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如何评价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瞿秋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07:34: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如何评价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瞿秋白?                                                                  2024-12-28 12:51                                        

发布于:天津市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是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下的豪迈之词,字虽不多,却道出了他对千秋古人功过是非之评判。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毛主席看来,这些古人纵使再厉害,他们的风流过往也将成为历史。能称得上建功伟业的英雄人物,还得看现在。
革命年代,毛主席的身边涌现了很多能力出众的革命家,他们各有所长,可以说是鸾翔凤集。
他们是和毛主席一起出谋划策的“能臣”,也是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么,在毛主席心中,他们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对周恩来的评价:总理的不二之选,中华的“好管家”
众所周知,在“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才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而在红军长征之前,党内的军事最高领导人是周恩来。
那时候,毛主席只是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人,因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得到了周恩来的认可。
1934年,黎平会议中,毛主席提出“
西渡乌江,攻下遵义
”的作战想法,结果遭到了李德以及博古等人的强烈抗议。
在综合了国内的作战形势之后,会议的主持者周恩来作出决定:采纳毛主席的意见。为此,李德还与他大吵了一架。

当天,性格一向温和的周恩来发了很大的火,仅仅拍了一下桌子,便将马灯内的灯火给震灭了,并将李德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这才让他心服口服。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提议是正确的,西渡乌江之后,红军接连取得了多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最终,在拿下遵义之后,党内召开了一次改变命运的“
遵义会议
”,在周恩来的极力拥护下,
毛主席确立了党内的领导地位

自此以后,周恩来便在毛主席身边辅助,成为他身边最可靠的支持者。两个人,一个是
天生的领导者
,一个是擅长把握事物本质,一心踏实做事,从不拉帮结派的“
管家
”。
早在七届二中全会时,毛主席就曾坚定地表示过:
“总理非周恩来同志莫属”。
哪怕后来周恩来身患癌症,在四届人大会上,毛主席依旧肯定地说道:“
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
”。

可见,在毛主席的心中,周恩来总理的位置是无法撼动的,他和周恩来的情谊之深,天地可鉴。有时候,他也会亲切地喊周恩来一声“
周公
”,以表敬重。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医院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消息传到中南海之后,他沉思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夜晚,工作人员陪同他一起看电视时才发现,
毛主席早已泪流满面......
谈及刘少奇,毛主席说道:“一位妙手医生。”

刘少奇同志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平时除了工作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俄文。
闲暇之时,要么在研究《共产党宣言》,要么在研究俄文,总之,从不闲聊。
也正是因为读了足够多的书,在革命的道路上,刘少奇的个人能力和见识才会远超常人,帮助革命队伍解决了不少难题。
在1937年的延安会议中,刘少奇同志曾
提出“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弊端
,得到中央的肯定之后,负责主持了“
延安整风运动
”,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经此一事,刘少奇的能力得到了党内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毛主席的重用。建国之后,他针对党内形势再次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党的基本理论已经趋于成熟
”。
紧接着,毛主席成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内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也更深一层。
在“第八篇文章”中,毛主席对刘少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刘少奇同志是唯物辩证的革命观的代表
。”

盛赞朱德:意志如钢,度量如海
作为“
开国十大元帅
”之首,同时也是工农红军的“总司令”,朱老总在军民心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在南昌起义之前,朱德在军中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却能在主力军部队经历了潮汕之败、军心涣散后,
主动扛起大旗,鼓舞军心,让战士们重燃革命之火
,最终保下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最终
成功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

如果当时的朱德没有挺身而出,那么这支主力军部队早已不复存在。因为这件事,朱德才得到了中央的提拔,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
从那之后,朱德身上便一直有“总司令”的光环,慢慢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
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司令

革命年代,只要提到“总司令”这三个字,大家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朱德。在他的带领下,红军取得了一场又一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毫无疑问,朱德是红军革命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中国的“
红军之父
”。
在评价朱德功绩之时,毛主席也是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称他:“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
谈及邓小平,毛主席感慨:“绵里藏针,柔中带刚”

作为党内第二代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邓小平的一生堪称“传奇”,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心理素质极为强悍。
革命年间,邓小平曾在地下党工作多年,数次在生死边缘挣扎,练就了强大的抗压能力,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向来是个“实事求是派”,敢想更敢做,从不空谈。在面对大问题时,他也能做到
临危不乱,是党内同志的一颗“定心丸
”。
如果说周恩来是毛主席的最佳拍档,那么,刘伯承便是邓小平的最佳合作伙伴。他们二人各有所长,
一位擅长举重若轻,一位则是举轻若重,相辅相成

和周恩来相比,邓小平的身上多了几分远见,他能顾全大局,他的身上颇有几分毛主席的果断。遇事有自己的原则,同时也敢于挑战新事物,通俗来说,就是“
握得住也放得开
”。
性格平和的同时也不缺少该有的刚毅,宏观的同时还有几分细腻,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谈及邓小平同志的办事能力时,毛主席也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
他很厚道,处理事情也很公正。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就是毛主席对他最直观的评价。
“陈云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

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根据中国的国情,陈云主张“
先让人民安定下来,然后再扩大建设规模
”。
为此,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在他的带领下,国内的工商业发展很快步入了正轨,金融物价也恢复了正常,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可以说,在新中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中,陈云功不可没。
1956年,陈云被推举为中央副主席,毛主席很是欣慰,说道:“
他是个好人,公道、能干还比较稳当
”。
的确,陈云向来坚持真理,为人也很正直勇敢,只要是正确的事情,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评价瞿秋白:“意志永存”

和上文中提到的几位老干部不同的是,瞿秋白英勇就义的时候,只有36岁,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35年。
当时,国家正处于内部动乱之中,在被国民党抓捕入狱后,瞿秋白坚决不降,视死如归地说道:“
任何语言都无法改变我们今天相对立的位置
!”
在苟活于世和大义凛然之间,瞿秋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义,哪怕是赴死的前一刻,他也十分坦然,仰天大笑道:“
此地很好,开枪吧
!”
男儿就当有男儿的志气,虽说瞿秋白牺牲了性命,但他的精神却是永存的。正如毛主席在《瞿秋白文集》序言中所说:“
他的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记忆都不会被冲刷,历史也永远不会被遗忘。我们应当缅怀为革命牺牲的英雄群众,更应该缅怀带领群众创造历史的伟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8:29 , Processed in 0.0083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