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渡赤水红军逃出生天,除了毛主席的神机妙算,还有对手捧场衬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13:38: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四渡赤水红军逃出生天,除了毛主席的神机妙算,还有对手捧场衬托                                                                    2025-01-19 09:00                                        

发布于:天津市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他凭借着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多次上演了以弱胜强的好戏,在其军事生涯中只吃到过四次败仗。
而在这四次败仗中,有两次都发生在他带领红军四渡赤水的战斗中,但我们知道
“四渡赤水”
一直都被视作毛主席指挥能力的集中体现,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4年10月,随着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军队只能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向其他地方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红军遭遇了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层层围堵,在战斗中损失惨重。
在部队渡过湘江之后,最开始八万多人的军队只剩下了不到四万人。


参加反围剿作战的红军
在追击红军的过程中,蒋介石采用了
“送客”的策略
,即用围堵的方式逼迫红军进入地方军阀的地盘,然后他就可以坐山观虎斗,时刻准备将军阀的势力,纳入自己麾下。
但是在红军进入贵州地界之后,蒋介石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他十分担心红军主力进入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也担心他们东进和红二、六方面军会师,为此蒋介石调动了四十万军队进入贵州,准备在此一举消灭红军主力。
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没有坐以待毙,和蒋介石担忧的一样,当时红军的想法就是北渡长江入川与红四方面军
会合

为此,毛主席对周边地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终决定集中兵力拿下土城和赤水城,作为入川基地,并以此为根据地和敌人抗衡。


如今的遵义赤水城
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成功击溃了防守土城的黔军,而敌人也迅速加强了在赤水城的防御。
与此同时,川军郭勋祺部占领了土城东部的高坡,随时准备向土城发动进攻。
当时毛泽东推测,此次郭勋祺一共带了两个团六千余人投入战斗。
于是他命令红三、五军团抵御郭勋祺的进攻,同时红一军团继续向赤水城进军。


青年毛泽东塑像
但在战斗开始之后,红军指挥部发现郭勋祺一共带来了四个团的兵力,仅凭红三、五军团的力量,根本无法抵抗敌人的进攻。
无奈之下,毛泽东只得让红一军团紧急回援,这才夺下了郭勋祺的指挥所,稳定住了土城的局势。
但在此战中,红军一共损失了两千余名战士,这对当时的红军来说不可谓不惨重,针对这种形势,毛泽东做出了
“西渡赤水,不再与敌人纠缠”
的决定。


美丽的赤水河
但是在红军西渡成功后,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不但没有南下接应,反而领兵进入陕南作战,这让红军主力再次陷入孤军奋战的险境。

在张国焘不配合作战的情况下,毛主席在和其他中央委员商量之后,做出了二渡赤水的决定。
他们在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天内从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重回黔北,这个决定大大出乎了国民党方面的意料。
当时国民党正在向四川地区集结重兵,这让贵州的防御力量变得薄弱。
24日,红一军团便拿下了桐梓。
26、27日,红军更是接连打下了娄山关和遵义,声势大振。


二渡赤水示意图
28日,国民党将领吴奇伟率领大军前来,意欲拿下遵义。
在敌人的猛攻下,遵义南部制高点老鸦峰一度失守,不过红军战士从侧后方果断出击,找到了吴奇伟指挥所所在的忠庄铺。
吴奇伟在遭到攻击后方寸大乱,丢下他的将士自己逃之夭夭,这让国民党军队变得群龙无首,最终都变成了红军的俘虏。
在遵义一战过后,蒋介石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
“奇耻大辱”
,为此他将龙云、薛岳等战将调来贵州,准备一举歼灭红军主力。
敌人的这种作战方式,恰恰是红军最为熟悉的,毛泽东希望引诱敌人的主力部队倾巢出动,然后再集中红军的有生力量予以消灭。
在经过缜密分析后,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周浑元的身上。


周浑元剧照
他先是派部队在遵仁路上运动,但周浑元却不为所动,随后红军发动白腊坎佯攻,周浑元还是按兵不动。
为此毛泽东筹划了第三次作战,将主力集中于鸭溪,然后将周浑元引入自己的包围圈。
在作战当天,毛泽东令彭雪峰率红十、十三团,佯攻鼓新场,这次周浑元终于领兵出击。
但在到达鼓新场后,周混元并没有看到红军的大部队,便立即带领军队回到鲁班场驻防。


红军战士塑像
为了吸引更多的敌人前来黔北、川南等地区,毛泽东要求红军主力向鲁班场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但鲁班场背靠江水,周浑元的军队战斗意志十分顽强,纵使红军战士拼

全力,也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而且在几个小时的激战中,红军战士损失了1500余人。
这让毛泽东痛心疾首,为了保留红军的有生力量,思虑再三后,他决定带领红军从怀仁、茅台镇再次渡过赤水,完成了三渡赤水的战略转移。


鲁班场战斗纪念碑
鲁班场的战斗,后来被毛泽东形容为四渡赤水过程中的“第二败”。
他认为自己对于周浑元军队的战斗力,做出了错误的估计,最终导致红军战士白白牺牲,且丢掉了二渡赤水时打下的战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鲁班场战斗以及三渡赤水其实给红军带来了一定的喘息机会,并且让蒋介石重拾了彻底消灭红军的“信心”。
其自大和狂妄,最终给红军的四渡赤水留下了条件,并最终导致了红军的突围成功。

在红军三渡赤水之后,蒋介石以及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认为红军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无法发动大规模作战,此后只能化整为零,在赤水河西岸游击作战。
于是他们将重兵调到了赤水河西岸地区,希望在那里逐渐蚕食红军的剩余力量。


长征时期的毛主席
但实际上红军的三渡赤水并不是国民党口中的“狼狈逃窜”。
毛主席只不过希望做出示弱的姿态来迷惑敌人,他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拉扯,寻找让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的机会。
红军在三渡赤水后仅仅四天,便从一处隐秘的河道完成了四渡赤水,准备给在贵阳指挥战斗的蒋介石一个“惊喜”。
在渡河七天后,红九军团在长干山、枫香坝伪装主力行动。


红军战士
红一、三、五军团及中央纵队,则趁机通过了敌人的防线缺口,经后山梯子岩、江口、大塘三个渡口,渡过乌江进入息烽地区。
4月2日,红军部分主力佯攻息烽,其部队则向狗场、扎佑等地进军,直逼蒋介石所在的贵阳。
惊慌失措的蒋介石,赶忙要求各路军阀领兵来援,贵州地区的防务也乱成了一锅粥。
此时,毛主席命令部分红军做出东渡清水江的假象,蒋介石认定红军主力是要与东边的贺龙、萧克会师,赶忙又调动军队在清水江沿岸严阵以待。


滇军将领龙云
见蒋介石将龙云的滇军主力调出后,毛主席带领红军主力迅速南下,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攻克多座县城,并于4月24日正式进入云南地界。
龙云自知自己不是红军的对手,赶忙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本来就想利用红军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自然不愿第一时间发兵。
眼看着红军距离昆明越来越近,没有办法的龙云只好将驻防金沙江南岸的士兵回撤,拱卫昆明。
龙云的这一举措,正是毛主席所希望看到的。
因为只要渡过金沙江,蒋介石的包围圈就再也不能限制红军将士了。


金沙江
但为了将戏做足,他命令一支分队于4月29日抵达昆明周边,做出攻打昆明的假象。
主力部队则悄悄北上,来到了金沙江边。
为了不引起国民党方面的注意,红军的渡江行动一共只用了六艘小船。
从5月3日到5月9日,红军主力部队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渡过了金沙江,等蒋介石反应过来时,他已经无法再构筑起像样的包围圈了。
负责佯攻的第九军团,趁国民党心神不定,抓紧时间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并迅速与主力部队会合,继续投入到长征之中。


四渡赤水纪念塔
在四渡赤水的整个过程中,毛主席作为红军的军事负责人,表现

并不完美,他在土城和鲁班场,先后经历了两场令他痛心疾首的失利。
但是在决策失误后,毛主席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立即
重振旗鼓
带领红军在逆境中创造了突围的机会,最终成功逃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为我国革命事业打开了新局面。
这个过程中,毛主席运用了自己的军事智慧,通过示弱、佯攻等手段将国民党军队引入了一个个陷阱之中,这体现出了毛主席超强的指挥能力。
当然蒋介石的糟糕表现,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提供了不少“帮助”,令四渡赤水成为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孙子兵法>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从四渡赤水说开去》,刊登于《孙子研究》2020年03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四渡赤水”到底高明在哪里#
#四渡赤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14:03 , Processed in 0.0081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