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救英雄!落难陈赓被三位姑娘搭救,她们后来和陈赓关系怎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8 07:05: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美救英雄!落难陈赓被三位姑娘搭救,她们后来和陈赓关系怎样?                                                                       2025-06-26 15:06                                        

发布于:天津市
   
文|探古论今人  

编辑|探古论今人  
有句话说,陈赓大将面色红润,天资卓绝,性格豪放,光从外表就能看出他必是非凡之人。  
陈毅元帅也曾对他如此评价:“陈赓同志是我们党的‘大炮’,希望党内能出现更多像他这样的‘大炮’。”  

然而,尽管陈赓大将被誉为卓越的军事天才,在那段长达数十年的革命岁月中,他也曾多次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遇到险境,怎样才能脱身?  

世人常说英雄救美,但陈赓大将的经历却恰恰相反,他上演了多次“美救英雄”的传奇故事。  

杨庆兰,来自河南信阳,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前,她一直在武汉中央政治学院学习和工作。1927年7月15日,武汉的汪精卫继蒋介石后发动了第二次反革命政变。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7月29日,杨庆兰所在党支部接到“打野外”的命令,也就是离开武汉前往南昌参加起义。  
当时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离开熟悉的武汉前往南昌,队伍内部人心难免动荡。行进至半路,传来南昌起义部队南撤的消息,杨庆兰所在队伍因此分裂成两派。  
一派是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主张赶紧追上南昌起义部队,继续革命;另一派则多为意志薄弱的机会主义者,主张“原地散伙”。  

意见分歧导致队伍行进时忽停忽走,甚至有人企图暗中逃跑,这一切令急于赶路的杨庆兰愤怒异常。  
最终,她怒不可遏,处理了几个主张散伙的军官,快马加鞭,终于在抚州赶上了主力部队。  
加入红军后不久,杨庆兰被分配到第20军第3师做宣传工作,但因转移途中战斗激烈,伤员激增,年仅17岁的她被调入救护队,专门从事救护任务。  
1927年8月24日,起义军先头部队在会昌附近与国民党军队激烈交锋。  
虽然战士们士气高昂,但由于弹药极度匮乏,激战后伤亡惨重。下午4点左右,部队不得不决定撤退。  

撤退时,杨庆兰所在的救护队匆忙搀扶伤员撤往后方。途中,她无意中在一片田野边的草丛里发现一个满身是血的身影。  
杨庆兰回忆道:天色将暗,她发现草丛中躺着一名伤员,走近一看,竟是二营营长陈赓同志。看到是他,她二话不说,背起陈赓送往救护所。  
那么,陈赓为何会满身鲜血躺在路边的草丛中?  
原来会昌战斗一开始,陈赓率二营深入追击,结果陷入敌军重围。在突围过程中,他左腿被敌机枪扫中三枪,瘫倒在地。  

更凶险的是,敌军开始清扫战场,危急时刻,陈赓机智地滚入路边田沟,用鲜血涂脸,装作死亡。敌人接近时踢了他几下,他依然不动,骗过了搜查的敌人。  
敌人撤离后,陈赓担心敌军回头,且左腿中弹难以行动,只能躺地等待天黑。血流不止使他逐渐陷入昏迷。  
傍晚时分,就在他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时,忽然听见马蹄声和人声。他睁眼望去,见这队人马脖子上系着红丝带,知道是友军,终于松了口气。  
被杨庆兰背起时,他竟幽默说道:“当年我背过蒋介石,没想到今天被个小姑娘背着跑了。”  
到救护所,他又夸奖杨庆兰:“你这小姑娘力气真大,谢谢你救了我。”  
有了这段经历,加上后来在上海共事,陈赓与杨庆兰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与这位女战士保持良好联系。  

会昌战役中受伤后,陈赓不得不脱离部队,前往傅连暲先生创办的教会医院治疗。腿伤好转后,他辗转前往汕头,想与部队会合。  
然而汕头的长途跋涉导致伤势复发,只能再次住院。此时,“博爱”医院的院长是一位日本人,面对求医的陈赓,他冷酷无情,威胁要他立即离开,否则通知“政府军”。说完便出门找国民党士兵。  
陈赓愤怒至极,拉着同行的卢冬生准备离开,怒斥:“见死不救,这算什么博爱!”  

但刚起身就因伤倒地,绷带渗血。医院护士李小姐赶来搀扶,劝他先去宿舍休息。  

在护士和卢冬生帮助下,陈赓进了护士的房间,李护士准备为他重新包扎。  
不料院长竟带国民党士兵来搜查,士兵粗心未发现藏在床下的陈赓和卢冬生。  
待士兵离开,陈赓和卢冬生才缓过神来。李护士回到房间为他处理伤口,陈赓感激涕零。  
更令陈赓难忘的是,李护士主动帮助他们寻找船只,最终让他们登上英国太古公司轮船。临别时,陈赓虽想表达谢意,却只说:“我陈赓给你敬礼。”  
站在船上,他目送李护士远去,暗下决心未来一定回报她的恩情。  

解放后,陈赓多次到汕头寻找李护士,却始终无果,这份遗憾伴随他一生。  
伤愈后,陈赓因曾赴苏联进修政治保卫工作,迅速被派往上海中央特科任职。  

在上海,他化名王庸,身份多变,有时西装革履如洋人,有时军装整齐似国民党军官,甚至打扮成富商大贾,游刃有余。  

但“人有失手,马有失蹄”,1933年,因组织内叛徒出卖,陈赓与廖承志、罗登贤等同志被法租界巡警逮捕,关押于巡捕房。  

在狱中,为逼供陈赓,中共上海地下党秘密,敌人对他施以酷刑,几乎浑身伤痕累累。  

一天,巡捕房探长笑脸迎来,声称对政治犯很“文明”,询问他是否有任何要求,如洗澡、理发、换衣服等。  
陈赓识破此人虚伪,回敬道:“我要求释放!”  

探长收敛笑容,转而严肃道:“几个中国人要来看你。”  

陈赓琢磨,谁会来这法租界巡捕房见他?  
探长离开后,狱卒送来干净衣服,陈赓却决定不换,认为自己形象越惨越能引起来访者注意。  
他大声说:“你们平时不给衣服,现在有人来看我,你们想让我假装?休想!”  
于是,他衣衫褴褛、头发凌乱,裤子无裤带,昂首阔步出牢房。  
院子里,他见到了被捕的廖承志,紧接着,喧哗声中出现了手持“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旗帜的宋庆龄。  

陈赓喜极而呼:“孙夫人!孙夫人!我是陈赓啊!”  

虽比宋庆龄小十岁,但黄埔一期出身的陈赓在军校声名显赫,宋庆龄自然认识这“调皮鬼”。  

宋庆龄快步上前,握住陈赓满是泥血的手,关切询问:“你们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为避免租界政府施压,探长忙高声解释:“我们优待政治犯!”  
陈赓冷眼白了他一眼,转向记者们,展示伤痕,说:“他们骂打虐待政治犯,我身上的伤就是证据!”  
当探长想否认时,陈赓厉声道:“你们都看见了,望新闻界主持公道,曝光租界捕房虐待犯人真相!”  
宋庆龄随后发起声援营救,不仅声明陈赓等人为革命者,还联合同盟会元老施压法租界。  
在多方努力下,陈赓被押送南京,交由蒋介石处置。消息传来,宋庆龄联络故交程潜等向蒋施压。  
最终,陈赓成功逃脱蒋介石魔掌,安全回到中央苏区。  

陈赓与宋庆龄的缘分并未止步于此。  

1949年6月,作为第二野战军将领,陈赓赴上海开会。会后,住在上海的宋庆龄专门邀请陈赓夫妇赴宴。  
两人已有16年未见,且宋庆龄名义上仍属国民党,陈赓心中颇多波澜。但见面后,宋庆龄亲切如春风,使他渐感释然。  

宋庆龄问:“你带多少兵?”  
陈赓答:“不多,约20万。”  
宋庆龄惊讶,随即调侃:“胡宗南带了30万呢。”  

陈赓笑道:“当年黄埔时,我一个打得过他两个胡宗南。现在他带三十万算什么?还不是被我们彭大将军赶到四川去了。”  
这顿饭,化解了双方隔阂,也让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  

1961年,因心脏病,陈赓赴上海疗养。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36周年,陈赓特意给宋庆龄送去花篮。  
然而仅四天后,宋庆龄收到了陈赓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的噩耗。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宋庆龄悲痛欲绝,但仍发唁电给陈赓妻子傅涯,给予慰藉。  
陈赓将军一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遭遇多大风险,都保持乐观态度,连毛主席都亲切称他为“开心果”。  

值得一提的是,他那双被他自夸的“神腿”,一生至少负伤三次,几乎面临截肢风险,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在上海丁香花园病逝,年仅58岁。  
至此,我们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7-12 04:23:42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0:09 , Processed in 0.0092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