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祁连山发现9只豺,体重不到50斤,却常以野猪为食,连老虎都忌惮三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08:2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祁连山发现9只豺,体重不到50斤,却常以野猪为食,连老虎都忌惮三分                                                                                2025-02-24 21:15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近日,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肃南段,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吸引了众人的目光:9只豺组成的豺群在裸岩与雪坡间穿梭游走。
豺群那赤褐色的皮毛,在雪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它们竖立的三角耳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每一丝动静;蓬松的尾羽随着矫健的步伐轻轻摆动,每一步都踏出属于它们的独特韵律,勾勒出充满野性与力量的轮廓。

众所周知,豺天生喜爱群居,一个典型的豺群通常由5至12只个体组成,偶尔,几个豺群还会强强联合,组成规模超过30只的大族群,那场面气势非凡,令人惊叹。
01
似狼似狗,但多了几分狡黠
初见豺,你或许会觉得它们的外形与狼、狗有几分相似,但只要稍加留意,便能发现其中的差别。
相较于狼和狗,豺的体型稍显娇小,吻部短而窄,恰似狐狸那精巧的嘴巴。正是这独特的嘴型,让豺的面容多了几分狡黠,三分狐相,七分野性。

豺的体长一般在85至130厘米之间,尾巴长度则维持在45至50厘米,体重在15至25千克之间,整体看上去比人类驯养的犬类更为小巧玲珑。
它们的头部宽阔,额头扁平且低矮,吻部短小精悍,耳朵呈近似半圆形,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机警。
豺的尾巴粗壮有力,上面覆盖着蓬松而下垂的毛发,颜色多为棕黑色,尾端或黑或棕,更添几分神秘。
它们的体毛浓密而略显粗糙,毛色会随着季节的更迭和产地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呈现出深沉的棕褐色,而腹部及四肢内侧则是淡白、黄色或浅棕色,深浅交织,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杰作。
02
常以野猪为食,是野猪的“天敌”
在往昔岁月里,豺的数量众多,群体规模也十分庞大。每个豺群都有一位“领袖”——由最为强壮、经验最为丰富的豺王统领,它在群体中的地位至高无上,一声令下,群豺响应。

在茂密的森林中,野猪是众多大型食肉动物的主要猎物,豺也不例外。
实际上,在豺的饮食结构中,野猪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一旦发现野猪的踪迹,豺群在豺王的带领下,瞬间化身为敏捷的猎手。
它们行动敏捷,善于追逐跳跃,以围歼战术对野猪展开攻击。豺群从四面八方迅速包围野猪,不断地追逐、撕咬,逐渐拖垮野猪的体力。
野猪在包围圈中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突破豺群的封锁。最终,由豺王找准时机,对野猪实施致命锁喉。
03
连老虎都忌惮三分
在犬科家族中,豺的名气或许不如狼那般响亮,但论凶残程度,豺却远超狼。
这一点,在它们的进食方式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旦捕获猎物,豺群成员便会一拥而上,疯狂撕咬、哄抢,场面血腥而残忍。
一头野猪,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它们大卸八块,迅速成为腹中之物。

在印度,甚至有传闻称它们能够与凶猛的孟加拉虎一较高下。
豺群凭借着群居的优势,面对老虎时毫无惧色,不断地发起攻击。
它们围绕着老虎,灵活地穿梭、撕咬,消耗老虎的体力。直至老虎精疲力竭,最终被豺群活活咬死。
这等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即便是百兽之王,也不得不忌惮三分。
04
豺的数量急剧锐减
曾经,豺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它们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既能忍受严寒,也能抵御酷暑。除了一些极端环境地区,几乎各类地形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豺的数量急剧锐减,它们在森林中的消失速度仅次于虎豹。
80至90年代,是豺种群迅速消亡的黑暗时期。
此后,在漫长的岁月里,森林中几乎难觅豺的踪迹,它们仿佛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
转机出现在2013年。在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的一处山间兽径上,相机镜头终于捕捉到了豺的身影。
此后,我国各地陆续拍摄到豺的画面,这些神秘的掠食者正逐渐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19:53 , Processed in 0.0078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