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聂帅回忆腊子口战役:此战幸好胜利了,否则就没有新中国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聂帅回忆腊子口战役:此战幸好胜利了,否则就没有新中国了                                                                                2025-08-24 09:57                                        发布于:天津市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重大历史变故,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国内的民众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为了缅怀这两位伟大的领导人,媒体也纷纷采访了众多开国将领,其中聂荣臻(聂帅)便是受访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采访中,聂帅回忆了许多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特别是关于腊子口战役的细节。

当聂帅谈到腊子口战役时,他的神情显得十分复杂和沉重。他透露,在那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中,红军的处境极为艰难,进退两难。为了确保胜利,毛主席亲自下达了一个紧急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攻克腊子口”,聂帅补充道:“幸亏我们最终赢了这场战斗,否则新中国的未来可能就没有了。”

那么,腊子口战役究竟为何如此关键?它与新中国的命运有何密切关联呢?让我们从长征的背景来探讨这一切。

长征的艰难起步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军队的形势堪忧。为了保存实力,党中央决定放弃已经建立的苏区,带领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转移,更是一次政治洗礼,标志着毛主席成为党中央的核心。与其他领导人不同,毛主席并未急于争权,而是深思熟虑地为党和军队的未来规划路线,最终决定向川北进军。

长征初期,毛主席的指挥表现得异常精准,红军在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等重要战役中屡次取胜,并成功与四方面军会师。然而,随着战线的推进,党内在是否留在四川建立革命根据地还是继续北上陕北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经过多次商讨,最终毛主席决定不再停留,而是继续北上陕甘宁地区。

然而,北上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国民党的追击越来越紧,红军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全军覆没,毛主席决定将红军分为两支,一支由他亲自率领穿越草地,另一支由张国焘指挥,从卓克基出发,经过阿坝再会合。然而,张国焘的野心和决策上的分歧,使得局势变得复杂,甚至一度引发了红军内部的危机。
腊子口之战的决定性意义

腊子口之战发生在长征中的关键时刻。尽管甘川古道是一条自古有之的通道,但对于红军来说,沿途的险恶状况几乎让人望而却步。腊子口的狭窄地形和湍急的河流,使得这条路线几乎无法通行。加之蒋介石早早在这里布置了重兵防守,红军的通行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然而,由于其他路径被张国焘封堵,毛主席不得不决定强攻腊子口。这一决策无疑是一场赌博,毛主席意识到,如果成功突破,后方便是一片广阔的战场,可以顺利进军陕北;若失败,不仅红军将遭遇重创,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革命事业的终结。

1935年9月15日,毛主席下达了出击命令,并要求部队在三天内必须攻克腊子口。然而,国民党守军顽强防守,红军的进攻屡屡受挫。黄开湘领导的四团在接下任务后,采取了几种不同的战术,但都未能成功。黄开湘一度面临着军心动摇的局面,部队的战士们开始感到畏惧,眼看着时间已经过去两天,敌人的增援也在迫近,黄开湘急得无计可施。
陈光的奇谋

就在黄开湘几乎绝望之时,聂荣臻的智将陈光提出了一个破局的建议:通过攀登两侧的山崖,进行两面夹击。这个建议为困境中的红军带来了曙光。几名苗族战士凭借其非凡的攀爬能力,成功登上了腊子口的悬崖,为红军带来了翻盘的机会。

最终,红军成功从山崖上发起偷袭,迅速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接着,正面部队乘胜追击,很快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不到两个小时,腊子口的堡垒便被攻占。红军的胜利意味着红军突破了敌人的防线,顺利进入甘肃、陕西,继续向北推进。

胜利的意义

腊子口战役的胜利,不仅为红军打开了通往陕北的道路,也为新中国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毛主席带领部队成功抵达延安时,战士们虽然心有余悸,但也为自己活命感到幸运。与此对比,蒋介石一方则是大为震怒,腊子口的守军遭到严厉惩处,增援的胡宗南也被责骂一番。
这一历史性的战斗展示了毛主席非凡的军事才华,也彰显了红军战士在生死存亡关头展现出的无畏精神。腊子口之战无疑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它为红军北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铺平了道路,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3:38 , Processed in 0.0075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