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学会自律,父母这三招比打骂更有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20:42: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让孩子学会自律,父母这三招比打骂更有效                                                                   2025-01-06 16:25                                        

发布于:安徽省
   

        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而自律,就是帮助孩子专注于目标,实现成绩的关键品质。然而,不少父母在引导孩子自律的过程中,往往陷入打骂的误区,却不知,以下这三招,远比打骂更能助力孩子学会自律。

一、树立榜样:父母自律,孩子看齐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他们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影响。一个自律的父母,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教科书。
朋友晓敏是个自律的人,每天坚持早起跑步,阅读书籍。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小悠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每天清晨,小悠会跟着妈妈一起起床,简单拉伸后,便坐在书桌前晨读。晚上,晓敏在书房看书,小悠就在一旁认真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两人还会一起讨论。
正是晓敏日复一日的自律行为,让小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她从妈妈身上看到了坚持和自律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就像托尔斯泰说的:“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孩子树立自律的标杆,远比打骂式的说教更能让孩子信服。

二、制定规则:明确界限,引导自律
合理的规则是孩子学会自律的框架,它能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同事张华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家庭规则。在学习方面,规定孩子每天放学后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进行娱乐活动。做作业时,每完成一门学科,可以休息 10 分钟,但不能玩手机或看电视。在生活方面,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刚开始,孩子也会有抵触情绪,但张华和妻子始终坚持执行规则,不轻易妥协。每当孩子遵守规则时,他们会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小奖励,如周末一起看电影、去公园游玩等。渐渐地,孩子适应了规则,并在规则的引导下,逐渐养成了自律的习惯。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父母制定规则,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而是为了引导他们在规则的框架内,学会自我约束,培养自律能力。

三、积极激励:肯定进步,强化自律
孩子在学习自律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肯定。积极的激励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从而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邻居家的孩子小宇,以前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后来,妈妈改变了教育方式,不再一味指责,而是每当小宇提前完成作业或者在做作业过程中表现出专注时,就会给予真诚的赞美,比如:“宝贝,你今天做作业速度好快呀,而且准确率也很高,妈妈为你骄傲!” 还会在小宇的进步记录表上贴上小红花,攒够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就满足他一个小愿望。
在妈妈的积极激励下,小宇做作业的效率越来越高,自律性也越来越好。他从妈妈的肯定中获得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自律行为。

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激励就是他们成长的动力源泉。通过及时肯定孩子在自律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自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孩子学习自律的道路上,打骂如同狂风暴雨,虽能一时震慑,却难以长久滋养。而树立榜样、制定规则和积极激励这三招,宛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能真正帮助孩子学会自律,走向更加独立和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15:40 , Processed in 0.0107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