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嘉靖民窑青花瓷的“五大”基本特征,读懂了,这一文就够用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7:23: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嘉靖民窑青花瓷的“五大”基本特征,读懂了,这一文就够用                                                            2025-04-23 13:22                                        

发布于:广东省
   

                                    

朋友们,大家好。

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明代嘉靖朝的民窑青花瓷器,朋友们看一看与您的印象是否一致?

一、整体器型

嘉靖民窑瓷器基本沿袭了明中期瓷器的制式,大件器物非常少,以碗、盅、盘、蝶四大民器为主。

其中:

碗,腹壁弧度不大,矮圈足,整体尺寸不大,高度多不超过10公分。

盅,敞口,深腹,浅圈足。

盘,宽边,浅腹,矮圈足。

盘,敞口,直唇,矮圈足。

二、所绘图案

外壁:常见图案有人物(婴戏最多)、缠枝花卉、八卦、变形梵文

内心:常见图案有菊、牡丹、折枝花卉、动物(鸟、鱼、兔等)以及吉祥文字(如福、寿、善、光等)

底足:多光素无纹,偶有福、富、贵、春、正等字样以及“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抵款。

三、胎质

分粗、细两种,粗胎偏黄,用料厚实,质地粗糙,不纯净;

细胎洁白,偏薄,却很坚硬。

四、青花料

很难判断,彼时有回青和国产青料,颜色偏黑者比较多,用了比较廉价的石子青。

清丽脱俗的回青多用于最小器型的杯、盅等小件,回青在当时并未成熟,量很少,而且烧成后多呈黑紫色。

五、釉面

大件釉面蓝灰色,不甚光滑,多缩釉。

小件釉色晶莹,洁白匀净。

从嘉靖时期开始,宫廷所需的御器大多由民窑的“官古器”户烧造,即“官搭民烧”。虽然这种方法在当时被视为苛政,但它却无形中促进了民窑的生产技术与竞争力。到了万历后期,官窑开始衰落,到了明末清初政权更迭之际,官窑更是停烧。部分技艺高超的陶工因此流入民窑,摆脱了官窑制瓷严格、呆板、单调的图案化纹饰窠臼,得以随心所欲,纵情发挥,无拘无束地从大自然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使其各自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活的表现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23:51 , Processed in 0.0111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