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军战史资料披露,越军在80年代老山战场的损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09:4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越军战史资料披露,越军在80年代老山战场的损失                                                                               
2024-12-19 17:15                                        

发布于:天津市
   
       从1984年4月到198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5年又7个月的时间里,于云南省麻栗坡县中越边境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山岳丛林地攻防作战。军委指示,要把老山战场变成一个练兵场,通过轮换部队参战的方式,达到以实战锻炼部队目的。总参谋部根据军委意图,统一部署了全军范围内的轮换参战,先后有昆明军区第14军、第11军,南京军区第1军,济南军区第67军,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成都军区第13军第37师到麻栗坡执行作战任务。
在越南方面,从行政区划上看,老山和者阴山这两座边境界山分别位于河宣省渭川县、安明县境内,因为老山方向是主战场,所以他们把我们口中的老山前线称之为渭川前线;由于河宣省省会河江市也在渭川县境内,因此他们又把这一战场称之为河江战场。那么,在越军官方战史中,是如何记载这场历时5年多的边境局部战争的呢?

1984年4月28日凌晨5时,中国军队对泸江以西的越军防御阵地实施炮击,共发射了12000发炮弹,由于力量悬殊,到4月30日止,中国军队攻占了1509 高地、772 高地,685 高地、300至400高地、 226 高地、233 高地。进行防御的越军313师122团损失惨重,被迫撤到地势较低的阵地。
4月30日,中国军队攻占了位于河江安明县的由122团3营负责防御的1250高地。5月15日,中国军队继续进攻泸江以东由313师266团防守的1030高地。从1984年4月28日至5月16日,中国军队逐步攻占了越军防御的渭川县1509高地、772高地、685高地、233高地、 226高地地区(中国称为老山地区)、1030高地(中国称为八里河东山)和安明县1250高地(中国称为者阴山)。
在渭川当面,中国军队在一线部署了1个师,另有2个师殿后;安明方向,中国军队在一线部署了1个团,2个团为二线部队。1984年5月20日,第二军区决定迅速构筑阵地,巩固和加强部队,坚决战斗,阻止中国军队的军事行动,同时组织部队逐步夺回被中国军队占领的高地。

6月11日,第二军区组织攻打233高地和685高地,但是没有成功。国防部指示第二军区要继续战斗,夺回被占高地。6月下旬,第二军区决定收复渭川和安明两个方向被中国军队占领的高地。渭川战场司令部决定在特工和炮兵配合下,动用从后方调来的4个步兵团进攻这些阵地,战役代号“MB84”。此次战役任务的分工是:356 师876团攻打772高地(即662.6高地),149 团攻打685高地(即634高地),316师174团攻打300至400高地(即那拉地区),312 师141团攻打1030高地(即八里河东山)。
1984年7月12日,部队从四个不同方向同时发起进攻。由于准备工作不细致,掌握和分析敌情不准确,战斗决心有误,以及指挥和指导工作急躁,此次战役失败。4个步兵团均遭受重大损失,每个团都有数百名官兵阵亡,并有营、团级干部阵亡。 7月12日下午,渭川战场司令部决定部队转入防御。

8月,第二军区决定用313师和356师进行围攻战役,计划以步兵和特工部队协同作战,在强有力的炮兵支援下拿下685高地和300至400 高地,所采用的是逐步包围、分割歼灭的战术。经过将近4个月的准备,1984年11月18日,炮兵部队对上述目标进行了连续5天的毁灭性炮击。313师14团围攻300至400 高地,得到一个特工营加强的356师153团围攻685高地。从1984年11月至1985年1月,经两个月的战斗,部队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一些阵地,形成了犬牙交错的阵地态势。有的地方双方距离仅有15至20米,甚至只有6至8米。在这一地区,双方进行着拉锯式的进攻和防御,有的地方达30至40次之多。
至1985年3月,685 高地基本上又被中国军队全部夺回。1985年5月27日至30日,中国军队轮换部队以后,对泸江西面的台坡、姑娘坡、1100 高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但均被击退。5月31日,越军攻占了A6B高地(即211高地),并在13天里打退中国军队反击21次,把该阵地牢牢固守。9月23日至25日,中国军队对泸江以东的圆坡、840高地、巴含和泸江以西的姑娘坡、1100 高地进行了新一轮进攻。除了巴含(即395高地地区)被攻占并在一天之后重新夺回以外,其他越军阵地也都被守住了。

1986年10月至11月,中国军队经过部队轮换以后,对越军泸江以北高地进行逼近,企图把越军赶过清水河以北,但未成功。1987年1月5日至7日,中国军队以1个师的兵力,在炮兵掩护下,对泸江东西两侧的13个高地展开大规模进攻,其主要目标是夺取台坡和姑娘坡,3天内共发射炮弹10万发,一天内连续进攻多达7次,均被越军阻挡在阵地前沿。
1988年12月,中国军队停止炮击。1989年3月至9月,中国军队开始撤出在越南境内的高地。1984至1985年,越军先后发起三次大规模进攻战役,目的在于夺取被中国军队攻占的772、685 等高地,由于战斗连连失利,1986年开始转入防御。这三次进攻战役包括:1984年6月的试探性进攻战役、1984年7月12日的“MB84”进攻战役,1984年11月至1985年1月的围攻战役。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边境战争中,越军到渭川前线参战的部队有:312师、316师、3师、31师、313师、356师、314师、325师,这些部队轮番进攻、争夺和防守阵地。双方一直争夺到1989年。从1984年到1989年,越军共阵亡4000多人,负伤9000多人。但是渭川阵亡官兵陵园里只埋葬了1700多具遗骸,还有2000至3000具遗骸没有下落。
越军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的边境战争中,越南遭到了极大限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发起攻势。而中国则占据了主动,包括在进攻的时间、地点和作战的规模上。在渭川前线,中国各军区主力部队和炮兵不时发起进攻,并宣布要“给越南第二次教训”。由于不知道中国的攻击目标、作战意图和进攻时间,越军被迫在上千公里的北部边防线上部署了大量部队,这给依靠苏联援助的越南带来了巨额的军费开支,给国家经济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6:37 , Processed in 0.0071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