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总政治部主任,林总先后推荐了4个人选:为何都被毛主席否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07:23: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选总政治部主任,林总先后推荐了4个人选:为何都被毛主席否决?                                                                 2025-01-18 09:00                                        

发布于:天津市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310期。上世纪六十年代,萧华将军被免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后,这一解放军总部的关键部门曾有数年的“空窗期”,没有正式任命的负责人。林帅此时是军委第一副主席,也是众所周知的“副统帅”。
出于对各种因素的考虑,他希望能安排一位得力的总政治部主任,并为此先后向毛主席推荐了四个候选人。
但是,这四个人选全部被伟人给否了,最后毛主席选定了资历并不很深的李德生将军,为何如此呢?

林总第一个推荐的人,是自己的四野爱将黄永胜。
黄永胜出身秋收起义,按理来说毛主席是十分喜欢他的,并且在解放战争后期,黄永胜升任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后来又调到15兵团。单纯按照过往职务和战功,在六十年代倒是能够匹配全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级别。

问题在于,黄永胜是猛冲猛打的“武将”,总政治部主任则属于典型的“文职”,这两者并不是很吻合。林总也顾虑这一点,便让代总长杨成武向主席建言,希望能把黄永胜给推上去。不过杨成武十分正直,没有怎么给林副主席面子,
他对主席说:总政治部主任职务特殊,需要一位讲政治、原则性非常强的干部,黄永胜爱拈花惹草出过不少问题,恐怕不适合吧?下面会有意见的。
毛主席也有这个感觉,认为杨成武说得没错。于是,黄永胜跟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无缘了。

黄永胜不成,林帅又给主席推荐了第二个人选,不过更加荒腔走板,似乎还不如黄永胜。林总这次推荐的人,叫关锋,原名周玉峰,是当时比较出名的一位“笔杆子”。关锋文笔很好,在中学当过校长,六十年代是陈伯达的一员干将。
毛主席曾看过关锋的文章,认为写的檄文是不错,但要让这么一个没有军队背景的人当总政治部主任,自然很难领导下属。
主席摆了摆手,说此人也不合适。这个关锋,后来犯了错误被开除党籍,这就是后话了。

连续两个人选都被否定,林总又跟毛主席推荐了吴法宪和李作鹏。
这俩人都是四野的重要将领,一文一武,能力是有的。不过他们也有各自的问题:吴法宪已经是空军司令员了,再兼任政治部主任,工作过于繁重恐怕两头都顾不好;李作鹏的情况,则跟前面讲到的黄永胜有些相似,军事水准足够了,但政治部主任最好还是政工干部出身,李作鹏还不如曾长期在军队担任各级政委的吴法宪。

林总认为这两个将军都能胜任,但毛主席听罢,始终觉得差强人意。最核心的一点,无论李作鹏还是吴法宪,都是老四野的干部,而此时黄永胜已经升任总参谋长了,总后勤部长则是邱会作,他们都是四野将领、林帅的心腹爱将,是当时的红人。
毛主席虽然十分信任中央红军出来的同志,但他讲究用人原则,提倡“五湖四海”。
这种情况下,再让一位老四野的干部当总政治部主任,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弊大于利。

因此一番权衡之后,毛主席选定了红四方面军、二野系统出身的李德生。李德生的革命资历不如几位四野将军,1955年只获得少将军衔,但他为人忠诚办事稳健,出任政治部主任确实是一个理想人选。
在后来的几个关键历史节点,李德生都证明了主席用人眼光的准确性。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
@史源历史专栏
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12:02 , Processed in 0.00698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