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32岁时的志向是做什么?不是当大官发大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32岁时的志向是做什么?不是当大官发大财!                                                                               2025-10-30 19:08                                        

发布于:天津市
   
       毛主席一生有着宏大的抱负。古人云:“三十而立”。那么,毛泽东30岁时的志向是什么呢?史书上没有直接记载。不过,笔者查找到毛泽东32岁时的志向,令人大为意外。尽管他曾参与过建党,且担任过中央秘书,但毛泽东此时的志向竟然不是成为一位政治家,也不是成为一位军事家。

那么,毛泽东32岁时的志向究竟是什么呢?他并不打算去做大官或发大财。
1925年,毛泽东32岁。当年,他本来和杨开慧一起在湖南韶山创办了党支部,开展农运工作。但是,湖南省主席赵恒惕害怕毛泽东,便下令湘潭县政府逮捕他。毛泽东因此不得不离开韶山,转而去了广州。

毛泽东于9月抵达广州。当时,广州是国共合作的中心,毛泽东也重新回到了党中央工作。
就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填写了一份《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在这份调查表中,他对自己的经历做了如下总结:“教过一年书,做过两年工人运动,半年农民运动,一年国民党的组织工作。”在“学业和志向”一栏里,他写道:“研究社会科学,现在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
填写表格的时间是1925年11月21日。也就是说,在那时,毛泽东的志向是研究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国农民问题。他准备投身学术研究,做学问。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毛泽东正在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书中他深入分析了“半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半无产阶级”主要是指农民。毛泽东将他们分为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还有“小资产阶级”中的自耕农和“农业无产阶级”即雇农。这是中共早期对农民问题的深刻研究成果之一,显示出毛泽东在学术上的才华与远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并没有成为一位大学教授,而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领袖。《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这本书由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详细记录了毛泽东如何从一名书生成长为全国人民领袖的过程,以及他卓越的领导才能。这本书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起,被称为“毛泽东领袖史”。这两本书曾多次名列中国政治军事畅销书榜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05:09 , Processed in 0.0073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