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位国宝级艺术家演绎大师版《牡丹亭》 最小有66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5:54: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7位国宝级艺术家演绎大师版《牡丹亭》 最小有66岁





编者按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演出,汇聚了全国17位国宝级艺术家的大师版《牡丹亭》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大师版《牡丹亭》汇聚了全国17位国宝级艺术家,其中大都年龄70岁以上,最年轻的石小梅与胡锦芳也已66岁了,6位杜丽娘登台、3位柳梦梅亮相,留下这一代艺术家最辉煌的一页。演出阵容还有很多个“第一次”:20年未着装演唱《离魂》的昆曲第一旦角张继青;77岁高龄再学新戏《冥判》的侯少奎,以及第一次配合侯少奎演出《魂游》的梁谷音。压轴的《婚走》,这也是华文漪和蔡正仁这对曾经的老搭档生平第一次合演此折。

两天的演出一票难求盛况空前,“大熊猫”们受到了观众无比热烈真挚的群体性追捧,也许是近代以来昆剧艺术最火热的场面。

离魂·集贤宾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婚走·急板令眉横黛。小船人禁重载,这欢娱自在,抵多少吓魂台。

冥判·天下乐猛见了荡地惊天女俊才,咍也么咍,来俺里来。血盆中叫苦观自在。

魂游路漫漫荒草寒烟,飘荡荡孤魂谁怜。曾记得梅边柳边,那人儿还去不远。

游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惊梦·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图说为唱词选段)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大师牡丹,花开两朵。去岁京城,今朝上海。以江浙沪籍贯为主的大师们来到上海演出,某种程度上也是回到娘家。每一位出场的艺术家都得到了绝不亚于北京时的碰头彩,热烈的掌声显然绝非仅是礼节,而是明显带着很多了解并珍视这些国宝级艺术家们的观众的真挚情感,所以这既是难得一见的昆剧盛事,也是一次充满温情的“亲友重逢”;除却这些熟悉昆曲的人们,周围也不乏正装出席、演出前手捧节目册细细研读的非戏迷观众,对他们而言不啻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与北京场相较,大师阵容略有改动:上半场《闺塾》和《游园》里的杜丽娘由胡锦芳老师接替了沈世华老师,下半场《叫画》里的柳梦梅由岳美缇老师接替了汪世瑜老师,《婚走》里的杜丽娘由华文漪老师接替了杨春霞老师。不变的是这些大师们凭各自深厚且各不相同的艺术造诣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剧作的丰富内涵,令观者得以接近《牡丹亭》这部经典的全景拼图。

由表及里,《牡丹亭》从叙事到表情,再往内则潜藏着汤显祖的人生哲学观。整部作品可谓虚实相间、“冷暖”交织:比如《游园》,刚唱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紧跟着便是“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比如《写真》,出场时还是“径曲梦回人杳,闺深珮冷魂销”,但跟随杜丽娘的一笔一画,又是“个中人全在秋波妙,可可的淡春山钿翠小”。观者看到的是她转瞬即逝的青春韶华。比如《拾画》,前面还是“惊春谁似我”转眼已是“水阁摧残,画船抛躲,冷秋千尚挂下羣拖”。即便是《婚走》里的石道姑,张罗完杜柳婚事,临下场前说“好事一桩,两人成了双”(大意)下句就是“我还是一个人”。如是,看似简单的情节铺陈,情绪的转换却往往在转瞬之间,个中拿捏才见真章。如果说汤显祖是以极自由浪漫的情怀超越生死,那么这些大多年已古稀的艺术家们则是通过精深的艺术修为和对昆剧的深刻理解获得了舞台艺术生命的长生。

掐指算来,自2012年11月于北大举办的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以来,这已是这些国宝级昆曲艺术家的第五度集体亮相。其间包括2013年3月上海举办的《兰韵正浓》、5月南京举办的《纪忆》以及2014年12月北京的大师版《牡丹亭》。有人说这是百年盛会,也有人说这是集体谢幕。《游园》里有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开到荼蘼花事了,这是看到春光大好时杜丽娘的哀伤。这一次次得到热烈反响的“集结演出”背后,既是人们对那一代昆剧大师们的艺术造诣的敬仰和追捧,也说明只要有优秀的艺术家和优质的作品就有热情的观众。问题是红了杜鹃之后呢?

那牡丹虽好,

它春归怎占的先

一度濒临消亡而“月落重生灯再红”的昆剧,在这批艺术家渐渐远离舞台的当下,在有的人眼中是年年新人新作不断的“姹紫嫣红开遍”,在有的人眼中却是顶尖人才断层新经典作品匮乏的“则见风云暗消磨”。从现实状况来看,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就前不久结束的第六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二届名家传戏汇报演出的质量来看,可谓参差不齐,名师们对学生的评语有理由让人们对昆剧的未来怀揣一丝担忧。

然而相较舞台呈现的差距,更大的差距还在于演员们创作能力的退化。这一代前辈艺术家之所以被尊称为“大师”、之所以有足够的底气能在古稀之龄再度登台示范,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既是如今大量经典之作的表演者也是关键的创造者。比如本次《牡丹亭》里的《写真》、《离魂》、《拾画》和《叫画》,莫不如是。真正的经典传承不是简单的新编再造,而是在合乎规范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并经历舞台的长期打磨。但较长时间以来,这种创造基本都交给了导演、编剧、舞美……当戏曲演员逐渐向单一的表演技能归拢时,其剧种的核心生命力也在逐步消散。

自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诞生以来,这部符合那个时代审美和节奏的新作,成功地把昆曲的形式美传播开来,迄今在大众眼中,《牡丹亭》几乎成了昆剧的代名词。从演出市场反应来看,《牡丹亭》也几乎成了各昆剧院团的“票房蜜糖”。如今,不仅大师版《牡丹亭》一演再演,去年底在北京也成功举办了全国昆剧院团的《牡丹亭》展演。明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去世四百周年,且已上升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国家级议题,中国昆剧界或又将迎来热热闹闹的“牡丹热”。

然而四百年前的杜丽娘就已唱道:“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4 00:18 , Processed in 0.0106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