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路军三战三胜,日军司令气得给杨勇下战书:敢来平原打一场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07:22: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八路军三战三胜,日军司令气得给杨勇下战书:敢来平原打一场吗?                                                                    2024-12-17 11:19                                        

发布于:天津市
   
       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没有到过陕西,不是他们不想去,而是自始至终都进不去。从1938年初开始,驻华北日军一直想进犯陕西,但陕西有黄河天险和雄关要塞,日军每次渡河的企图都是失败收场,所以只能派飞机到陕北丢炸弹出出气。
1938年9月,华北日军再次向西进犯,窜到了黄河边。其精锐部队108师团一部在旅团长山口少将的指挥下,占领了晋中通往陕西的军渡、碛口一线,指挥部设在离石,只等汾阳城的渡河器材和粮秣弹药运来,便要强渡黄河,侵入陕北。
山西通往陕北的小路多得数不清,大路只有三条,北线是经神池、保德公路,过河到陕西的府谷;南线是沿曲沃河津公路,在禹门口过河;这次日军选择了中线,也就是从汾阳、离石公路经柳林,从军渡至碛口一带过河,在宋家川登岸。

早在1938年2月,日军109师团企图从军渡和碛口进犯陕北,结果在午城被八路军115师狠揍了一顿。这一次还是转战吕梁山区的115师接到了总部命令,“坚决拖住敌人,巩固晋西北根据地。”
115师代师长陈光率领343旅火速北上,向汾离公路开进,寻机阻击日军。陈光和343旅旅长李天佑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在薛公岭截击鬼子的运输队,待其撤退时,再抓住机会在王家池打一仗。李天佑把首战任务交给了杨勇率领的686团,师直属的工兵营一部配合作战。
日军在汾离公路上吃过不少亏,为避免被袭击,已在最险要的吴城镇、薛公岭路段北侧制高点修了几个碉堡,电话线通到附近的据点,一旦有事,很快就能叫来援兵。
黄河边上,军渡、碛口的鬼子正隔着河与八路军、国军部队炮战,汾离公路上鬼子的汽车来往穿梭,烟尘滚滚,喇叭声响作一片,前有开路部队,后有骑步兵掩护,防备很严,686团一时找不到机会下手。
9月13日,杨勇和团参谋长彭雄等人悄悄登上薛公岭西南的高地观察地形。根据情报,明天将有鬼子部队路过,20辆运兵车拉着200多人开路,辎重部队紧随其后,满载补给物资和渡河器材,说什么也不能让鬼子过去。研究了地形,686团的作战方案就确定了。

鬼子的三个碉堡很碍事,战斗打响前必须炸掉。八路军没有黄炸药,黑炸药没劲,奈何不了碉堡,用迫击炮打的话不易一举摧毁。工兵营想了个办法,把友军遗弃的迫击炮弹三五个捆在一起,做成了带引线的爆破弹。14日凌晨,3营爆破手把炸弹悄悄放到了碉堡下面。
上午,从汾阳过来的鬼子车队进入薛公岭路段。我工兵在路上放置了钉板,鬼子的开路车扎破了轮胎,只好下去修理,后面的车队跟上来,一辆接一辆地停下了。这时八路军打了两发用火铳装填炸药和铜锈粉制成的信号弹,爆破手立即点燃引线,随着三声巨响,高处的三个碉堡被炸飞了。
鬼子抬头张望愣神的功夫,686团3营已抢占了碉堡前的阵地,和路南侧的部队一起发起攻击,手榴弹雨点般落在路中间,长短枪一起开火。冲锋号一响,八路军从路两侧冲入敌阵,3000多人把鬼子队伍截成了好几段,杀声震天。
剩下的鬼子纷纷下车抵抗,激战一个小时,这股鬼子部队被全歼。686团打扫战场,除了缴获大量辎重,还有两辆能开动的汽车。将损毁的汽车就地焚烧后,686团便迅速转移了。
薛公岭不远处就是鬼子王家池据点,战斗中,王家池的鬼子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想出兵增援又担心自身难保,不敢出去。给汾阳打电话汇报情况,发现电话线被切断了。没办法,他们只好架起炮向薛公岭的群山里乱打,炮声响到当天深夜才停下。

次日,驻汾阳的鬼子出动一个联队和大批伪军,到薛公岭拉走了好几车尸体。一连两天,鬼子的运输队没敢再上汾离公路。这一来,黄河边的鬼子日子就不好过了,要断粮了,还被游击队日夜袭扰,根本抢不到粮食,其旅团长山口少将只好下令杀马充饥,固守待援。
16日,汾阳的鬼子试探着派出一个中队,押送一辆运输车去离石,杨勇请示了师首长,决定麻痹一下鬼子,放他们过去。鬼子尝到了甜头,果然胆子大了,17日,又出动20多辆运输车,由200余步兵掩护,往黄河边运送物资。
八路军已经在吴城镇到离石之间的油房坪埋伏好了。686团刚打了胜仗,本来李天佑旅长想让685团出战,但343旅补充团意见很大,团长邓克明说,我们补充团啥时候才能上阵杀敌?战士们早就憋不住了,再不让我们打,大伙儿非吃了我不可!李天佑无奈,只好让补充团上去了。
当天下着大雨,鬼子部队过了王家池,又过了薛公岭,提心吊胆地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本以为能完成任务了,谁知在游坪坊的公路拐弯处又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八路军补充团都是新兵,邓克明团长也没指挥过大的战斗,求战心切,却忘记了设置路障。一看鬼子的头车都快开出埋伏圈了,邓克明才下令开火,自己一手提着驳壳枪,一手握着大刀向敌人冲去。

政委符竹庭不但没拦着团长,自己也举着手枪冲了过去。这一来,全团干部全都嗷嗷叫着上去了。补充团官兵非常勇敢,但缺少战斗经验,抓住前面的敌人猛打,却忘记堵住鬼子的退路了。
配属作战的旅警备连发现后面的车掉头想跑,赶紧去打,可补充团的战士和鬼子在路上混战,警备连担心误伤自己人,不敢扔手榴弹,眼睁睁看着11辆鬼子汽车掉头逃跑了。
都说鬼子拼刺刀如何厉害,什么三个人背靠背能抵挡十几个八路军,纯属扯淡。首先,老红军底子的主力部队拼刺刀不比鬼子差,抗战爆发一年多来,和鬼子白刃战不下十次,从敌我伤亡比来看,基本都是完胜。这一点在八路军战史和很多将领的回忆录里都有提及。
据老八路回忆,油房坪这次战斗,虽然补充团清一色新兵,可他们不少人都练过武功,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大刀、长矛什么都有,鬼子不是对手,厮杀一个小时,歼敌100多人,缴获颇丰,还拉回来一门炮。

尽管补充团打得不够好,放跑了一些鬼子,但首战开门红,受到了师里的表扬,全团上下喜气洋洋。
日军在汾离公路连遭打击,几天内被歼灭300多人,汾阳的车辆也被击毁大半,补给运不过去,旅团长山口害怕了,不再叫嚣西渡黄河,带着部队东撤了。115师首长得到消息,决定在敌人撤退的路上再打一仗,狠狠教训他们一下。
山口部队已是惊弓之鸟,一路防范很严,遇见游击队袭扰,山口严令部队不得恋战,快速行进。陈光和李天佑、杨勇等人开会研究后,决定把战场选在汾离公路东段的王家池一带,685团2营和补充团2营配合686团作战,由李天佑旅长统一指挥。
9月20日凌晨,各参战部队悄悄进至王家池公路两侧,隐蔽起来。当天中午,山口部队的前卫骑兵先到了王家池,后头是辎重、炮兵,最后面是步兵,总共800余人。八路军投入了4000多人,仍以绝对优势兵力对敌。
待鬼子的先头部队通过一部分后,战斗打响,李天佑命令部分兵力掐头去尾,主力实施分割围歼,并紧紧咬住山口的指挥机关。鬼子先头部队拼命反补救援,被686团一部死死拦着。战斗异常激烈,担任预备队的685团2营在路边待命,激战许久,鬼子渐渐不支,李天佑才放出这支生力军上阵,帮助各部队一点点消灭鬼子。

战斗中,汾阳方向来了一股鬼子援兵,被686团击退。据115师工兵营长王耀南回忆,由于山口部队的机枪火力很强,八路军难以充分发挥白刃战的优势,这场战斗打了将近两个小时,未能将拦下的敌军全歼。
据《八路军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作战史》记载,王家池战斗共歼敌500余人,缴获100多匹军马,400多条三八大盖,其余的鬼子突围逃跑了。很多资料提到,鬼子山口少将就是在王家池战斗中毙命的。
汾离公路三次大捷,前后歼灭800多鬼子,胜利的消息轰动了吕梁山区和华北各大根据地。115师在吕梁山区和群众一起召开了祝捷大会,群众杀猪宰羊慰劳八路军。
另一边,鬼子山口旅团被其上司大骂无用,驻汾阳的鬼子警备司令深以为耻,气得不行,写了一封“挑战书”,设法送到了杨勇手中,“战书”里大致写的是,“地区队长兼政委杨勇麾下:前与贵军交战,遗憾万千……惟敝军不愿山地作战,愿约贵军到兑九峪平原一带一决雌雄……”
杨勇看了“战书”,笑道,“打仗就是要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这个鬼子司令真够蠢的!”大家看了那封“战书”,也哈哈大笑。不过鬼子当真了,把部队开到兑九峪摆开了架势,等不来八路军,就用大炮朝着吕梁山乱轰一气,这事儿也成了八路军的笑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8 04:14 , Processed in 0.0074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