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是他们祸害了中国十四年!详解“皇军”的历史及编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22:23: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1-24 22:24 编辑

就是他们祸害了中国十四年!详解“皇军”的历史及编制!                                  2016-01-24 19:56                        
北溟玉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天皇没有直属于自己的军队,部队均掌握在各藩手中,因为根据1615年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严禁天皇参与政治和拥有武装力量。1863年4月18日,在三条实美的建议下,正式制定了“御亲兵制度”,规定10万担俸禄以上的大藩,每万担出一名亲兵。这样,组织起一支千余人的天皇警卫部队,这就是明治建军的起源。虽然由于政变它仅维持了四个月就解散了,但其影响是深远的。

1867年11月9日,德川庆喜“大政奉还”,12月9日,明治天皇发布了“王政复古”的宣言,宣告了700年的幕府制度的垮台。1868年2月5日,明治天皇设置“御亲兵总管”,重新组建了亲兵部队。但除亲兵外,军队的实际指挥权仍掌握在各藩主手中,天皇只能通过藩主指挥部队。所以,明治天皇直接领导军队成了当务之急。

1868年,天皇任命东伏见宫嘉彰亲王为军事总裁、征讨大将军,讨伐仍在顽固支持德川幕府的会津、桑名两藩。这是明治天皇第一次行使军权。随后,天皇又任命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为东征大都督,统帅各藩部队东进,入江户(东京),为组建皇军奠定了基础。这时,兵部大辅大村益次郎提出收回各藩主的兵权,组建一支强大的直属天皇的部队,并积极扩充军备,为皇军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此,他作为明治建军的创始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明治建军之父”。大村益次郎去世后,山县有朋担任了陆军大辅,继承了他的遗志。早在1870年,山县有朋自欧洲回国不久,日本政府即公布了《征兵条例》,规定:“人民不分阶级,男子身高5尺以上,年龄在20~30岁之间,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1872年,山县有朋制定第一次征兵令,规定了男子在17~40岁之间,有义务服3年现役,2年后备役(期间定期召训)及2年第二预备役(于紧急时召集)。 明治4年(1871年),山县有朋将萨摩、长洲、土佐三藩的献兵1万名,改编为天皇的直属部队,正式建立起陆军。1871年7月,天皇政府实行“废藩置县”的改革,同时设立东京、大阪、镇西(九州)、东北(本州)4个镇台(陆军军团,后改为师团)。

至此,天皇才名符其实地掌握了军事指挥大权。关于陆军的编制,开始仿照法国模式,以后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又采用德国军制。在法国和德国的帮助下,日本军队逐渐成为当时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到明治5年(1872年)末,陆军总兵力达到17096人。作为领导机关,成立了兵部省,1871年8月,又成立了参谋局(参谋本部的前身),专门负责陆军事务。1872年2月,撤消兵部省,改为“陆军省”和“海军省”分别对陆海军实施领导。

最初形成海军雏形是1868年2月大原重德被任命为海军先锋总督之时。他奉命使用鹿儿岛、佐贺、久留米三藩的给300吨的舰船3艘,将士兵从海路运送到横滨。天皇真正拥有自己的舰船,是在接受江户后,即1868年4月28日,接管了原幕府的富士山号、朝阳号、翔鹤号和观光号4艘战舰。至此,海军的建立迈出了第一步。1869年,政府军打败幕府旧臣榎本武扬。战后,天皇政府拥有的军舰达到16艘,另有27艘运输舰。明治维新后,日本模仿英国海军的模式,加快了海军建设。1872年“海军省”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海军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

1877年2月日本军队进剿在鹿儿岛县、熊本县、宫崎县、大分县地区,以西乡隆盛为盟主的士族以清君侧名义起事所发动的叛乱,也是日本最后的内战,又称为西南战争、西南之役、西南事变,历时八个月,双方伤亡几近三万人,军费消耗四千余万元,西南之役的结束,亦代表日本倒幕运动的正式结束。

之后,日本帝国军队开始参与了近代历史上欧洲列强的帝国主义争霸,并攫取了不少利益。特别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和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获得大量赔款以及中国的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辽东半岛等土地。日本政府将赔款中多数用于进一步武装日本军队,从而使日本军队更加现代化。1905年,日本军队在日俄战争取胜,获取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的利益;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全面进攻中国,开启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海军联合陆军实行南方作战,占领英属的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美属的菲律宾群岛,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在太平洋与东南亚的殖民地。

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帝国海军航空母舰主力重创,导致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失去战略主导权,美军舰队同登陆士兵进攻日军占领区,逐一收复岛屿。太平洋战争后期英国与中国于缅甸地区反攻,以及苏联对日本宣战,1945年日本8月15日战败投降,帝国陆军和帝国海军解散,改建自卫队。

日军最基本的编制是小队。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小队以上是中队。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中队以上为大队,和我军团的编制类似。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中队只有8 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炮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大队以上为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厨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 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 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联队以上为旅团。甲种师团一般含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

最高等级为师团,和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约25000-30000人左右

日本陆军军衔共计6等16级,即大将、中将、少将、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陆军也有元帅军衔,但规定由日本天皇从战功显赫或资深的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自明治维新后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共有17位陆军大将被天皇颁赐元帅军衔。日本军衔与有些国家不同的是,大尉、大佐、大将的领、肩章上都只有3颗星而不是4颗星。在日本陆军中,军司令官常是中将或大将军衔,师团长多是中将军衔,旅团长多是少将军衔(也有个别是中将军衔),联队长多是中佐或大佐军衔,大队长多为少佐、大尉军衔,中队长多为中尉军衔,小队长多为少尉军衔。

日本军队只有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虽然其曾拥有强大的航空兵部队,但也只是分属于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而没有独立的空军。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从服装颜色上很容易区别出来。而日本陆军各兵种的服装虽然一致,但也可以从其佩带的肩章和领章的颜色上加以区分,如日本陆军步兵肩领章底色为红色,炮兵为黄色,骑兵为绿色,工兵为茶色,辎重兵为深蓝色,航空兵为天蓝色,宪兵为黑色,军医为深绿色,军法官为天白色,财会官为银茶色等等。

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期总兵力已近600万,拥有200多个师团的番号。其陆军常备主力师团(师)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旅),每个步兵旅团(约77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团),每个步兵联队(约3870人)下辖三个步兵大队(营),每个步兵大队(约1215人)下辖四个步兵中队(连)和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约250人)下辖三个小队(排),每个小队约70人。另外,师团还直辖骑兵联队(约1400人)、炮兵联队(约2500人)、工兵联队(约1500人)、辎重兵联队(约2800人)及通信队(约650人)、卫生兵(约500人),野战医院(约150人)等。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支、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称为甲种师团,日本陆军第一至第二十师团、近卫师团及中日战争爆发后由近卫师团扩编的近卫第二、第三师团,而后组建的战车(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一度由常备主力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编成的8个师团,均属于甲种师团的编制。

1938年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兵力消耗极大,其后组建的第二十一师团至四十九师团均取消了旅团级建制,由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同时指挥炮、工、骑、辎重兵联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减至1.8万人,配备军马2065匹、步骑枪8940支、掷弹筒216个、轻机枪216挺、重机枪54挺、平射炮18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这种类型的日军师团称为乙种师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战线再度拉长,兵员更加缺乏,于是又开始组建丙种师团。这种被称为丙种师团的部队又恢复了旅团建制,但取消了旅团下面的联队,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直辖四个步兵大队,全师团共八个步兵大队,加上师团直属的炮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兵大队、通讯大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1.3万人,配备军马2550匹、步骑枪6500支、掷弹筒192个、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平射炮16门、迫击炮32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日军第五十师团至第一零九师团均属这种编制的部队。

至1944年秋,盟军反攻迫近日本本土,日本为准备“本土决战”,又开始组建丁种师团。丁种师团的建制定员与丙种师团大致相同,只是特种兵和自动火器、重火器很少,番号在第一一零师团以后的各师团都属于这种编制的师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6:24 , Processed in 0.0098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