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隋朝最迷糊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3 07:02: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隋朝最迷糊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2025-07-08 18:43                                        

发布于:天津市
   
        古时,无论皇帝多么仁爱、贤明,面对权臣、大臣时,都自带一种威严,令他们在朝堂上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生怕因一时口误或失言招来杀身之祸。即便如此,隋朝时期,却有一位大臣,他的所作所为却打破了这种常规。

当时,隋文帝有一次特地派这位大臣转达一些话给其他官员,没想到这位大臣在转身后就忘记了皇帝的指令。无奈之下,他又只得回去重新请教隋文帝。令人惊讶的是,隋文帝竟然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宽容大度,不仅没有惩罚,还给予了重奖,甚至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官职。这个大臣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呢?

这位大臣,名叫牛弘,是隋朝朝廷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不仅隋文帝对他深感尊敬,就连后来的暴君隋炀帝也常常对他表示极大的敬意与宠爱。那么,牛弘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才能获得如此众多皇帝的信赖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牛弘不仅学识渊博,官场上的才能也是不可或缺,他的品行更是无可挑剔,广受朝中人士的敬重。那些与他有过交情的人,无一不称赞他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像隋文帝这样明智的君主,怎能不喜爱他这样的臣子?即便是隋炀帝这样的残暴帝王,也能明辨是非,知道牛弘对国家至关重要,所以始终对他信任有加。
事实上,牛弘的良好声誉早在隋朝建立之前便广为流传。他出生于北周年间,家境虽不算显赫,但父母家风严谨,且世代官宦,教育他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根据古人习惯,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时都会请相士算命、看面相,以预知未来。牛弘的父亲也不例外,他特地请来了一位相士为牛弘算命。相士在观察了牛弘的面相后,说:“此儿必定贵不可言,应当好好养育。”这意味着牛弘将来注定会出人头地。父母得知后,也果真按照相士的话,精心抚育他,确保他能够成材。

年轻时的牛弘便已显示出君子风范,年少时的风采尤为不凡,史书上有记载称他“须貌甚伟”,从中可见他不仅容貌出众,且气度非凡,颇具风采。牛弘的性格和学识,得到了家人的良好培养,他在学术上也表现得十分卓越,甚至声名远扬,北周的皇帝特地召他担任专责文书工作的重要官员,对他极为重视。

关于牛弘的为人,还有一段小故事。据说他有一位酒鬼弟弟,名叫牛弼。与牛弘截然不同,牛弼常常因醉酒而做出不堪言行,声名狼藉。有一次,牛弼喝醉后,竟射死了家里的一头牛,牛在古代是家庭的宝贵财产。牛弘的妻子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便告诉了丈夫。没想到,牛弘听后并未生气,而是让妻子继续做饭。妻子再三提及此事时,牛弘依旧无动于衷,淡然说道:“我知道了,我们应宽容待人。”可见牛弘的宽厚和君子气度。

随着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极为注重人才,牛弘便成为了他的心腹重臣。隋文帝将他任命为负责礼乐事务的高官,虽然许多人认为这项工作看似没有多少实权,但实际上,礼乐在古代朝廷中占有重要地位。要负责这一重要事务,必须是既有名声又有才能的官员。而且,隋朝刚刚建立,许多礼仪程序在前朝动乱中已经遗失,牛弘接下这一艰巨的任务后,不仅顺利恢复了许多礼乐制度,还帮助隋文帝从民间收集了许多失传的文化典籍,功勋赫赫。

完成这些任务后,牛弘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这一职位本是名副其实的重任,之后他还被进一步提拔为吏部尚书,负责管理官员的任命与升迁。牛弘任职期间,朝廷上下对他的尊重与依赖不断增加,甚至其他官员也开始争相巴结他,力图通过他晋升。然而,牛弘始终保持谦逊,不求权利,只注重自己分内的工作。他所推荐的官员,大多品行端正、才德兼备,因此隋文帝对牛弘的眼光和为人更加敬重。

然而,随着牛弘的权力逐渐增大,也有一些心怀不满的官员开始提出警告,认为隋文帝过度倚重牛弘,恐怕会导致他权倾朝野。毕竟,南北朝时期权臣把持大权的例子屡见不鲜,隋文帝自然有所顾虑。

为了测试牛弘的忠诚,隋文帝开始有意将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处理。比如,他将发布圣旨的任务交给牛弘,这项任务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假传圣旨、僭越权力的情况。出乎隋文帝的意料,牛弘在接到圣旨后不久竟然回来了,且满面愧色地向隋文帝道歉,说自己记性不佳,完全忘记了皇帝的指示。隋文帝笑着骂他:“连传话这么小的事都办不好,看来你也不适合做宰相啊。”这话说得带着些许玩笑,但实际上,隋文帝从此彻底放下心来,因为他知道,牛弘虽然年事已高,记性不如从前,但他绝对忠诚,且没有丝毫篡权之心。

由此,牛弘的地位愈发稳固,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依然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始终如一的品行,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与敬佩。在整个隋朝,无论是隋文帝还是百官,都对牛弘心怀崇敬,他的廉洁与忠诚为后人所称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22:49 , Processed in 0.0075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