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井冈山缺钱缺粮,一天要吃掉万斤粮食,中央靠什么养活数万红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20:39: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井冈山缺钱缺粮,一天要吃掉万斤粮食,中央靠什么养活数万红军?                                                                 2025-05-15 13:10                                        

发布于:天津市
   
        在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抵达了江西永新三湾村。时间是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此地主持召开了一次前敌委员会,这次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会议被称为著名的“三湾改编”,对党和军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同年10月27日,毛泽东意识到必须保全革命力量和红军的战斗实力,带领不足800人的队伍前往井冈山的茨坪。在这里,他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期的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势不可挡的燎原烈焰,燃起了革命斗志与希望。
到1928年4月,朱老总带领南昌起义的余部与近2000名战士抵达井冈山,朱毛两位领导者的军队顺利合并,红军的队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总数迅速攀升至一万余人。每天,红军需要消耗约1.5万斤粮食来维持战斗与生活。

然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久后便面临了粮食短缺和物资匮乏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对此问题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展现了革命者的智慧与决心。
为了解决红军战士的基本饮食问题,并帮助当地民众摆脱剥削的压迫,红军常采用的策略是打倒那些压迫农民的大地主。通过没收地主存粮,部分解决了军队的吃饭问题。
当然,没收来的粮食除了供给军队的必需品外,还会留出一部分分发给当地贫苦的工农,以此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向党反映隐藏在社会中的大地主。
此外,红军每到一个新的地方,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向当地群众宣讲党的革命理念,推动形成由贫苦工农组成的群众组织,为筹集粮食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打土豪的做法只是权宜之计,通常只能够短期缓解问题。因此,毛泽东意识到红军想要在井冈山扎稳脚跟并取得最终胜利,必须推广土地政策并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毛泽东的引导下,红军在当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在打土豪的过程中,实施分田的措施让大部分无地或少地的贫困农民得到了土地,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井冈山地区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获得土地的农民不仅能通过耕种填饱自己的肚子,还积极向边区政府上交公粮,根本上缓解了红军的粮食供应问题。
毛泽东与朱老总等领导人在繁忙的工作闲暇,多次下田参与农民的收割劳动,这一举动进一步激发了边区农民的劳动热情。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地民众与红军指战员的生活需求,除了大力鼓励农民开荒种田之外,毛泽东还积极带领军民开展各类经济活动。
井冈山地区先后建立了军工厂、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等,这不仅有效减轻了边区政府的经济压力,也为当地解决了一定的就业问题。

这些工厂不仅能够满足红军的军需和物资需求,甚至为边区的居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资,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与加入。
此外,毛泽东根据井冈山地区的经济特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商业活动的政策。其中,保护工商业与中小商人的经济活动免受干扰,这对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0:35 , Processed in 0.0089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