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刘嘉嘉水彩作品欣赏:和本人一样干净漂亮又伤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思雨    时间: 2015-12-20 06:35:04     标题: 刘嘉嘉水彩作品欣赏:和本人一样干净漂亮又伤感

刘嘉嘉水彩作品欣赏:和本人一样干净漂亮又伤感                                                                  刘嘉嘉在北京的家里               
  红色连衣裙磨得发白,仿佛是记忆,褪了色。乌黑的发丝仍是旧时模样,可是脸庞呢?再也不明艳动人。她闭着双眼,侧过头,脸庞有一点倔强、一点忧伤,是回忆过往,还是想要捕捉阴晴不定的情绪?画外的我不知道。
  低头。哦,叫《错过》,莫名的就松了口气。
《错过》,51×56cm,水彩,2014
  漂亮,感伤,忽远忽近,被难以言说的情绪包裹,也被勾引出许多心绪,这是我第一次见刘嘉嘉的画,而我,还不认识她。
  几天后的下午,我来到了刘嘉嘉位于北京的家。作品都在画廊展出,家里只有本科、研究生时期的一些版画旧作,房子在顶层,有个小阁楼,算是工作室。
  因为多数时间在上海,刘嘉嘉很少在这里画画,但她已经画了很久,从2000年读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算起的话,整整15年。
  试过版画、雕塑,最后刘嘉嘉选了水彩,“版画的制作周期太长了,过程中会慢慢地消磨掉最初的情绪”,至于为什么是水性颜料,因为“我喜欢这种材料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纸张的选择上,则偏爱表面粗糙,棉质吸水的手工纸,这种纸更能使水彩发挥出她想要的丰富和变化。
  十五年了,还像最初那样喜欢着画画么?“是啊,这个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而最初读广美附中则像个意外,“从同学那里听来的”,在这之前,刘嘉嘉从不知道还有美院附中,一转眼,研究生毕业已经三年。
  这三年间,刘嘉嘉也做过别的,比如办了一所绘画学校,虽然也是画画,但和创作终究有区别,她还是想画画,就把学校交给母亲打理。重新捡起画笔,技法上来说对于画了十几年的她不算很难的事情,苦恼的是表达。
  她说自己是个感性的人,爱做梦,曾经有那么几天,高烧不退,她写道:
  在梦境中,我漂浮在一个黑洞中,我的周围布满了铁丝圈,它们缠绕着打着结。我试图挣脱出去,可我怎么飞都飞不出这些金属物,反而发现它们越缠越紧,越来越密集且错乱。我觉得自己被卡住了,这时金属物搅着向我冲过来,带刺的铁丝网,生锈的工业废片以及沾满臭油的井盖。在它们中间夹杂了更多的废物,发霉的米饭粒,几只千疮百孔的锅,还有人的排泄物全都散乱的来了。这个梦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
  谁也不知道。就像是她画中的情绪,分不清是创作者的,还是观赏者的。于是,放弃了询问某张具体的画背后是否有过真实的故事,我已经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了数十个。
《10:35》, 33×24cm,水彩,2014
《彼·此》,110×78cm, 水彩,2014
《彼·此》局部
《捕鱼的男人》,75×56cm,水彩
《粉色的玩具》, 76×56cm,水彩, 2014
《粉色小象》,40×32cm,水彩, 2014
《灰墙》, 76×56cm,水彩, 2014
《困》,40×32cm,水彩, 2014
《零点零分的舞蹈》,110×78cm,水彩, 2015
《领悟》, 76×56cm,水彩,2014
《迷失》,41×32cm,水彩,2014
《那一刻》,40×32cm,水彩, 2014
《凝聚的罪》局部
《舌头才是本体》,76×56cm, 2014年
《塔》,40×32cm,水彩,2014
《隐没》,56×38cm,水彩, 2014
《远方》, 30×23cm,水彩,2010
《远方》局部

漂浮,是少女还是人偶
  最后,是这一张:漂浮,是少女还是人偶?无从辨别。而它脚下的树隐隐地发光,像海中的水母,也像刚染过色的半透明气泡,稍稍一戳,就会消失。
  你会为它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刘嘉嘉简介
  1985年出生于天津,200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本科、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北京。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