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齐白石的文人世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1:55: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走进齐白石的文人世界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他是一个很有趣的老人,在坊间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趣事;他是一个旧式的文人,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所有古时文人的气质。前些天,有幸看到文化名人吕立新先生写的书稿,让我又从更专业的视角,了解了关于白石老人的画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齐白石的花鸟鱼虫世界,玩味这位老人带给人们的苦涩幽默吧。

   
吕立新在文中说到:提到白石老人,连小孩子都知道他画虾,这是老人标鉴式的符号,可谓妇孺皆知,知名度很高。我们知道,凡是能成为艺术家标鉴式的作品,一定是艺术家上穷碧落下黄泉,倾注了全身心的精力和智慧苦苦探寻的结晶,在近代画坛上还有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李苦禅的鹰等等。在其他艺术门类,也莫不如此,比如六小龄童的猴戏,杨丽萍的孔雀舞等等。


  别看白石老人家道贫寒,一举一动都能透出一股子文人气质。老人家画画讲究规矩,通过一个小故事,也可看出一二。
  “黎明即起,鸡叫之前”,老人家先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它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两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地问:“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
  小编心里感叹一句,齐老先生还真是“抠门儿”啊。

   
对于这副画,吕立新在书中说:白石老人喜欢吃蟹,定居北京后,学生朋友们探望他时也经常带蟹来,老人只要一看,用手一捏,就知道蟹的肥瘦。老人还常把蟹放在地上,看它行走的姿态,蒸熟了的还要放在桌上,仔细观察。画蟹除眼睛及蟹钳用中锋外,其余皆用中偏锋。下笔要有力,这样画出来才有扁圆型的硬壳的质感,并且由于墨汁在纸上晕开,能让人感觉到蟹身蟹腿上好像有毛绒绒的细毛。画腿最难,运笔要爽快有力,节与节之间要笔断而意连,三节像一笔而成。


  提起吃蟹,我又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因为白石老人平时很会过日子,所以这些轶事也是他日常生活的呈现,把一个大画家拉回了现实生活。想起来,真像是邻居老大爷。
  有一天,李可染带着黄永玉去白石老人家坐客,黄永玉去西单小菜市场买了两大串螃蟹,一共四十来个。老人看到显然很高兴,叫阿姨提去蒸了。阿姨出房门不久又提了螃蟹回来:“你数!”对老人说,“是四十四只啊。”老人“嗯”了一声,表示认可。阿姨转身之后轻轻地嘀嘀咕咕:“到时说我吃了他的……”

   
吕立新:这幅作品白石老人使用了极简的笔墨,可谓简之又简,不能再简。从背后画牛,用淡墨没骨法,只用四笔就完成了牛身和牛腿,然后添上牛头和牛角。这里用重墨只画了一只犄角,表现出了牛扭头朝边上看的动作。最后用重墨画上尾巴,事先在尾巴处已经提前留好了一条空白线,这样既显得尾巴突出,又使牛屁股呈现立体感。一只活灵活现的耕牛只用了七笔,这种画法古今少见。接着,又用简单的几笔画出了田野和条条垂下的柳丝。飘逸柔韧的线条从上而下,贯通全篇,仿佛让人感受到了阵阵吹佛的春风。好一派悠然闲适的早春田园佳景。画景手法亦简,这是为了与画牛相对应。人们常说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指的就是这种画吧。


  齐白石的文人气质,还表现在他处处在意自己的文人形像。比如“用白菜换白菜”的故事。
  一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灵机一动,“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蠢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吆喝,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园眼镜,正看着他的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的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吗?”这卖白菜的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倒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真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夹着画的白菜灰溜溜地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哎!真是有辱斯文!”
  哎呀,真是一个蠢汉,当时如果他收了那幅画,到现在拍卖得多少钱啊!而且保证真品,是齐白石亲自给的,画的背后还有这段“文人佳话”,想想真是气死啊!

   
吕立新:在这幅《葫芦秋虫》中,白石老人只用几笔就抹出了一个落在地上的硕大葫芦,葫芦尾巴上画柄的一笔,用淡墨中锋写出,起笔收笔时都稍微停顿,表现出了柄的两端有节。画蚂蚱采用相对工细的手法,非常传神。几只脚紧紧地抓住葫芦,以免滑落。大腿上的针刺每一点都坚硬锋利。这幅画最精彩的当属蚂蚱的两只触角,侧锋两笔,似乎真的能让人感到触角在一上一下不停地挥动。蚂蚱警觉的神态刻划地相当逼真,好像随时就要跃起飞走。


  文人齐白石,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存了那一点文人气质,而如今的画家、书法家所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气质。不知道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的文人气质能否回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5 11:56: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5-11-25 11:58 编辑

叶隐闻声:齐白石十八开花卉工笔草虫册回湘展                                                                                               2015年11月17日18:08   


2015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叶隐闻声——齐白石十八开花卉工笔草虫册回湘展”将重磅亮相湖南长沙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据了解,作为2015年保利秋拍的前奏,此次大展将展出30余幅白石老人巨幅艺术精品力作,回馈三湘父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将重磅呈现目前级别和开数均堪称第一的《叶隐闻声——齐白石花卉工笔草虫册》,共计十八开。据了解,这也是这套工笔巨册在75年后的首次亮相,精稀优美,曼妙绝伦,异彩纷呈。
  由于费时费眼,白石老人一生所绘花卉工虫册页的数量极其有限,因此,只有针对极其重要之人,他才会耗多时之力绘齐一册。而此次回湘展出的《叶隐闻声——齐白石花卉工笔草虫册》创作于其风格成熟期,是其花鸟草虫题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从数量而言,在这十八开册页中,白石老人以写意笔触描绘了花卉、水稻、草叶、莲蓬、葫芦、灯盏、器物等,又以工细的笔法刻画了蝴蝶、蜜蜂、蜻蜓、蝉、飞蛾、蚂蚱、河虾等。粗中有细,栩栩如生,生动有趣,在似与不似之间游刃有余。

  据了解,齐白石的《叶隐闻声》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以一条三开,共六条,分别装裱于镜框中,悬挂在北京荣宝斋贵宾室中。该贵宾室曾接待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领导同志和知名人士,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及亲王、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等国际友人和嘉宾。
  1994年,荣宝斋拓展香港业务,该巨册由著名实业家、收藏家霍宗杰购藏其中八开。次年,他又购藏了其余等,并一直完整保留至今。

  另据了解,早在1955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画家齐白石》纪录片中,齐白石的《叶隐闻声》册就已入镜。而后,又分别著录于1959年胡佩衡编著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1986年何恭上编著的《齐白石彩色精选》、荣宝斋出版的《齐白石工笔草虫》、2001年霍宗杰编著的《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Ⅱ》等,可谓传承有序,品相上乘,实乃白石老人不可多得的佳品。
  有评价认为,这套册页是继2009年《可惜无声——齐白石工虫花卉册页》后面世的又一件齐白石绘画生涯中极为精彩,也数量最多的一件顶级册页。
  齐白石先生文气斐然,画意纵横,其作品蕴含着潇湘诗意的悠远、展现着潇湘文化的品格,是湖南人民的骄傲。自唐代以来“评画以禽鸟为下,而蜂蝶蝉虫又次之”,写生昆虫的画者一直不乏,但草虫一直不是文人心中画的主题。直至齐白石的出现,才又一次颠覆了绘画史中对于草虫的地位。
  齐白石画的草虫有声、有色、有质感、有感情。草虫的翻飞鸣跃之相,翻者折翅能见动作,飞者振羽如临风声,鸣者切股能闻音响,跃者挺身可视起状。他可以用细密有致的线条,表现透明微薄的蜻蜒、蝉的翅膀,可以用一根线条,画出蟋蟀乍直的触角,几笔皴擦涂抹出飞蛾或蝴蝶似乎一碰即落的蓬松绒毛。

  同期展览中还会有齐白石《贝叶蜜蜂》等重量级的工虫作品,涉及多种题材、材质,实是一次难得的亲近大师巨作的机会。
  从题材而言,贝叶草虫是白石老人独创的绘画题材之一。白石老人早年游历广东、广西时,偶尔发现贝叶之美,一发而不可收,将其引入画中,并完美演绎。
  白石老人将大量以极细工笔描绘的内容与简约的大写意笔触和表现熔于一炉,且相得益彰、相映呈辉;在对贝叶与草虫的描绘中,细入毫微地将贝叶极细密的段段叶筋与草虫之丝丝纹脉,在近乎原大的体态下完全写真地刻画,在神形并貌地展现中达成极高的艺术再现。
  胡佩衡曾感佩白石老人的工笔草虫曰:“纤毫毕现”、“细里有写”、“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数十年粗细写生功夫是画不到的”。
  此外,白石老人的《桂花双兔》则天趣横生,其造型简练生动,色彩浓艳明快,意境淳厚朴实,成为老人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佳作。
  据了解,此画作于1949年,该年一月,北平解放,白石老人参加了周恩来总理招待宴会,并为毛泽东主席刻石印两方,同时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这时的齐白石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其篆刻自成一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以金石之笔入画,饶古拙之趣。
  齐白石此《桂花双兔图》结构简洁,上密下疏。上部用遒劲有力的篆书之笔画出枝干树叶,点缀黄色小花,枝叶相互穿插,多而不乱,错落有致。下部为嬉戏中的黑白兔子各一只,生动可爱,用笔简练,造型准确并富体量感。兔子眼睛和胡须细微之处尤见画家功力,显示出画家纯熟的笔墨技法和造型能力,而右侧题跋和钤印平衡了画面,同时增强了整幅画的形式感。

  据了解,北京保利2015秋季拍卖会将于2015年12月2日至5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预展,并于12月5日至9日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2015年恰逢保利拍卖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保利秉持前瞻市场,学术并重,以质取胜,服务藏家的经营理念,在众多藏家的支持与信任下,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自2010年至今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成交额榜首,十周年春拍更是取得了33亿元成交额的佳绩,连续第15次在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列成交额榜首。同时2015春拍举行的十周年庆典晚宴也在业内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将全球藏家的目光聚集到保利拍卖,为保利十周年积累了大量人气,为秋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期举槌的2015 年香港保利秋拍和厦门保利秋拍均完美收官,为北京保利即将展开的秋拍奠定了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基调。
  在海内外新老藏家持续不断的热情支持下,北京保利已征集到众多珍藏多年的精彩佳作,共形成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现当代艺术、当代水墨、古董珍玩、当代工艺品、古籍文献及珠宝钟表尚品等五十余个专场,以飨藏家。

  附:1909年齐白石工笔草虫题记

  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习画虫。

  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

  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

  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煮画多年终少有成,晓霞峰前茹家冲内得置薄田微业。

  三湘四水古邑潭州饱名师指点,诗书画印自感益进。昔觉写真古画颇多失实。

  山野草虫余每每熟视细观之,深不以古人之轻描淡写为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3-20 15:02:23 |只看该作者

齐白石山水画鉴赏及市场分析 2016年03月15日08:14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3-20 15:03 编辑

       

齐白石 龙山七子图



          2015年初,深藏不露多年的郭秀仪旧藏巨制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横空出世在市场,高达10亿元的起拍价令人瞠目。相比较齐白石最擅长和著名的花鸟草虫画与水族画,他的山水画艺术价值到底几何?他的山水画 特色是什么?他的山水画曾遭受到怎样的非议?他的山水画价位与市场行情是多少?


          在绘画题材上,齐白石是个全能画家,但他画花鸟草虫、水族虾蟹最多,人物画的数量居次,山水画最少,在数量上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齐白石早期在为友人秋江 画小品山水画时曾题“余不为人画山水,即偶有所为,一丘一壑,应人而已。”,可知对于齐白石来说,山水画是“偶为”之作,并不是像花鸟草虫那样大量创作 的。齐白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画了少量的山水画,不少是应人之请画的。如他1922年为画友凌直支画的山水画,画上题“直支道兄”,都是圈内朋友所赏。英 国艺术史家苏立文曾收藏了齐白石的一幅山水画,是“乙丑”年(1949年)画的,齐白石在画上题句“白石强画并题旧句”,说明如果不是专门索画的话,他一 般已经不画山水画了。


          齐白石很少画山水画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与他在1917年重来北平不受重视,特别是与当时北京画坛流行的“复古”山水画风格格不入,受到非议排挤有关。要知道在上世纪二 三十年代的北京,云集着一大批以山水画著名的画家,如溥儒、陈师曾、溥雪斋、萧谦中、胡佩衡、陈少梅等,这些以“湖社”和“中国画学研究会”为主的山水画 家,画风基本是传统“复古”派的,主要是学习宋元、明四家和清“四王”的,当时的收藏市场也是追捧他们的,而齐白石那种独具创新的山水画自然不被接受,备 受冷落。一些人甚至骂齐白石的山水画是“野狐禅”,对此他曾在画中题诗道:“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类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吾画 山水,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


          1928 年,胡佩衡为编辑《湖社月刊》雪景专刊,特请齐白石画一幅雪景山水。齐白石画完题道:“余数岁学画人物,30岁后学画山水,40岁后专画花卉虫鸟。今冷庵 先生一日携纸委画雪景,余与山水断缘已二十余,何能成画?然先生之来意不可却,虽丑绝,不得已也。”对此,他发出感叹,“余画山水二十余年,前清以青藤、 大涤子外,虽有好事者论王姓为画圣,余以为匠家作。然余画山水绝无人称许,中年仅自画借山图数十纸而已,老年绝笔。”道出了自己的无奈。


          齐白石在一幅“己巳”年(1929年)画的山水画中自作诗道:“何处安闲著醉翁,愁过窄道树荫浓。画山易酒无人要,隔岸徒看望子风。”完全是他自己当时山水画缺少知音少人问津的自况写照。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齐白石的山水画个人风格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图式过于新奇,笔墨超级写意,与当时流行的复古、细密、工整的山水画风格差距太大,能欣 赏接受他山水画的人屈指可数。在另一幅山水画中,齐白石自题道:“余重来京师,作画甚多。初不作山水,为友人始画四小屏,褧公见之未以为笑,且委之画此。 画法从冷逸中觅天趣,似属索然,即此时居于此地之画家陈师曾外,不识其中三味,非余狂妄也。”可知,当时齐白石的山水画除了陈师曾外,知音寥寥。1932 年,徐悲鸿为齐白石选编《齐白石画册》并作序,选用作品35幅,其中山水画20幅,足见徐悲鸿对齐白石山水画的欣赏与推崇。齐白石在徐悲鸿寄来的画册样本 上题签,并露出欣喜之情:“从来画山水惟大涤子能变,我也变,时人不加称许,正与大涤同,独悲鸿心折。此册乃悲鸿为办印,故山水特多。安得悲鸿化身万亿, 吾之山水画传矣,普天下人不独只知石涛也。”


          笔者以为,齐白石山水画的变化主要分三个时期。30岁开始学山水画,1894-1903年这10年是临古学习期,以学习四王、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为 主;1903-1922年是变革过渡期,五出五归,饱览名山大川,以大自然为师,重点作品是《借山图》;1922年以后是风格成熟期,彻底摈弃明清以来的 山水图式与皴擦点染的技法,形成齐白石自己的个人山水图式和语言。


          齐白石早期山水画明显启蒙于《芥子园画谱》,从北京画院藏的几幅山水画画稿(《客桂林为郭五造稿》)来看,无论构图还是线条都是非常传统的。目前已知齐 白石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于1894年31岁时所画的《龙山七子图》,山石皴法完全是清代“四王”山水的套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1903年的 《华山图扇》,有了一点变化,但尚没有摆脱传统山水画的藩篱,没有齐白石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1910年的成套《借山图》是齐白石过渡期代表作品,力求写 生真景,构图疏朗简约,但笔墨尚不够开放泼辣。此后二三十年代的山水画才是齐白石山水画真正的成熟期,构图新奇,墨渖淋漓,放笔挥写,一任自然,个人风格 突出,找到了齐白石自己的山水画语言图式。


          客观讲,齐白石的山水画既有传统,也有创新。在传统方面,齐白石山水画受石涛、八大山人、米芾三人影响最大。在1922年齐白石画的《戏临大涤子八开》 山水册中,不难看出他对石涛的推崇。齐白石曾说:“我对大涤子(画家石涛别号)是平生最所钦服的”,并作诗“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除了石涛 外,米氏云山也对齐白石产生了不小影响,在山水画中大面积的用墨法来表现,在当时的同辈山水画家中非常少见。而构图求简,用笔大胆,则明显学习了八大山人 的画风。八大山人对齐白石的影响是终生的全面的,他早期的花鸟画是非常典型的八大山人冷逸画风,同样,在山水画上八大山人也深刻地影响着齐白石。齐白石在 早期曾多次临摹过八大山人的山水画,颇得八大山人的笔墨神韵。


          齐白石的山水画创新的成分更大,尤其在他1903年至1909年“五出五归”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写生的东西多了,在1910年齐白石将游历得来的山 水画稿整理画成了一套50多幅的《借山图》,图式和笔墨完全是自家画法。陈师曾在画后写跋语:“画我自画自合古,何必低手求同群”,对齐白石的山水画给予 较高评价。如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的一套《山水十二屏》,其中一幅就题句“我尝游安南,由钦州之东兴过铁桥,有万蕉中见野屋,风景绝佳,已收入借山图矣。”齐 白石最喜欢画桂林山水,他说:“我在壮年时代游历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式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就是华山也是雄壮有余秀丽不足。我 平生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即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见到的。”对真景观察写生使齐白石的山水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画作鲜活 生动,真正做到了由临摹古人到表现自我的根本转变。


          齐白石1920年代前的山水画笔墨还比较拘谨,在上世纪20年代后笔墨完全放开了,大约在1922年左右,齐白石逐渐形成了自己个人的山水画法。他在一 幅《山水四条屏》中题道:“此画山水画法,前不见古人,虽大涤子似我,未必有如此奇拙,如有来者当不笑余言为妄也。”可知齐白石对自己的山水画是相当自负 的。从1923年开始,齐白石的山水画逐渐添加了色彩,浓艳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甲子年(1924年)的《鳞桥烟柳图》《老夫看熟桂林山》和乙丑年 (1925年)的《山水十二屏》,标志着齐白石山水画彻底变法成功,摆脱了几百年来笼罩中国山水画旧有程式的束缚,不再沿袭守旧,而是自创家法,无论构 图、笔墨还是立意,都堪称前无古人。


          齐白 石的山水画提倡写生,描绘大自然真山真水,写胸中丘壑,鄙视简单照搬照抄临摹古人,开创了20世纪中国画描写现实山水的先河。他曾作诗云“胸中山水奇天 下,删去临摹手一双”,强调写画家胸中山水,反对只知临摹古人。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逢人耻听说靳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 山。”更是对传统派一味复古表示不屑。他画的《万竹山居图》《芭蕉书屋》等,都是在真实景色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的再创作,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高度提炼概 括。1922年,齐白石在一幅画上题道:“作画先阅古人真迹过多,然后脱前人习气,别造画格。”中国美术馆藏有一幅《江岸秀峰》,上题:“杏子坞老民用我 家法”,自造家法对齐白石而言头等重要。敢于独造,自立门户是齐白石山水画的最大特色。


          运用大写意的笔法来画山水,是齐白石对近代中国山水画的一大贡献,为几百年来所未有。明清以来的山水画,无论沈周、文征明、仇英、唐寅、董其昌,还是石 涛“四王”,都是工整细密居多,即便有写意也是停留在小写意层面,只有八大山人具有大写意的笔墨山水。齐白石曾云:“作画须有笔方使观者快心”,这里的 “有笔”就是指的大写意的超迈纵横,齐白石将徐渭、八大山人的墨法、笔法神奇地继承下来,创造性地运用到他自己的山水画中,山石的勾勒、点染,树的画法, 粗放简洁,挥写自如,观之使人快心。齐白石在一幅画上题写:“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粗枝胡涂乱抹不足快意。”齐白石一改明清文人山水 画的拘谨工致,大块运笔铺墨,放笔直写,使自己快意,令观者快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一派明清、四王的复古风中,齐白石的大写意山水画风确实太超前 了,难怪受到非议和谩骂。


          齐白石山水画的 珍稀性,决定了它的价值非同一般。齐白石的山水画近年在国内拍场时有上拍,在2011年11月嘉德秋拍上,齐白石《山水册》(12开)曾拍出了1.94亿 元的天价。同年在瀚海秋拍“庆云大观——近现代书画”专场上《芭蕉书屋图》以9315万元创齐白石山水画单幅作品最高价。此后,齐白石的山水画真迹也陆续 在拍场出现,在2013年5月嘉德春拍“老舍胡絜青藏画专场”上,一幅《雨后云烟》拍出了1265万元,另一幅《万竹山居》1150万元成交。


          来源:美术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22:57 , Processed in 0.0095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