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后,红军上上下下才对毛泽东彻底服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8 07:35: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后,红军上上下下才对毛泽东彻底服从                                                                       2025-02-07 17:00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1935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困,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毛泽东主席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指挥红军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运动战——四渡赤水。

这场战役不仅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为红军的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而且也使毛泽东主席在全军上下的威信和领导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巩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文
四渡赤水的战略意义
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运动战战役。
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

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打破了敌人的封锁
,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为红军的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央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迅速、坚决地折而向东,再次进入黔北,寻机南渡乌江,把数十万敌军甩在乌江以北。

二是
打击了敌人的士气
,提高了红军的斗志,为红军的长征增添了新的力量。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央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歼敌三万余人,俘敌三千六百余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物资。这样,就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敌人对红军的战斗力产生了深刻的恐惧,敌人的士气大为低落。

三是
展示了毛泽东主席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为毛泽东主席在全军上下的威信和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主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地把握了敌我双方的形势,精确地指挥了战斗,使红军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屡次转危为安,屡次化险为夷,屡次取得胜利。
四渡赤水的战术特点
四渡赤水是一场典型的运动战,它体现了运动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也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思想和艺术。四渡赤水的战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高度机动
,灵活转换,不拘一格,不落窠臼。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央红军根据敌我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不断变换自己的进退方向,不断改变自己的作战方式,不断创造新的战绩。

二是
主动出击
,诱敌深入,集中优势,歼灭敌人。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央红军不等敌人围追堵截,而是主动出击,诱使敌人分散兵力,深入我军包围圈,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歼灭敌人的一部或一部分。

三是
隐蔽行军
,秘密渡河,突然袭击,迅速突破。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央红军利用地形地貌和天气条件,隐蔽行军,秘密渡河,突然袭击,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使敌人无法防备,无法反应,无法阻止。
四渡赤水的精神影响
四渡赤水不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全军上下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了全军上下的斗志和热情,培育了全军上下的品质和风格,塑造了全军上下的灵魂和形象。

四渡赤水的精神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定了全军上下对毛泽东主席的信任和服从,增强了全军上下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和爱戴。四渡赤水战役中,
毛泽东主席的英明指挥,使红军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屡次转危为安,屡次化险为夷,屡次取得胜利

二是锻炼了全军上下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了全军上下的自强不息和自信自立的品格。
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没有动摇,而是以无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难,战胜了一切敌人,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三是凝聚了全军上下的团结和统一,提高了全军上下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铁的集体,一个铁的拳头,一个铁的意志。全军上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生共死。
结语
四渡赤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辉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笔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一份骄傲。

四渡赤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它是一种对毛泽东主席的信任和服从,一种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拥护,一种对中国革命的坚定和执着。
它是红军的一次英勇壮举,是红军的一次伟大创造,是红军的一次辉煌成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23:34 , Processed in 0.0078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