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2-3 14:50 编辑
排炮不动 必是十纵:盘点宋时轮指挥的阻击战
2016-02-03 08:47:00
本文摘自:《党史博采(纪实)》,作者:宋任远
梁山阻击:着眼特点 创新战法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党中央、毛主席决定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军区转入外线挺进中原,迅速拉开了反攻的序幕,华东野战军以5个纵队组成陈士榘、唐亮和叶飞、陶勇两个兵团,协助刘邓作战,宋时轮所属第十纵队编入陈唐兵团执行阻击作战任务。 梁山阻击战关系重大、任务艰巨。作战命令下达后,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唐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亲自给十纵参谋长赵俊打电话,要求十纵一定要坚决把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师、第八十四师阻击在梁山地区。陈参谋长在电话里严肃地说:“你们要在作战地图上标明每天的抵抗线,绝不能让敌人越过这个抵抗线一步。……整个防御期间,你们的屁股只能向北,不许向南。”要十纵始终面向敌人,死死拖住敌人,坚决按计划完成阻击任务。
受领任务后,十纵司令员宋时轮立即在摊开的作战地图前陷入了沉思。他反复考虑这次作战的具体任务、当前敌我双方的情况和防御地区的地形条件,仔细分析这次作战的特点、考虑我应采取的作战方法。他认为,这次作战实际上是在广大水洼平原地区,面对兵力和装备优势的敌人进行的一次宽大正面的运动防御作战。因此,必须改变纵队过去进行阻击作战的方法,同时要创新工事,宋时轮决定,将纵队所属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两个师作一线配置,并肩作战,以纵队特务团为预备队。各师按梯次部署,第一梯队在前面阻击敌人时,第二梯队在后面构筑工事,并准备随时支援第一梯队作战。第一梯队按规定的时间和抵抗线完成阻击任务后听命令后撤,再由第二梯队凭借已构筑好的工事继续阻击敌人。 至于怎样构筑工事,宋时轮决定到前沿部队再去听听广大干部战士的意见。他选择了一个构筑工事较好的团,亲自到那里实地察看,和干部战士一起商量。这个团当时创造了一种洞穴工事,这种工事就是在堑壕面向敌人的一侧构筑射击掩体,后一侧挖个洞穴掩蔽部。这样,既能藏身,又便于射击。宋时轮听完汇报后,立即对这种工事给予了肯定,并给大家讲了一个古代防御作战的例子。这个战例的阵地名叫“闭锁野堡”,其特点是,堑壕纵横交错,堑壕的两侧一面筑有射击掩体或通往地面的台阶,一面挖有屯兵的洞穴,既可以藏身,又便于机动和作战。大家听后都说:宋司令员这是在教我们怎样把洞穴工事修得更加完善。于是,团里立即决定,要进一步抢修堑壕,把所有的洞穴工事统统用堑壕连接起来。宋时轮又随即指示机关迅速向全纵通报推广这种工事,并具体抓好落实。 有了洞穴工事,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在遭敌炮空火力袭击时的伤亡,而且大大提高了机动和作战的能力;采取交替阻击的战法,使部队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能获得短暂的休整,在撤退后有预先构筑好的工事作依托继续作战。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阻击任务的圆满完成。尽管敌整编第五师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和优势兵力,对十纵发动了一次次疯狂的轮番进攻,但仍然只能按十纵预先划定的抵抗线一步一步地缓慢向前推进。这次作战后来虽因敌军突然调整部署,十纵在北撤渡黄河时出现了混乱,遭到了损失,但野战军首长对他们完成阻击任务的战绩仍然是给予了充分肯定的。陈士榘在其晚年的回忆录中谈到这次作战时说:“……第十纵队于梁山地区阻敌八天(应为十余天),连续作战,重创敌第五师5个营,使其失去战斗力,紧紧拖住敌人不能增援,胜利完成了掩护刘邓大军南下和我一、三、四、八纵队补充休整的任务,曾受到野战军首长的电贺嘉奖。”
上蔡阻击:临机处置 果断灵活 1948年夏,为歼灭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防御力量,进一步创造中原、华东战区的有利形势,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发起了开封、睢杞战役。6月15日,陈士榘、唐亮兵团由通许、杞县地区向开封急进,迅速形成了对开封的包围态势。蒋介石惟恐开封这一中原战略要地失守,急令其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胡琏部整编第十一师由驻马店一带兼程北上,经上蔡及其东北地区驰援开封。为确保开封战役的胜利,6月16日14时,上级命令宋时轮火速率部由叶县、舞阳一带赶往上蔡地区阻敌。部队行至半夜,侦察得知胡琏的指挥机关已进驻上蔡县城,其整编第十一师主力已向开封开进,越过了第十纵队预定的阻击地区。这时,军情万分紧急,是按原定命令指挥部队继续向北追击,截击其十一师,阻止其向开封接近?还是机断处置,南取上蔡,捣敌指挥机关,将其十一师调回来,在运动中予以歼击?这两种办法各有风险。采取前一个办法,能否在敌接近开封前将其截住,并无多大把握;采取后一个办法,如果失败,将要承担自作错误决定而未能完成任务以至影响大局的责任。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实施果断的指挥,并具有无私无畏敢于负责的精神。宋时轮曾与胡琏同在黄埔军校学习,以后又与其在战场上有过交手,深知胡琏的一大弱点:生性多疑,私心很重。因此,只要受到惊吓,首先必会求生自保。于是宋时轮果断决定:坚决置北去之敌于不顾,迅速直扑上蔡县城,猛攻上蔡,直取胡琏,攻其必救,调回十一师主力,再予歼灭。决心一定,他立即带领部队,不顾疲劳,连续行军,于17日上午9时赶到上蔡郊区。在指示部队稍事休息后,宋时轮即向各师领导下达了作战命令:迅速做好准备,立即对上蔡发起攻击,要猛攻狠打,使胡琏感到其指挥所已危在旦夕,但又不要攻入城内,端掉他的老窝,要迫使胡琏不得不调回其十一师主力救援;同时进一步做好准备,适时予回援之敌以歼灭性的打击。根据宋时轮的命令,十纵所属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师在基本做好攻城打援的准备后,立刻对上蔡发起攻击,很快便扫清了城区外围的敌军据点,对上蔡形成了兵临城下之势。结果果然不出宋时轮所料,没有多久,胡琏便慌了手脚,急令其十一师主力立即停止北进,迅速返回救援。于是,一场更为激烈的堵歼十一师的战斗便随之打响了。敌人依仗其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先以猛烈的炮火对十纵阵地进行轰击。刹那间,敌军炮弹一排排呼啸飞来,十纵阵地上立刻浓烟滚滚,火光一片,许多工事被摧毁,伤亡了不少人员;接着敌军又以密集的机枪火力割裂十纵前沿团、营之间的联系,以成群的步兵在大量坦克掩护下蜂拥向十纵的前沿阵地扑来,妄图给十纵以重击,迅速靠拢上蔡城区。面对敌人一次次猛烈攻击,十纵指战员牢记宋司令员的教导,充分运用以往打阻击的经验:大力发扬顽强死打、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原有的工事被摧毁了,立即抢筑新的工事;敌人的坦克冲过来了,先就地隐藏,再集中火力打其后面跟进的步兵;前面的同志倒下了,后面的立即跟上来;来不及装子弹,就用手榴弹炸,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捅,同时认真构筑阵地和工事,使之既能避免敌人优势炮、空火力的杀伤,有效地保存自己,又便于我人员机动和充分发扬火力,并坚持把打阻击和打反击结合起来,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来达到阻击作战的目的。这样,经过仅仅一天的激战,便以800余人的代价,毙伤敌5000余人,很快迫使胡琏率部兵退汝南,胜利地完成了原定10天的阻击任务。
桃林岗阻击:指挥有力 部队顽强 开封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紧接着又于6月27日发起了睢杞战役。28日,十纵奉命北上杞县东南地区会同第三、第八和两广纵队,扼守杞太(康)、杞睢(宁)两公路,阻敌邱清泉兵团东援区寿年兵团。这时,邱、区两兵团相距仅有20华里,桃林岗是其间的主要通道。领受任务后,宋时轮立即和纵队其他领导人进行了研究,根据所属两个师的情况和战区地形,决定以第二十八师担任桃林岗正面阵地的阻击,以第二十九师在桃林岗东南构筑工事,组织交叉火力和翼侧反击,配合二十八师作战,完成阻击任务。总体部署确定以后,他又下到担任主要任务的二十八师,与师、团领导开会研究作战的具体部署和打法,决定:抗击正面不要扩大,要把顽强死守和阵地内反击结合起来;工事构筑与兵力部署要成纵深梯次,并有重点,师、团都要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作战中要充分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以消灭敌人、守住阵地为原则。这样,就使防御具有了较好的稳定性,对后来完成阻击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宋时轮又亲自下到担任桃林岗坚守任务的第八十三团第三营给干部战士作动员,讲这次阻击作战的重要性、特点和要求。他对大家说:打阻击是个苦差事,兵力少,任务重,作战被动,消耗大,缴获少,但它是全战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离开它进攻战役就难以取得胜利。我们这次阻击非同以往,由于邱清泉和区寿年相距很近,如果稍有疏忽,就会放过援敌,影响到整个战役任务的完成。你们千万不要因为邱清泉已是我们手下的败将就麻痹轻敌,一定要认真准备,英勇顽强,坚决完成这次任务。广大指战员听了司令员的讲话后,倍受鼓舞,都纷纷表示:坚决打好这一仗,再为纵队增光!宋时轮又再三叮嘱随行的八十三团毛会义团长:千万不能大意轻敌,一定要准备打恶仗,坚决顶住敌人的猛攻,绝不能让邱清泉通过你们这里与区寿年靠拢。 战斗打响后,在6月29日和30日这两天,邱清泉向桃林岗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均被我击退,区寿年因援兵迟迟不到也岌岌可危。蒋介石曾偕同其空军司令员周至柔乘飞机亲临杞县上空督战,严令区寿年一定要坚守待援,邱清泉一定要按时增援区部。在蒋介石的严厉督促下,邱清泉再次命令其整编第五师第二00旅倾全力夺取桃林岗。这以后,战斗越打越激烈。战斗越是激烈,宋时轮往前方跑得也越多。他一次次亲自到前方师、团指挥所了解情况,指挥战斗,鼓舞士气,及时解决部队在战斗中遇到的困难。当他得知桃林岗阵地上部队伤亡较大,弹药已经不多时,立即给纵队后勤张兰厚副部长打电话,要他马上组织力量把备用的弹药拿出一部分迅速送到桃林岗阵地上去,并亲自指挥第二十九师采取多种方式对敌人翼侧进行反击,策应桃林岗坚守作战。在宋时轮等纵队首长的指挥和鼓励下,八十三团三营的指战员斗志高昂,越战越勇,一次次将进攻之敌击退,牢牢守住了阵地。7月2日这天,华东野战军突击集团对区寿年兵团发起了总攻,区寿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亲自用报话机向邱清泉喊话,要求他火速前往救援。邱清泉听完呼救后当即发誓:“哪怕豁出二○○旅,也要消灭八十三团。”他立即命令二○○旅继续进行攻击,并宣布“进攻不成,按级斩首。”在邱清泉严令下,敌二○○旅旅长亲自到一线督战,倾全力对桃林岗阵地发起了疯狂的攻击。这时,宋时轮又再次给八十三团毛团长和孙政委打电话,及时对他们进行慰问和鼓励,并命令他们:“一定要坚决顶住敌人进攻,绝不能后退半步。”八十三团的指战员不愧是英雄的战士,他们以气吞山河、视死如归的气概,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拼杀。据八十三团政委孙乐洵后来回忆那几天,二○○旅集中了全旅的火炮对三营阵地进行地毯式轰击,指挥多批次轰炸机对三营阵地进行低空定点轰炸,组织成连成营的步兵在大批坦克掩护下对三营阵地实施集团冲锋,三营干部战士始终英勇顽强战斗,没有后退半步。九连打到最后只剩下10多名干部战士,仍然坚守在阵地上面,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枪托、刺刀,炊事员用扁担,与蜂拥而上的敌人展开肉搏,直到兄弟部队投入反击,将进攻之敌一个营全部歼灭、将敌六○○团彻底击退,才奉命撤出阵地。这样,经过几个昼夜的激烈战斗,三营在团里其他兄弟部队的支援下,不仅始终牢牢守住了阵地,而且给予进攻之敌以大量杀伤,使敌二○○旅基本上丧失了进攻能力。7月6日,睢杞战役取得全胜,区寿年兵团被我全歼,区寿年被活捉,桃林岗的阻击任务也随之完成。这时,增援的邱清泉部队距离待援的区寿年兵团原驻地仍然是20华里。原十纵参谋长赵俊后来回忆说:“桃林岗阻击战打得狠、打得奇,是第十纵队战史上最激烈、最成功的阻击战之一……桃林岗阻击战的胜利是指战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充分显示了宋司令员坚定灵活的指挥艺术。”
徐东阻击:讲求工事 阻反结合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后不几天,敌黄百韬兵团被我包围于碾庄地区。为解黄百韬部之围,蒋介石命令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迅速东援。毛泽东了解战场情况后,立即致电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指出:此战役是南线空前大战役,首要任务是阻击邱、李两兵团东援,歼灭黄百韬,然后才能谈到围歼邱、李兵团的兵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华野首长命令十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第七、第十、第十一3个纵队在徐州以东地区阻击援敌邱清泉和李弥兵团。 宋时轮受领任务后,首先考虑到的是,面对具有炮空优势之敌,要在徐州以东铁道两侧广大平原地区进行阻击作战,必须具有较大的防御纵深和良好的防御工事。他立即指挥部队在强渡不老河后随即由东向西直驱徐州外围,占领了西起侯集,东至大许家,南起小黑山、白楼,北至油坊的25里纵深的广大地区,并迅速在此地域内构筑了3道防御阵地。同时具体指示部队,在构筑工事时,既要以村落为依托,又要注意避开村落这个明显目标,除在村内、村沿构筑必要的工事外,主要阵地应构筑在伸出村外100米到200米的地方:要构筑品字形或梅花形的据点,各据点之间都要以交通壕相连:村落四角要构筑独立的支撑点,各支撑点之间要能独立防守和相互支援;在敌坦克便于通行的地方还要构筑防坦克壕和布雷。有了良好的防御阵地和工事,就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生存和作战能力,为胜利进行坚守任务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阻击作战打响后,敌第五军第二○○师在大量火炮掩护下以23辆坦克为先导,反复向十纵第二十八团的阵地发起攻击,均被我一一击退。在以后几天,第八十五团在太平庄防御作战中,依托良好的阵地和工事也一次次打退了具有优势装备之敌的反复进攻。15日,这个团坚守太平庄西南的1个排,由于有了良好的工事为依托,敌军以两个营的兵力,在数辆坦克的掩护下,连续进攻了两天,也始终未能前进一步。在鲁楼、侯庄,敌人投掷了燃烧弹,村内的房屋大部被烧毁,我军坚守的野外阵地仍然丝毫未受损失,当进攻之敌进到我阵地前沿时,战士们勇猛地跳出工事杀入敌群,将其一一击退。 在这次阻击作战中,宋时轮还特别注意贯彻毛主席积极防御的思想。他一再指示部队:要把防和攻、阻和反紧密地结合起来,要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来达成阻击作战的目的。在兵力部署上,要前轻后重,以减少伤亡,保证有足够的兵力实施反击。在火力配置上,既要考虑到正面阻击敌人的需要,又要对反击的火力支援有充分的准备;要把固定火力与机动火力、正面火力与侧面火力结合起来,在防御前沿和纵深构成曲直相辅,远近结合、正打、侧射和倒打结合的浓密火网:他还特别强调,反击作战要有很好的准备,要掌握好时机、敌情、地形三个关节。这些指示迅速在部队中得到了贯彻,在以后10天的阻击作战中,上至各纵队,下至营、连,都十分注意并适时组织进行了多次反击和反冲击作战,有效地杀伤了敌人,守住了阵地。17日,邱清泉兵团向第十一纵队第九十四团、第九十六团坚守的鼓山和王山阵地发起攻击,战至次日,两团大部阵地失守,纵队第三十二旅旅长吴永湘迅速组织部队,趁敌尚未重新部署,立即进行反击,当天就又夺回了失去的阵地。十纵二十九师八十七团在小吴窑防御中,还根据当时的敌情、地形,采取“欲取先予”的战法,有准备地先将小吴窑放弃,然后趁敌立足未稳,再立即发起反击,一举歼灭其1个营又2个连的大部,创造了徐东阻击战中进行反击作战的成功战例。 在徐东阻击战中,宋时轮指挥3个纵队阻敌两个增援兵团整整10天时间,使邱清泉、李弥付出了近万人员、30辆坦克和12万发炮弹的代价。即使这样,增援敌兵每天也只能前进2至3里地。22日,增援的敌兵不得不眼巴巴地看着被围的黄百韬兵团被我全部歼灭。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对徐东阻击战曾作了这样的记述:“我担任对徐东援敌(邱、李兵团)之阻击部队(七、十、十一纵)能在敌人两个兵团主力以猛烈炮火、坦克掩护下的进攻,坚守阵地,堵住敌人,自十二日至二十二日共十天时间,敌人以近万人的伤亡,换得南北不满五十里的正面,东西不满三十里之纵深阵地(包括我诱敌东进,放弃地区在内)。我能坚守,一点不放,敌人即无法夺取该点,这对我攻击部队起了决定性的保证作用。” 在1947年至1948年间,宋时轮还率领第十纵队先后在土丝口、郓南、定陶、巨野等地进行了一连串的阻击作战,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部队也因此赢得“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