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此之“悲”为哪般——古诗词中的“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10:52: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此之“悲”为哪般——古诗词中的“悲”                                                                               2025-07-15 08:08                                        

发布于:江苏省
   

                                    

作者:天上北斗      

来源:语文创新思维与设计

如此之“悲”为哪般

——古诗词中的“悲”

1.悲在秋之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的一句话为秋定下了基调        。        悲,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所以刘禹锡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然而诗人却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表现出了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2.悲在山河散乱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相见欢》•朱敦儒

        中原战乱,山河破碎;达官贵人,纷纷逃散。而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秋风萧瑟中,朱敦儒放眼远望,夕阳垂落,大地朦胧,江水滔滔,奔流而去,不觉间,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不仅是个人的悲伤之泪,更是山河破碎的忧国之泪。

3.悲在亲人难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因不满当政、自求外放的苏轼,多次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这一愿望终难实现。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想到月亮既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人间也同样也有离别痛苦、团聚欢欣。既然自古以来难得圆全,那就和远隔千里的亲人,共赏明媚皎然的月色,互致慰藉。

4.悲在同命相连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性格刚而犯上的刘长卿,再遭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深秋的傍晚,刘长卿只身来到贾谊的故居,秋风吹动地上的枯草,夕阳照进寒林,唯有那疏影缓缓斜倾。看到这些,诗人禁不住伤心哀惋: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

5.悲在游子怀乡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黎明刚刚起床,车马的铃铎就已震响。黑暗中传来声声鸡鸣,茅草店还映着残月的余光。马上要踏上遥遥征途的游子,想起了昨夜梦中的故乡,不免内心悲凉。

诗人以诗为媒,将离别、思念或者家国情怀的那份深沉的悲伤与无尽的怅惘,细细描绘。穿越千年时光,依旧能够触动我们心弦,读之令人动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15:20 , Processed in 0.0077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