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乒乓球只属于富二代?家长谈青训:什么都要钱!刘国梁恩师尴尬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7:56: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乒乓球只属于富二代?家长谈青训:什么都要钱!刘国梁恩师尴尬了                                                                   2025-02-18 16:42                                        

发布于:江苏省
   
    “家里没钱,打乒乓球算了吧。”这句话,近年来成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最近,一位乒乓球家长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让不少人心酸不已。他写道:“这几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什么都要钱,不拿钱不说事。没背景的孩子根本打不上。”从这个留言可以看出,乒乓球的青训体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乒乓球市场的商业化,家长和孩子们的感受越发显得沉重。许多家长抱怨,青训体系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圈,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无法进入。国青国少的选拔赛,已经不再单纯看孩子的天赋和努力,家里的经济条件和关系网络似乎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作为曾经的刘国梁恩师,尹肖近来回应了这一情况。他表示,对于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关注和发展,自己深感鼓舞。但这番话似乎未能平息公众的不满,尤其是当下的乒乓球环境,已经很难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机会。球迷们甚至调侃:“得亏王曼昱早生了几年,若是现在她也进不了国家队。”

很多乒乓球爱好者直言,现在的选拔机制几乎成为了一个“贵族运动”。比如,王楠开设的国球舍,每月学费高达9000元,凭父母的经济实力和关系,孩子的天赋和能力似乎都不再是最重要的。这个情况让更多的家长感到无奈。某些训练基地的高额学费和筛选标准,已然不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

许多天赋不错的球员,正因为家庭条件普通,未能进入国家队。比起年轻时的那些打拼乒乓球的寒门学子,今天的孩子似乎被金钱和关系所束缚。甚至一些球迷感慨,“过去的球迷能感受到比赛的魅力,现在的球迷却因为经济差距只能远远看着。”

随着乒乓球的商业化,赛事和选拔的标准也不断提高,青训门槛越来越高,乒乓球逐渐从群众体育变成了高消费的“贵族”项目。如果普通家庭的孩子都看不到打乒乓球的希望,那乒乓球的商业化究竟带来了什么意义?它是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乒乓球,还是让原本属于民众的运动,渐渐失去了广泛的基础?
面对如此的困境,尹肖显然有些尴尬。在回应家长的质疑时,他一方面强调青少年后备力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无力改变现状。虽然他所带领的青训体系在不断发展,但高门槛和越来越复杂的选拔规则,依然让很多天赋异禀的孩子望而却步。

近年来,随着刘国梁的领导下,WTT赛事带来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商业繁荣,国乒的商业化进程无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似乎牺牲了普通家庭孩子的机会。乒乓球是否还能够保持它的初心?是否还能为那些寒门出身的孩子提供机会,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通道?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

商业化的浪潮和金钱的因素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是这个时代给予乒乓球的最大考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4:52 , Processed in 0.0080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