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楚汉之争毛泽东为什么更欣赏刘邦?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项羽不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楚汉之争毛泽东为什么更欣赏刘邦?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项羽不是                                                                   2024-12-29 11:47                                        

发布于:天津市
   
                                    

毫无疑问,历史上的项羽、刘邦都是胸怀大志、有胆有识的人物。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东游时,队伍浩浩荡荡,场面极其壮观。项羽和叔父项梁一起观看。项羽说:“我迟早会会取代他的!”吓得叔父赶紧把他的嘴捂住。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刘邦曾经到咸阳服役,有次秦始皇嬴政巡游,刘邦在旁边看到仅长自己三岁的、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后,仰天长叹:“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
始皇逝后,二世继位,统治残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而后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争雄到最后,只剩项羽和刘邦最为强势,由此产生出楚汉之争,遂成就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楚汉之争,与后来的“国共之争”何其相似也!毛泽东自然也心知肚明,经常琢磨思考,品评项羽、刘邦争雄的故事,汲取他们的教训与经验。他对两人的评价,也颇为精当。
刘邦: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写了一句批语,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为什么说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呢?简要概括,他有四点高明之处。
一是决策得当。相较于项羽如“流寇”般的四处作战,攻城略地,不是烧,就是抢。刘邦每到一处都是收拢人心,朋友搞的越来越多,敌人搞的越来越少。楚汉之争在紧要关头时,刘邦策略得当,韩信清理外围,卢绾、刘贾袭扰后方,使得楚军疲惫不堪,最终成为这场“持久战”的最终胜者。
二是善于用人。刘邦是很好的领导者,善于用人的长处。萧何把内务搞的井井有条,张良胸中有计谋无数,韩信乃不世出的大将,还有陈平、周勃、郦食其、陆贾等各种人才,真可谓是群英荟萃。相较之下,项羽除了军事上的实力强一些,在综合实力上,实则处于弱势。
三是气度非凡。刘邦素来为人宽厚,豁达大度,计虑深远,不计一时得失。开始时,刘邦实力比项羽小,否则也不会拱手让出先得的关中。但他能屈能伸,处逆境时从不灰心丧气,处顺境时也从不趾高气扬,而总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处处以得人心、得民心为念,逐渐由弱变强。

四是从谏如流。刘邦之所以能多次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最关键的是他能采用别人的谏言,即使自己内心有时感觉不舒服,也往往能克服抗拒心理而采纳之。为什么刘邦能从谏如流呢?这与他熟悉社会生活有关。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时,曾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这真是至理名言!一个深刻了解民生疾苦的人,即使是粗人一个,只要善于听从他人的合理建议,在行动中就能做出得民心的举动。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项羽:英雄盖世,却沽名钓誉,失误连连
毛泽东也经常点评项羽,有时是在会议上,有时是在与人交谈中。他认为,项羽虽然有英雄气概,但却也有致命的弱点,犯下了许多政治性错误,以致最终失败。

总结起来,他犯了三大失误。
第一大失误,沽名钓誉,错失多次良机。毛泽东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列举以弱胜强的战例时,首先举出的就是楚汉成皋之战。楚汉在荥阳、成皋周围对峙时,项羽几次有机会彻底打败刘邦,但都因沽名钓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错失多次良机。并且项羽还中了刘邦的离间计,范增怒而辞归,中道病死,项羽失去了最重要的智囊。虽然攻克了一些城池,但并未撼动刘邦的根基,没有多久刘邦重振雄风,并由战略相持阶段,逐渐发展到汉强楚弱,最后在垓下一举歼灭楚军。
第二大失误,鸿门宴放走了刘邦,汉在变强时又放走了刘邦家室。鸿门宴上项羽本可以杀掉刘邦,却心存妇人之仁,顾及一时不良的政治影响而放跑了刘邦。就像毛泽东在文章中写的那样,“惧怕一时的不良的政治影响,就要以长期的不良影响做代价。”鸿门宴中,项羽不仅放走了刘邦,而且还漏出了告密者曹无伤,犯了重大的政治错误。导致自己在刘邦阵营的线人曹无伤被诛,而且以后刘邦的阵营中,不是万不得已,谁还敢投奔于他呢?
后来,在汉由弱变强的紧要关头,刘邦家人恰好被扣留在项羽手里。此时,汉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汉王派侯公去劝说项王,项王答应跟汉王定约,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王答应了这个条件之后,就送回了汉王的父母妻儿。随后,刘邦听从手下谏言,汇合韩信、彭越追击楚军,在垓下将楚军一举围歼。
第三大失误,四处抢掠,丧失民心,心胸狭窄,不听谏言。当楚军入主关中的时候,有人劝说项羽,关中土地肥沃,易守难攻,是成就大业之地。但此时,秦宫室已被其劫掠一空,残破不堪。他不听从,还说有了成就不回家乡彰显,又有什么意义呢?劝说者说了几句讽刺的话,就被项羽“烹”了。如此就不难看出,他目光短浅、不听谏言、心胸狭窄,以至于他仅有的智囊——范增,也都不能好好使用,逼得范增愤愤而去,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一个首领成为一个没有“头脑”的武夫,失败就是必然的了。而且,相较于项羽在关中的“杀降”、烧秦宫室等等失人心的作为,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安抚民众、封锁府库、驻军霸上等等聚揽人心的作为简直要高明太多了!
当然,项羽在诛灭暴秦中立下汗马功劳,战场上英勇无敌,备受后人赞叹。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唐人杜牧曾写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毛泽东也认为,项羽的英雄气概是要学习的,“但不自杀,要干到底。”
相比于刘邦的屡败屡战,从一次次失败中爬起来,项羽经垓下一败,便灰心丧志,乌江自刎,其意志力着实弱了不少。

项羽自刎前,说是天要亡他。如果我们看了他种种不成熟的政治表现,就知道根本不是天要亡他,而是他缺少成为胜者的全部品质。
可以看出,刘邦相比于项羽,更像一位合格的领导者、一位能凝聚民心、善于用人的政治家,而项羽则更像一位勇猛的武夫。再英勇的将军也只是将军,武力并不能获得一切,即使获得一时,也不可能长久持有。
从根本上说,刘邦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建立了以他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每个部分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即使在局部遭到一些损失,也会很快地恢复战斗力,项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他与一个成熟的战争机器进行持久战、消耗战,最后怎能不失败呢?
不可沽名血霸王,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学习历史,最讲求学以致用。整体来看,毛泽东是更加欣赏刘邦的。毛泽东与刘邦都是农民出身,身边也是聚集了无数厉害的文臣武将,都有宽厚爱民的品德,爱民如子。刘邦有“约法三章”,毛泽东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刘邦善于团结各方实力,为其所用,毛泽东则有统一战线,达成最中心的目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毛泽东或许从刘邦身上体悟到了很多经验,或者说“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理念。

楚汉之争历史对毛泽东有着现实的指导,尤其体现在解放战争后期。对于这段历史的深刻教训,毛泽东认为,就是要学刘邦,不能学项羽。在解放战争最后的紧要关头,毛泽东集中精力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指挥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打过长江,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为此,毛泽东专门为新华社写了1949年新年献词,题目就叫《将革命进行到底》。

当毛泽东得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后,心绪久久不能平复,思接楚汉之争,挥毫写了一首诗,名叫《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思考的就是2000多年前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用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当今大计。
毛泽东与人交流时,也曾笑谈与蒋氏政权的斗争是楚汉之争的翻版。不过,毛泽东认为蒋氏还比不上项羽,项羽至少有‘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而蒋氏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面前,却毫无羞耻之心。彻底失败后,还逃到台湾,成为使祖国“骨肉分离”的历史罪人。可悲也!可叹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8:42 , Processed in 0.0083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