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一样的巨人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不一样的巨人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                         

2025-01-05 11:40                                        

发布于:天津市
   
                                    

毛泽东在童年时代没到过县城,少年时代没到过省城,青年时代没到过京城。毛泽东总疲于追赶末班车,在他青年的最后几年才见识到社会的多彩。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准备去法国留学,这促成他第一次北京之行。请看:——

第一次到北京
蔡和森很快到达北京,不断给毛泽东写信,告知北京的情况。
他在北京联系到杨昌济,杨昌济表示最好毛泽东能够到北京来上大学。
蔡和森把各种情况汇总,一并写信寄给湖南的毛泽东。
他希望毛泽东赶快到北京,说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很麻烦,计划不清楚,希望毛泽东到北京后和他一起工作。
01
准备赴京
毛泽东随即回信,同意上北京。
8月15日,长沙港,清晨雾气灰蒙蒙,长长的汽笛在港口飘飘荡荡,一艘船体灰白的内河邮轮拖着长长的涟漪靠岸,船身上粗大的烟囱不断向外排除厚厚的烟雾。
毛泽东、李维汉、萧子升等24人背着包,领着行李登上了这艘船,毛泽东人生中第一次离开湖南。
十多天前,7月26日,毛泽东复信蔡和森,提出了三个困难:
第一是人才;
第二是财经;
第三是学问。
做事情的三要素就是上述三者,手上要有能人、有钱、有文化,缺一不可。一帮能力强的大老粗只能啸聚山林,只有钱最多成为一方商贾,只有文化不过是穷酸文人。
毛泽东担心赴法留学的组织缺人缺钱缺必要的文化,问蔡和森,这三大困难好不好解决。
蔡和森说,你要能来,一切都能搞得好,我们之前担心的事情都不成问题,你要能来,我们都会非常兴奋,这是不必说的。
盖所依赖于兄者,不独在共学适道,抑尤在与立与权也。
我们依赖你的不仅仅是和你一起学习、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道理,更关键的在于你教我们如何立己达人,如何在纷乱的事物中通权达变,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乱世中不变的方法论。
蔡和森回信说,你所提出的问题,我认为目前最缺的就是钱,人才倒在其次、我们这群人中有很多,至于学问,随时都可以学,想学到处都能学得到。
看起来优先次序是财、才、学,其实最关键的是学,其次是才、财。
非学无以广才,非才无以生财。
有知识就可以博大学问、培养人才,进而自然金钱就充裕了。
其实多数时期紧要程度和重要程度往往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很多紧要不得不处理的反而是长时间看起来的小事,那些看起来无关紧要、不伤大雅的却成为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有些事情没做就过不去今天;
有些事情没做就到不了明天。
毛泽东下决心要处理好这种问题,他在8月11日给罗学瓒写信说,希望新民学会能够留一部分人下来搞一搞小学教育,筹措一些经费,否则后路空虚,解决不了太多问题。
罗学瓒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去保定参加赴法勤工俭学的预备班。
02
去北京
那个年代,钱最不容易,但是所有人都希望先能够出去看一看。
他们在8月15日共同登上了从长沙去汉口的轮船,到达汉口之后,转乘京汉线的火车。
8月16日夜,河南漯河突降暴雨,爆发洪水,铁路被冲断。
毛泽东组织大家去附近的村庄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组织社会调查,尽管时间很短。
不到24小时,洪水退去,铁路修复,毛泽东一行人再次登上列车。
8月19日,毛泽东抵达北京。
地安门内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灰瓦灰墙,推开木门,进门是一米多高的土炕,房间不大,毛泽东一行8个人住在同一间屋子里。
土炕前后长,左右短,本来是一家两三家居住,八个人只好横着睡。因为空间不够,也没办法每个人单独弄一床被子,八个人只能用一床被子。
空间太小了,谁要想翻身,还要和两边的人打招呼。
毛泽东到北京之后,联系蔡和森请李石曾等介绍赴法留学的情况,制定计划,筹措经费。
既然要为留学做准备,毛泽东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先组织一些辅导班,他四处联系老师,组织大家参加学习。
北京大学、蠡县布里村、长辛店、保定育德中学是毛泽东兴办辅导班的四个校区。
条件很苦,一帮操着南方口音的学生在酷暑寒冬坐在北方干燥单调的教室里,课上,他们聚精会神,课后,他们在昏黄的油灯下自己学习和预习课程。
没有人放弃,没有人为此感到无法忍受,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记载,尽管当时遭受的以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太多,但是大家都望着前头的乐园,本着冲动与环境的压迫,勇往直前,没有一个人灰心。
10月,毛泽东、蔡和森与萧子升前去保定留法预备班,在前往长辛店的时候,他还去了长辛店机车厂,他详细询问生产细节到办厂方针,全面调查之后一一记录下来。他每去一个预备班,都了解开办情况,尽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
情况一天天好转的时候,一个极其糟糕的状况发生了。
成立于1916年华法教育会一直承诺,所有留法的青年除了船票需要自己购买,其余所有费用都由他们帮助垫资。
然而人数越来越多,华法教育会吃不消了,决定不再承担这笔费用。
一个巨大的经济缺口突然出现,在京期间的所有费用本来无须担心,一夜间成了一个大口子,吃住要花钱,请老师上课要花钱,租赁教室要花钱,初入法国还要花钱,少说要几百大洋。
毛泽东的母亲病了,家里一时间也掏不出这么多钱,这还是韶山冲“首富”的情况,更不用说别的家境一般的人。
不能把责任完全推脱给华法教育会,也不能空怨学生们太多,公益组织的承受能力有限,一下子巨大的学生数量他们无法招架,面对这群家境一般却有巨大求知欲望的孩子们,他们无能为力。
一时间,多数人慌乱起来。
唯一不慌乱的是毛泽东,倒不是家境原因,而是毛泽东认为抱怨哀叹解决不了问题。
天助自助者,很快有人反映说听说小道消息,在清末修铁路的时候,湖南曾经集了一大笔款子用于修建铁路,因为突然爆发辛亥革命,钱实际上没用,因为政权更迭,也没有返还,而是存在北京银行。
熊希龄、范静生两个人拿着这笔款子,熊希龄当时在做慈善,范静生正在办学校,把这笔款子用到自己的事业上了。
有些人看这两个人不顺眼,怂恿学生们去闹事。
毛泽东带着大家就去两个官绅家里,熊范两人没法拿出来,也不知道学生们是什么情况,直接拒绝了。
毛泽东暗示说,你们干慈善、办学校都是好事,但毕竟没用公家的名头却花了公家的钱,不拿出钱来,我们就要查账了。
结果是拿出了16000块,每个人发了400块。
罗学瓒说,之所以大家能够心无旁骛,做好这样的事情,毛泽东出力甚多,他的能力、学习被大家佩服。
毛泽东把自己的钱全部掏出去了,每个月只有极其有限的几块钱生活费,他只好求助于恩师杨昌济。
杨昌济不推辞,提笔给自己的老朋友章士钊写信介绍毛泽东和蔡和森:
二人是海内的人才,前程远大,请兄无比尽其可能帮助。
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老朋友啊,我的这两个学生是我一辈子最骄傲的学生,我要用生命担保,请你尽可能帮助他们,给他们机会,倘若有一天你要实现我们的政治抱负,拯救国家,这两个人一定是最可靠的帮手。
杨昌济还写信给同事李大钊,介绍毛泽东去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
这是一份很让一般人瞧不起的工作,月薪也只有八块钱,毛泽东欣然接受,在生活费用上,毛泽东常年断顿。
不是因为父亲给的钱少,而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必须要找个社会工作。
10月,毛泽东开始上班。
毛泽东的顶头上司,就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知名学者李大钊,听说毛泽东爱好哲学,他专门介绍毛泽东参加北大的哲学研究会。
毛泽东有志于改变这个国家,李大钊在这位操着浓重湖南口音的青年人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后来毛泽东对身边人回忆说:李大钊是我真正的恩师,没有他,我都不知今天自己在哪里呢!
当年的12月19日,毛泽东到黎锦熙家里去讨论办报事及世界问题,黎锦熙正是前面我们说到的前去北京被毛泽东劝阻的那一位。
03
放弃留洋
时间过得很快,留法预备班度过了一个夏天、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在新的春天到来的时候,留法预备班告一段落,国内的学习部分宣告结束。
在第二年的3月12日,毛泽东和准备留法的同学们离开北京到上海,那里有驶向他们设想未来的远航邮轮。
3月17日,毛泽东到黄浦江给第一批留法学生送行,他发表了激扬慷慨的演说。
晴天的上海,阳光万丈,远航邮轮的舷梯靠在码头上,港口警察荷枪实弹站在岸边,搬运工、黄包车夫在码头上拉人拉货,各色人等在码头上重影叠现。
身穿素净灰色单衣、披着薄外套的毛泽东看着身边的朋友们,洋溢不住的期待和喜悦从笑容中往外跑。
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
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有利。
朋友们,再见。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毛泽东花了大力气准备出国,却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
新学问应该在外国学;
新学问应该在名校学;
新学问应该跟着名师学。
应该太多,去做太少。
有一千万个理由证明应该,却只有几个人能够扎扎实实去做事,不论事到底应不应该,仅仅只看事情的完成度就知道这世界有多少空想家。
毛泽东说:
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个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
多数人的学习,总是在形式上苛求,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学习把万里长征的某一步当成了保险箱,形成了逻辑链条的支离破碎。
新学问应该在名校学。
推不出名校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更优秀;
推不出名校学生比普通学生更具备全面的认知;
非但推不出,“新学问应该在名校学”这个原始逻辑就是一个笑话。
学问在哪里都可作,并非有什么应该的条件。施加条件之后就会产生对错高低,人为带来了巨大的不平等。
有些时候,和普通学校的学生聊天,我会问,你们的优势是什么?
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优势。
我总会说:你们比所谓的名校学生更加了解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选择你们成为负责人,更具有代表性。这种优势常被你们看成劣势,以至于你们也不了解自己,所以常常失去话语权。
你们应该去了解名校学生到底哪里厉害,哪里不足,他们的厉害无非是资源和天赋,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通过努力补足,但他们脱离最底层社会现实这一课,你们认真思考和体会便可得,而他们永远难以补上。
我没有任何贬低名校的意思,我敬仰名校的创办者、建设者们,他们领军的精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尖端力量的发展。然而,在今天社会,名校学生和社会底层脱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西式精英教育的恶果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毛泽东当年出国留学的朋友们多数都选择了无政府主义、温和的改良主义,他们惧怕底层人联合起来的洪荒伟力,他们很难站在多数人的位置思考,他们更不可能和底层人同呼吸、共命运。
毛泽东哀叹,可惜了。
毛泽东知道,只要出去了,欠缺对这个国家数亿工农的了解,可惜只能也只会是最终的结局。
周世钊来信询问毛泽东为什么没出去留学的时候,毛泽东老老实实写了四点:
一、看译文了解知识更快,即便有情感、意思上的差别,总体的观点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二、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有半壁江山,东方文明为主的就是中国文明,我们应该先了解我们国家古今学说的大概,再去留学才有参考比较的价值;
三、我们今天如果想要做点事,脱不开中国这个舞台。在中国国内,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研究,如果出去了回来再做,因为人事和生活的关系,恐怕就困难了,不如现在做。到时候如果还出去,可以更好比较。
1919年4月6日,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
《湘江评论》成为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后一笔。
(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19:50 , Processed in 0.0075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