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的"最狠连长",带着1个连葬送敌军3个师,回国后当上师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5:18: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志愿军的"最狠连长",带着1个连葬送敌军3个师,回国后当上师长                                                                     2025-09-06 19:13                                        

发布于:河南省
   
                                    

《——【·前言·】——》

朝鲜战场上,有一位农民出身的连长,凭借超长的战术智慧,硬是带领一个步兵连葬送了敌军3个师。这位"最狠连长"就是志愿军第20军60师178团5连连长毛张苗。

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他能让美军陆战一师吃不了兜着走;在敌军重兵把守的关键地区,他能带着区区百来号人创造歼敌两万多的奇迹。

这样的战绩,放在现代战争史上都堪称神话,他是谁?究竟又是什么让一个出身农家的连长能创造如此不可思议的战果?

冰天雪地里的"鬼魅连队"

1950年11月,朝鲜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志愿军第9兵团刚刚越过鸭绿江,立刻投入到第二次战役中。

毛张苗率领的5连被派往长津湖地区的1355.7高地。

当时正值严冬,那里的气温低得吓人,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让许多士兵连扣扳机的手指都冻僵了。

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陆战一师德莱斯戴尔特遣队,毛张苗没有退缩。

这支美军特遣队可不是一般部队,是陆战一师中的王牌中的王牌,战斗力在整个联合国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美军有先进的冬季装备,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有强大的火力支援,而毛张苗的5连呢?单薄的棉衣,有限的弹药,几乎没有重武器。

但毛张苗有办法。他命令全连战士深挖地下掩体,这样既能抵御敌人炮火,又能御寒保暖。

他还创新性地改造棉被,让战士们两人共用一床被子,一人站岗一人休息,轮流交替,这样既保证了战斗力,又解决了保暖问题。

更绝的是,毛张苗还玩起了心理战。他命令战士们故意在雪地上留下杂乱的脚印,让美军侦察兵误以为这里驻扎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

夜间,他还让会说朝鲜语的战士故意大声喊话,引发美军与南朝鲜军之间的猜疑和内讧。

这场战斗,5连以伤亡37人的代价,毙伤美军上百人,成功阻断了德莱斯戴尔特遣队的推进。

美军后来在战报中称这支中国军队像"鬼魅"一样难以捉摸,令人胆寒。

一个连灭两个师的传奇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此时的毛张苗和他的5连已经在朝鲜战场摸爬滚打半年多,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上级给他们下达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5小时内穿插20公里山地,抢占五马寺战略要点,切断南韩第3军团的退路。

这个任务有多难?20公里山地,还是在敌军重兵把守的区域,正常行军速度也许需要一整天。

而且,就算到达了目的地,一个连的兵力能挡住敌人一个军团的突围吗?

毛张苗接到任务后,立即制定了详细计划。

他提出了"要路不要人"的战术原则,意思是把控制战略要道放在首位,不要贪恋缴获战利品或者纠缠小股敌军。

他还坚持"三不打"原则:看不清不打、打不准不打、没命令不打,这样既节省弹药,又能保持隐蔽性。

5连战士负重轻装,在夜色掩护下,翻山越岭,走小路,避开敌军主要据点。

毛张苗亲自带队,每到一处险要地带,他都第一个通过,为战士们探路。整个行军过程中,5连没有发射一颗子弹,没有暴露一点行踪。

当南韩军第3师和第9师的官兵还在庆祝暂时的安全时,毛张苗的5连已经悄无声息地占领了五马寺高地,控制了唯一的撤退通道。

当南韩军开始撤退时,他们惊恐地发现退路已被切断。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堪称经典战例。南韩军团司令刘载兴指挥部队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试图突破5连的防线。

而毛张苗则巧妙利用地形优势,指挥战士们据高临下,用有限的弹药精确打击敌军指挥系统和火力点。

每当敌人攻势最猛烈时,他就命令战士们暂时隐蔽,让敌人的炮火落空,待敌人冲锋到近处时,再突然开火,造成最大杀伤。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两天,南韩第3师和第9师的2.3万人被志愿军主力围歼,仅有2000人突围逃脱。

而毛张苗的5连,用不到100人的兵力,牢牢控制了战略要点,成为这场大捷的关键因素。

这一战后,5连被授予"尖兵5连"的光荣称号,毛张苗本人也成为一级战斗英雄,荣立“一等功”。

从农民到战术大师

毛张苗的成长历程十分独特。

作为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普通士兵,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却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战场上摸索出来的经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术大师。

他的战术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极度重视火力效能。

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毛张苗特别注重如何最大化每一发子弹的杀伤效果。他要求战士们必须瞄准射击,不允许盲目开火。

他还善于利用缴获的敌军武器弹药。据统计,在他指挥的战斗中,5连使用的弹药有70%来自战场缴获。

第二是机动灵活的战术运用。毛张苗不拘泥于教条,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临机决断。

在长津湖战役中,当发现正面硬拼不是美军对手时,他立即转变战术,采取游击战方式,利用夜间和恶劣天气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这种灵活性使得敌人难以预测他的行动,给了5连极大的战术优势。

第三是对心理因素的巧妙运用。毛张苗深知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削弱敌人士气和制造混乱同样重要。

他经常使用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等手段,让敌人高估志愿军的兵力和火力,从而影响敌方指挥官的决策判断。

这些战术创新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毛张苗在残酷战场上用血与火换来的宝贵经验。

他善于总结,每次战斗后都会组织连队官兵复盘分析,吸取教训,改进战法。

这种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使他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术大师。

战场外的军事改革者

1955年,已经晋升为副团长的毛张苗再次显示了他的军事才华。

在一江山岛战役中,他发明了"三快战术":快抢滩、快穿插、快围歼。

凭借这一创新战法,他率领178团2营仅用45分钟就攻占了203高地,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60年代,毛张苗的军旅生涯进入了新阶段。他被提拔为第20军60师师长,负责部队的战备建设工作。

在这个岗位上,他没有满足于过去的荣誉,而是继续推动创新,提高部队的战备转换速度和实战能力。

毛张苗特别注重在和平时期保持部队的战斗精神。他经常组织官兵学习朝鲜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贴近实战的训练。

他提出"训练即是战场"的理念,要求部队在训练中体现实战环境的艰苦和危险。这种严格的训练方法虽然在当时引起一些争议,但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除了军事训练,毛张苗还十分关心士兵的生活和思想教育。他坚持和士兵同吃同住,了解基层官兵的真实想法。

他常说:"一个不了解士兵想什么的指挥官,不可能带出一支好部队。"这种亲民作风赢得了官兵的爱戴和尊敬。

毛张苗的军事思想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的许多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至今仍被军队所采用。

特别是他强调的"以弱胜强"的战术思想,成为了中国军队面对技术优势敌人时的重要指导原则。

1985年,毛张苗在杭州病逝,享年60岁。

他的一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政治成就,但他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对军队建设的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结语·】——》

从农村走出来的毛张苗,凭借朴素的军事智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的"尖兵5连"用实际行动证明,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只是武器装备,更是人的因素。这也许就是志愿军能在朝鲜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秘密!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传》、《朝鲜战争战例分析》、《第20军军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3:50 , Processed in 0.0105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