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国初,齐白石被定为“地主”遂向毛主席求助,主席提笔批示3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1 09:32: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建国初,齐白石被定为“地主”遂向毛主席求助,主席提笔批示3点                                                                      2025-07-19 17:06                                        

发布于:天津市
   
        齐白石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以擅长山水、虫鸟以及人物画而闻名。他笔墨豪放雄健,风格纵横开阔,为中国艺术宝库增添了极其珍贵的财富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作为毛主席的家乡同乡,齐白石与毛主席有着深厚的乡情。从两人第一次见面起,毛主席便对齐白石关怀备至,将他视若国宝,二人间建立了兄弟般的亲密情谊。
毛主席与齐白石之间曾有过一段十分亲近的交往。得益于毛主席的关照,齐白石不仅享受到了无上的礼遇,还度过了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身心都倍感温暖。
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事务繁忙,毛主席仍亲自给齐白石写信,信中充满了对这位艺术大师的敬佩和关怀。多年战争洗礼后的齐白石读到这封信,心中倍感欣慰与温暖。
齐白石同样珍视与毛主席的深厚情谊,他精心挑选了两块质地上乘的石料,亲手雕刻出“毛泽东”和“朱白”两方印章,托人专程送给毛主席,表达敬意。
毛主席本人是个书法爱好者,齐白石此举正好迎合了他的喜好。毛主席反复把玩着这两方印章,意外发现包裹印章的纸盒内竟藏有一幅国画,这让他非常惊喜。

毛主席立刻召来秘书,将那幅国画装裱起来珍藏。然而这幅画其实是齐白石练笔时的废作,却没想到这无心之举竟为后来的“抢画”风波埋下了伏笔。
为了表达对齐白石的感谢,也为了再一次与他相聚,毛主席决定在中南海设宴招待齐白石,并邀请郭沫若一同出席。
郭沫若也是齐白石的忠实粉丝,不仅极为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还常为其画作题词,称赞齐白石具备为人民服务的劳动精神,是文艺界的楷模。

于是,伟大的领袖、国画宗师与文坛巨匠三人齐聚一堂,席间谈诗论画,气氛既儒雅又欢快,彰显出文化名流之间的深厚友谊。
毛主席举杯郑重感谢齐白石赠送的印章和画作,齐白石听了却感到迷惑,赶紧解释自己从未正式赠送过那幅画。
毛主席立刻让秘书取出装裱精美的画卷,齐白石看到画被如此珍惜,心中生出愧疚,坦言那其实是一幅练习时的废作。
齐白石没料到毛主席竟如此珍视这幅画,如果让专业鉴赏家来评判,这幅画明显是失败之作。于是他连忙站起身向毛主席道歉。

尽管毛主席一再表示毫无关系,齐白石却坚持要为毛主席重新画一幅满意的作品。毛主席笑着说:“我就喜欢这一幅!”
让毛主席没想到的是,齐白石一甩胡须,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主席不允许,他只好“蛮横”地把这幅废作抢回去。
郭沫若见状,马上起身表示,这幅画其实归他所有,如果齐白石想带走,必须经过他的同意。

这番话让齐白石感到困惑,只得放弃了“抢画”的念头,转而质问郭沫若缘何如此说。郭沫若指着画上说,他的名字就在里面。
齐白石走近仔细查找,竟没发现画上有郭沫若三个字,只能苦笑着问郭沫若是否开玩笑。
郭沫若指着画中的鸟群,笑着问齐白石画中鸟的数量。齐白石随口答道“五只”,郭沫若幽默地说这就是他的名字的寓意。
画中枝头栖息着五只鸟,谐音“上五”(尚武),这让齐白石豁然开朗,明白了郭沫若巧妙地用自己的号隐含在画里,这解释相当有趣。
听完郭沫若的解释,毛主席也指出这幅画中茂盛的李子树寓意李德胜,齐白石和郭沫若都赞同这一说法。

三人笑声朗朗,齐白石再次萌生要收回这幅画的念头,便提议让毛主席和郭沫若分别题字,两人欣然答应。
待两人题字完毕,齐白石露出机灵的笑容,感谢大家的赞美,并表示要把这幅画好好珍藏于家中。
毛主席和郭沫若这才意识到,两人合力也没能“斗”过齐白石,最终只好让他带走了画作,三人都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这次私下的宴会让毛主席与齐白石的友情更加深厚。后来,当齐白石遇到困难时,毛主席特别指示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帮助。
1950年,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开始,齐白石的故乡也未能例外。经过地委的调查,竟将齐白石的身份定为地主。
地委同志基于齐白石在北京曾有一定收入,以及祖辈曾收过租等资料,准备对齐白石及其家人进行批斗。
对此决定,齐白石感到难以理解。他自称出身贫农,4岁时便帮地主放牛,7岁才进入私塾读书。
稍大后,齐白石做起了雕刻匠,收入微薄,仅够温饱。直到定居北京时,生活仍然非常清苦,常常吃糠咽菜。
突然被划为地主,齐白石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他找到好友徐悲鸿商量,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徐悲鸿表示,毛主席曾在接见文联代表时当众称赞齐白石的人品,建议齐白石直接上书毛主席。
1951年春天,齐白石写信给毛主席,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家庭成分,请求毛主席仔细调查,并希望能得到帮助。
毛主席看完信件后感到十分愧疚,随即写下三点指示,并托毛岸青带回韶山,传达给地委同志。
第一,要实事求是判定家庭成分;第二,家人若不参与分田,家产应归政府;第三,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不得徇私舞弊。
为了让土地改革顺利推进,毛主席还特别嘱咐毛岸青不要将传达的范围扩大,这句话让毛岸青终身难忘。
此外,毛主席还在信中作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将信件交给湘潭省委,委托他们妥善处理此事。
安排妥当后,毛主席担心齐白石因等待而心生焦虑,亲自给齐白石回信,详述自己的安排和关切。
湘潭省委接到指示后,迅速重新核实了齐白石家里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仅收回齐白石家的土地,撤销了其家人地主的身份。

齐白石对毛主席的帮助感激涕零,临终前留下遗嘱:“将自己一生的作品和珍藏全部赠予毛主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09:44 , Processed in 0.0078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