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方曾因何人击落其飞行员而称朝战为史上最绝望战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04:4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6-25 04:45 编辑

美方曾因何人击落其飞行员而称朝战为史上最绝望战争            
2016年06月24日 10:47

       核心提示:1952年2月,一条美国合众社报道的消息,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消息的内容就是说美国的飞行员戴维斯在朝鲜北部上空被击落了,戴维斯的妻子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说戴维斯早该回国了,不应该留在战场上。美国国会议员和共和党的头面人物勃里奇还因此在国会上大发雷霆,说这个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绝望的战争。那么戴维斯究竟是何许人物,又是谁把这名美国飞行员击落的呢?

戴维斯(左一)与同事 资料图


凤凰卫视6月2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战争,朝鲜战场上无论对中国和苏联的飞行员们来说,还是对美国飞行员们来说,他们都有可能会血洒异国他乡,都将面临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危险境地。每一场空战都是一场残酷的生死对决,朝鲜战争当中有着太多的人物和故事没有机会得以展现,今天,我们就将采用中外历史资料和独家的采访视频来首次披露一些中国飞行员和美国飞行员当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解说:作为研究航空的专家,张维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得到了一个宝贝,这是中国空军使用的射击判读器。
张维(专家):类似于一个投影仪似的这么一个东西,只不过它呢是用的胶片啊,从这个两个中间这样拉过去,像放电影一样放过去,而这呢,有一个简易的电源,这个电源,你看这连保险丝也有,照相枪拿出来的这个底片插在这个上面,经过卷扬机动就可以就可以一张一张地或者拉起来之后投射到相关的幕布上,来把当时空战的情景复原在我们的眼前。
解说:这件历经几十年沧桑岁月的物品,见证了空战中数个生与死的强烈反差。1951年底,朝鲜上空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至1952年2月苏联阔日杜布所在师只有12至16名飞行员尚有能力作战。八个月激烈空战造成的身心双重负担使苏联飞行员筋疲力尽。近卫第176团飞行员鲍里斯·阿布库莫夫曾回忆道,执行完三次任务后,飞行员们普遍会精疲力尽,不再愿意驾机升空,对于作战的成果也变得毫无兴致。
此外,与美国飞行员相比中苏飞行员飞行环境要困难得多。因为中苏部队发现,所有被俘的美国飞行员身上都穿有抗荷服,这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个体防护装备。在过载G力和一万二千米以上的高空失压状态下,它能更好地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当飞机进行大坡度爬升时,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过载压力,头部的血液会向下流去,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这甚至会导致飞行员出现眼前一片漆黑的生理现象,甚至是晕厥。谢尔盖·克拉马连科曾回忆道,为了避免在超载压力中出现晕厥,我不得不将身体前倾,并试图透过腹部肌肉来挤压动脉血管,以减缓血液下流。阔日杜布非常理解飞行员们的感受,因此极少要求飞行员一天执行四次任务,但依然有很多飞行员患上了神经衰弱,最终被送回国内。苏联飞行员出现身体状况,意味着中国飞行员在面临同样状况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1951年10月,为了配合停战谈判,同时解除朝鲜西海岸沿海岛屿敌情报部门对中朝军事行动的威胁,志愿军总部决定攻占西海岸的大小和岛。中国志愿军空军奉命协助志愿军五十军攻岛作战。11月30日下午,中国志愿军空军第三次轰炸大和岛,但这次轰炸行动并不像之前那么顺利。9架杜-2轰炸机与11架拉-11歼击机突遇三十多架美军F-86喷气式战斗机,一边是二战时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一边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喷气式飞机,一场强弱悬殊的较量在空中上演。
王天保(原空二师飞行大队副队长):这敌人很快就过来了,一过来,一俯冲,我一看一下轰炸机攻击了,我就马上一拉起来,马上一个转弯,一个急转弯,一拉起来,咚一下,打个点射。我正要回去,回轰炸机身边的时候呢,我一看这个飞机敌人飞机正好对着我呢,我一转一看,哎呦,还不是一架,我当时一看,转了个半圈,转了个大半圈,我一看七架。
解说:王天保飞的是拉-11螺旋桨歼击机,时速最大极限是700公里,而号称“佩刀式”的F-86则是时速1100公里的喷气式歼击机,无论是时速升限,拉-11都远远不能与之相比,但是拉-11也有自己的优点,转弯灵活,盘一个360度只需21秒,机上3门炮的火力强大,这两点使王天保还有一丝胜算的希望,他毫不畏惧,驾驶着自己的活塞式飞机不断地切半径和敌人转开了圈子。
王天保:它现在还没有瞄准我的话,那么我往前面转的时候速度转得比它快,它是没法打我的,那么我就瞄准前面打,瞄准完,前面打完以后呢,和刚才一样,一打一翻它又跑了,我看后面还继续跟着我转,但是还没有瞄,也还是跟不上,还是这么转,我就这么一架一架打。
解说:这一战王天保取得了击落1架,击伤3架敌机的战果,创造了中国志愿军空军以螺旋桨歼击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范例。在担任护航任务的拉-11编队抗击F-86的同时,杜-2轰炸机也与美机进行着激烈的空战。这是一场以美国空军占优势的空中肉搏战。轰炸机编队先后击退美军三四十次的攻击和阻拦,毕武斌驾驶的杜-2轰炸机被击伤,击身燃起了熊熊大火,领航员李向华牺牲,实际上领航员李向华本不在这次任务中,一个决定阴差阳错地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朱启明(原空八师领航员):飞机出去要有领航员领到目标,对目标进行轰炸,与领航员同飞行员协同,领航员发出指令,飞行员操作飞机,由领航员来进行投弹,所以这个协同啊,要很密切的。那么我刚调去以后,没有协同过,所以说领导就考虑到朱启明刚调来,明天这个人行不行?所以当天晚上呢,领导就把我叫去了,说朱启明,你明天这次任务啊,你不要去了,当时我很火啊。
解说:尽管朱启明极不情愿,但是为了整个轰炸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他最终接受了领导的安排。在执行轰炸任务前,大队领导为了能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临时把李向华从2大队借调回1大队毕武斌机组,担当此次任务的领航员。
朱启明:调回来以后,第二天他替我执行任务,在这种执行任务中间他就光荣地牺牲了。所以我心里,一直很,感觉很内疚啊,本来应该我去的。
解说:李向华及其他机组人员全部牺牲后,机长毕武斌悲愤满腔,用尽全身的力气拉起驾驶杆艰难地把全部炸弹投到了大和岛上,随后与飞机一同坠毁在海上。毕武斌以相近于自杀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飞行。
陈晓楠: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当中装备了不少的拉-9和拉-11战斗机,而且创造了击落美国空军喷气机的战绩。但是在朝鲜空战当中,其实更多的是喷气机之间的较量。1952年2月,一条美国合众社报道的消息,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消息的内容就是说美国的飞行员戴维斯在朝鲜北部上空被击落了,戴维斯的妻子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说戴维斯早该回国了,不应该留在战场上。美国国会议员和共和党的头面人物勃里奇还因此在国会上大发雷霆,说这个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绝望的战争。那么戴维斯究竟是何许人物,又是谁把这名美国飞行员击落的呢?
解说:战争是一条通往名誉的路,里面有着太多的牺牲与悲怆,历史大潮呼啸而来,将所有人夹裹其中,战场上的每个人都置身其中,谁都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置身于朝鲜战争中的戴维斯,于1942年参加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是王牌飞行员,共参加266次空战,有击落7架日机的记录。1951年10月,他奉命调往朝鲜参战,数月内出战60次,击落飞机14架,在朝鲜战场上再次成为王牌飞行员。这名拥有着近乎传奇人生的美军王牌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如流星般地窜起,也如流星般地陨落。其实在1952年2月10日,戴维斯被击落的当天,有几个人无意中目睹了戴维斯阵亡的过程。
尹维传(时任50军148师447团2营指挥员):当时美国飞机多,咱们的飞机少,大概那是两三架吧。在天空中就看到这个拉的一道子一道子这个白云,有两三架飞机,就看,这个机关炮啊,这时候就听到嘟嘟嘟,咕咕咕,谁打谁看不清。反正当时就空中,当时空战呐,我们就看呗,看看有一架美国飞机,因为不是我们的嘛,屁股冒烟了,一下子扎到我们这个三营的阵地上去了。
解说:这架美军飞机坠毁地点就是在中国志愿军五十军的防地上。五十军四四七团二营两个战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决定前往美军飞机坠毁的地点一探究竟。
尹维传:我们离三营那个阵地啊,不太远,那两个营,我们是二营,它是三营,大概有一里多路吧,我们去了以后啊,这个三营的同志已经把那个现场啊监护起来了,不让进,我们不远的地方啊,我们看到那个掉的飞机那一片看到了,另外看到了一个大腿在树上挂着。
解说:美军飞机坠落后,五十军三营的战士们立即就将现场保护起来,并扫获两支手枪及一些飞行员物品。而恰巧的是,就在三营搜索坠毁美军飞机时,又一架飞机在空中被击落,飞行员已跳伞,刚好在五十军一营的防地上空,一营立即派出小分队向降落伞飘去的方向追去。
吕品(时任第50军149师447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我们就追,随着这个风向去追,落地了,我们这个小分队呢也赶到了,就看到一个这个飞行员坐在地上,到跟前一看是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空军,这就是张积慧呢,跳伞了。张积慧当时怎么呢,他没有来得及啊,就跳伞很仓促,没有放下他的这个这个飞行帽上的这个防风镜,吹的两个眼呐都肿得像桃子一样。坐在那儿,仰望着天空。
解说:张积慧是空四师的一名飞行员,核实身份后,张积慧被送到到第五十军的团部,正好那天第五十军作战处长赵国璋前往团部办事,了解到团部有一名中国的飞行员,于是驱车回国时将张积慧送回了国。张积慧安全回到空四师后,汇报了自己的作战经过和战果。原来他在2月10日的空战中,击落了2架美机,其中一架坠毁在志愿军五十军防地上。
吕品:通过空军的鉴定,是张积慧打了戴维斯,所以张积慧呢,就授予了我们军队的战斗英雄。所以说呢,就在我们的团的区域里边一个战斗英雄,美国战斗英雄被打掉了,我们又出一个战斗英雄,我们国家的飞行员英雄产生了。
解说:与戴维斯同一天牺牲的还有张积慧的僚机单子玉。张积慧一直说,他在与戴维斯的战斗中之所以能够取胜,还因为他有一个好的僚机。
张积慧(原空四师飞行员):说啊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我那个僚机叫单子玉,他那会作战也牺牲了,他是一直掩护着我,把戴维斯击落的。
解说:在作战中长机与僚机之间的配合是战斗获胜的因素之一,僚机最初的作用就是保护长机的盲点,随着角色和责任的变化,长机可能暂时变为僚机,反之亦然。在战斗中,相互信任,全力以赴,这一点最不可或缺。张积慧与单子玉作为长机和僚机,在战场上朝夕相处,出生入死,必然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段志宇(原空四师指挥所作战参谋):张积慧啊,把单子玉的一绺头发剪下来,装着,一直装到这个抗战结束,抗美援朝结束。因为是这是这个,在单子玉掩护下,他们这个战友情深啊,说不忘,不忘记这个僚机,所以把这一绺头发一直装在他自己身上。
解说:单子玉曾用名单志云,原来是空十六师飞行员,后被调到空四师,在前往空四师之前,单子玉将一张照片赠与了自己的机械师魏国华,并在照片背面写上的自己的名字。两人都无法预料,那一别之后从此天人相隔。六十多年间,魏国华一直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单子玉的这张照片,曾经的战友之情浓缩在一张小小的泛黄照片当中。
魏国华(原空十六师机械师):我们那个全军都知道张积慧把戴维斯打了,他僚机牺牲了,僚机就是单子玉,这么好一个飞行员,他人很耿直,怎么讲呢,不是不好接近的人,很谦和的人。
陈晓楠:张积慧击落戴维斯,中国方面空军和总政治部对张积慧这一胜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且通报全军,还在1952年12月授予了他“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张积慧随即也成为了国家英雄。而戴维斯身后,被追赠了国会荣誉勋章,仿佛两个人都各得其所。这一事件也就告一段落。但是一切并不像表面看来得那么简单。1991年前苏联解体,潘多拉魔盒才被打开,种种问题就出现了。还健在的苏联飞行员也出来说话,其中就有人声称说自己击落了戴维斯,那么究竟是谁击落了戴维斯,这个让人不解的陈年旧案至今也没有获得明确的澄清。那么在张积慧的记忆里,他是如何击落戴维斯的呢?
解说:1952年2月10日上午,中方雷达发现美机数批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介川等地上空,其中有F-80和F-84战斗轰炸机2批16架,在18架F-86战斗截击机的掩护下,轰炸朝鲜军隅里附近的铁路线,中国空四师十团和十二团共34架米格-15歼击机起飞迎战。顿时,整个机场立刻沸腾起来,机群有序地穿出机场上空的薄雾,冲向天空。张积慧在此次战斗中击落了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
张积慧:升空以后这个刘司令员在指挥所就说要好好搜索敌人,好好搜索敌人,又待了一段他就又讲了说,狗熊出来了,狗熊的就是代号啊,我们都知道是,第四联队的出来了,说是,刘司令说要谨慎。
解说:在鸭绿江上空,张积慧发现远处海面上飞来一片黑压压的东西,他立即带着僚机单子玉爬高,当他们爬高到一万米高空时,敌机突然消失不见了。空中战场瞬息万变,张积慧意识到今天的对手一定是老手。此时张积慧与自己的编队拉开了距离,他们立即加大油门,迅速向自己的集群靠拢,在追赶的过程中,美机向着张积慧迎面扑来,接敌只不过分秒之间。张积慧突然发现8架敌机正在准备绕到自己的机尾进行偷袭。
张积慧:我是告诉单子玉,我的僚机,我说右转,就这样,我比它高一些,我比它高一些,这么一转呢,这不,这样一转嘛,咬不着尾了,我看着它这个飞机速度很大,我们还比它高一点,正好是个战机啊,它这么及时转,我这么突然来一个反扣,左边一个反扣,你看这一下子,我就咬它的尾巴啦。我由这个被动转为主动。
解说:美长机见势不妙,急忙带着僚机俯冲,张积慧哪肯放过,他和单子玉如两柄利剑猛刺下去,紧紧咬住敌机不放,美机也是不可小觑的空中老手,见不能摆脱追击,一抬机头迅即向着太阳方向奔去,按惯例,向着太阳追击困难度较大,但美军飞行员没想到这次中国空军飞行员并没有受到影响。
张积慧:比如说这是太阳吧,它没法的,没法了它这个,垂直动作地迎着太阳,迎着太阳这个意思是干什么,晃我的眼呐,说这个阳光刺眼啊,但是我有这个方案了,地面都想好了,我就,我不正对着你,我一侧到边上来,我看它不是好看了,它是摆脱不了,赶这以后它又做这个向后倒转,我就跟着它,在这个六百米的时候啊,我瞄准了。
解说:张积慧三炮齐发,敌机被击中,火舌和浓烟顿时从机身中涌出,飞机旋转着落向地面,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被击落的正是美国赫赫有名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戴维斯的僚机立特·菲尔德,在戴维斯被击落后,受到非常大的责难。许多人认为是他没有善尽僚机职责保护戴维斯的后方,由于他的失误,才让米格机击中戴维斯的座机。立特·菲尔德在《朝鲜战争中的第四作战联队》一书中,以他的视角描述了戴维斯被击落时的情景,他的起落架掉了下去,我想我听见了,也许是尝试性通信的,话筒按纽按下的声音,我一直以来都在想这时他想说什么,但是最后什么也没能说出来,之后他的飞机开始翻转,明显失去了控制,在这如同落叶一般的轨迹中,我保持与他在一起数次用无线电与他通信,但是没有任何回应。
解说:其实在美国的记录中,戴维斯当天是在击落两架米格机之后被击落的,但是后来却有人推翻了这一记录,称戴维斯当天只击落了一架米格机。岁月无情,流年日深,历史的许多章节都已模糊,错综复杂的历史谜团在当下还无法解开。立特·菲尔德在《朝鲜战争中的第四作战联队》一书中写下了他的观点与感受,这些疑问和争论和一个在生前也是充满流言的人的人生有关。无论如何,毫无疑问的是,无论他的死亡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他是否在那命运的一天击落了一架或者两架米格战机等等,此外,所有事情都证明了乔治·安德鲁·戴维斯中校是几个朝鲜战争中飞行员表现最好的之一,并且任何事情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戴维斯和他生前一样,在荣耀光荣中死去。
陈晓楠:朝鲜的上空,双方对战的飞行员都活在无法违抗的历史潮流当中,他们之间有很多人的一生就定格在了空战的那一瞬间。然而战争不会因为个人的牺牲而停止,一场场激烈的空战仍然在不断地上演。对战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将会要进行最后的冲刺。美国空军投入了最为先进的飞机和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中国空军也投入了更多的部队,朝鲜空战即将进入真正的高潮时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7:08 , Processed in 0.0076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