一词直接点明了秋风的肃杀性、凄厉性,它并非春风之轻柔,也并非夏风蕴含凉意,伟人欲通过“寒秋”之景向人们揭露当时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人预感到个人正处于危险之局中。

第二句的“看”字统领下文,“看”以下的视角转换和写景顺序极富特色: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鹰击长空” ——仰视;
“鱼翔浅底” ——俯察,真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
立体摄影,广角观照,尽览无遗,爱秋之情,何等热切。
“万山”指橘子洲对面的岳麓山群峰,枫林最胜,深秋时节,霜叶胜花,云蒸霞蔚,异常壮观。一“染”字,神来之笔。
“鹰击长空”中的“击”用词颇为精准巧妙,蕴含搏击之意,表达了鹰在壮阔的秋天之中矫健有力地自由驰骋。
“鱼翔浅底”中的“翔”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示了鱼游得轻快自由,无拘无束。
天空的壮美景象倒映于碧透的湘江水之中,颇有水天一色之趣,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于水中,也貌似无拘无束地“驰骋于”空中。
“翔”字,将鱼儿的活泼表现的淋漓尽致,延伸出超凡脱俗的审美想象空间,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向人们充分展示了极具独特魅力的湘江之秋。
接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排空而下,没有万钧笔力,难作此等慷慨豪迈之语。
读来,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则侧重于抒情。
诗人首先忆往昔岁月,对“少年游冶之事”的描述用的是浪漫的、轻松的、悠闲的语调,向人们展示了对年少时期欢乐时光的无限缅怀。
然后,笔锋一转,来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是否也曾记得我们先前无所畏惧地在激流中畅游?
是否记得我们也曾在河流中掀起激浪阵阵,甚至阻挡了正在前进的船舶?
向人们描述了风华少年为人类“竞自由”的英勇斗争的精神,暗示了在谋求解放与独立的道路上,我们会一直保持意气风发、勇敢积极的革命精神。

这首诗,不仅极富诗情、诗意、诗味、诗美,也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心理刻画,反映了伟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这远远超脱古往今来追逐个人名利的格局,尽显伟人风范!
整首词意境雄伟瑰丽,革命理想崇高,吟之,其情动人;思之,其理感人!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16岁的王维、17岁的白居易、18岁的李贺,一人一首千古佳作
《滕王阁序》中最精彩的3句话,极具美感和哲理,一定要读一次
作者,清风,书墨丹青,诗意江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8:35 , Processed in 0.0073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