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亲自点将:林彪走马东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6:5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6-07-12 08:01:56

1948年,中共中央从全国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中共把大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并制定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关门打狗”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林彪、罗荣桓等指挥东野解放东北全境,此即辽沈战役。战后,300万对29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也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毛泽东由此信心十足:“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抢占东北

1971年9月13日零时32分,一架三叉戟喷气式飞机从山海关机场紧急起飞,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机上乘坐的是当时中国的二号人物林彪和他的家人……此时的林彪大概不会想到,在他生命中最后一脚踏上的土地竟然是山海关。
也许命运注定他与这座长城雄关有着不解之缘。二十六年前的1945年,林彪就到过山海关,那是率领十万部队闯关东,与国民党争夺日本投降后的东北。然而他被随后而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打得步步后退。三年后,他又到过山海关,那是率领百万东北野战大军(以下简称东野)以排山倒海之势凯旋入关,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与各路解放大军席卷全国,夺取政权。这三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发生在人们习惯称为黑土地的东北大地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工于心计的蒋介石命令共产党的军队停留原地,又命令日伪军不得向共产党的军队投降。而从来就不听蒋介石话的毛泽东命令自己的军队立即向敌占区开进,针锋相对,寸土必争。首先争哪里?怎么争?黄土高原窑洞中的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了东北那片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当时的东北总面积为130万平方公里,不仅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而且有丰富的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它北靠苏联,东临朝鲜,西接蒙古,南边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西南则与华北平原相连。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在这块曾经伪满洲国的土地上也没有统治基础。
中共控制东北,便可使东北与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并拥有一个兵源充足、物资雄厚的战略后方。正因为如此,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特意强调:东北极重要。反之,如果蒋介石控制了东北,他更可以使出南北重锤砸向共产党的各个解放区,剿灭死对头。一句话,谁捷足先登东北,谁就占有了打天下的主动权。
毛泽东先下手为强,向东北派去了11万军队和2万名干部,其中包括4名政治局委员、6名中央委员。一声令下,我军山东、苏北各路部队有车的坐车,有船的乘船,没车没船的迈开两只脚,踏上了通向东北的千里征途。
蒋介石明显失算了。尽管他也想着东北,但南京、上海、北平、广州那一个又一个抗战胜利的大桃子更牵扯他的神经。等他在一片陶醉声里回过神时,东北的大片土地已在我军的控制之中。
这期间国民党方面在东北的军事首领由蒋介石点将杜聿明。而共产党方面在东北的军事首领也由毛泽东亲自点将,他就是在红军时期就有“韩信”之称的林彪。
1945年10月29日,林彪风尘仆仆好不容易才赶到沈阳。而就在前一天,他的校友、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抗战后东北第一任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已乘飞机轻轻松松地到了长春,与苏联占领军当局协商好接管东北一事。实际上,从10月下旬开始,国民党部队就已经在秦皇岛码头源源登陆。
此时,在毛泽东给东北部队的一封封急电中,“进军东北”已变为“星夜前进,抢占东北”。11月4日,毛泽东发电报告诫众将领:“战争中心将转入东北,必有一场恶战。”就在这一天,杜聿明率领官兵乘坐二十多艘美国军舰抵达营口。但此时营口已被林彪占领,登陆被拒绝。杜聿明回重庆向蒋介石汇报,一直沉浸在接收喜悦中的国民党统帅方如梦初醒,他愤怒地下令:打出山海关!
刚刚平息了抗战炮火还不到三个月的黑土地上,再次燃起了滚滚烽烟,这一烧就是三年。此时我东北部队的首脑机关由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恒、参谋长刘亚楼等组成。
当杜聿明率领着六万全副美国装备的大军杀出山海关的时候,他的确没有把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林彪和他的部队放在眼里。因为那支部队不仅衣装破烂,而且武器装备也破烂,在人数与形象上都与他率领的美军顾问团训练出来的正规军相去甚远。也许正是如此,他才敢在蒋介石面前口出狂言,给他十个军,保证让东北共军死无葬身之地。
杜聿明是国民党的常胜将军,陕北米脂人。他在北伐战争中初露锋芒,由连长晋升为团长。抗日战争中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善于治军。
林彪是共产党的常胜将军,湖北黄冈人。他早年一直使用一个十分女性化的名字——林育蓉。俗话说男到十五立父志,当时被人们评论为性格内向、腼腆含蓄的林育蓉,却着实把父亲吓了一跳。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当私塾先生,而是投报了崇尚拼搏和献身的黄埔军校,并在报考登记表姓名一栏中填上了“林彪”两个字。毕业后他分到叶挺独立团,在汀泗、贺胜桥两次攻坚战中,据说当时端着千余把明晃晃的刺刀冲入敌阵、杀得吴佩孚两万军队人仰马翻的冲锋队中就有林彪的身影。1927年他参加南昌起义后随着部队上了井冈山,从此蒋介石的学生变成了毛泽东的部下。因为出色的战功和指挥才能,23岁那年他已是红四军军长。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这样评价:林彪善于声东击西和隐蔽自己,善于奇袭和伏击,善于从侧翼和敌后发起进攻与使用计谋。
这两位黄埔校友在抗战中各自因为一个“关”而出名,林彪指挥八路军打的是平型关,杜聿明指挥机械化的第五军打的是昆仑关,败在他们手下的又都是号称战无不胜的“钢军”——日军的板垣师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顶一片天,定要见高下。1945年林彪奉命出关仅十天,雄心勃勃的杜聿明就亲自督率大军夺走了山海关,打开了通向东北的大门。从那时起,这两位校友就开始了多次交手。
一开始林彪只有招架之功,杜聿明则步步紧逼,拳拳到位,我军不得不退出一个个大城市。直到后来中央改变斗争方针,解决了要城市还是要农村的认识问题,形势才出现转机。
1946年底至1947年初,我东北部队熬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后,东北的形势逐渐好转。到1948年的冬季攻势胜利后,东北的国共力量对比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东野终于在数量上超过了对手。而在这段时间里蒋介石已三易东北主帅,用陈诚换掉杜聿明,后又用卫立煌换掉陈诚。主将更换频繁,形势对国民党来说还是每况愈下。除了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城市还在国民党手中,大半个东北已是共产党的天下。
眼下蒋介石已经处于败势之中,他要抖擞精神,重振威风。1948年7月底,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戡乱军事检讨会”。蒋介石在会议上说了实话:“就整个局势而言,我们无可讳言地是处处受制、招招失败,大家如果再不觉悟,再不努力,到明年这个时候能不能再在这里开会都成了问题。‘去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打破大家害怕共匪的心理。万一共产党控制了中国,则吾辈将死无葬身之地。”蒋介石提出了苦撑东北、西北、华北,确保华中、华南的军事计划。
仅一个月后,9月8日,毛泽东在河北平山县一个仅有七八十户人家的村庄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兴致勃勃的毛泽东提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三五计划”,即“五年时间消灭国民党五百个旅,解放军扩大到五百万人”。
南京和西柏坡各自运筹,蒋介石和毛泽东摩拳擦掌,中国大陆上国共双方的大决战即将到来。(待续)
摘自凤凰书品《对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7-13 08:35:15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欣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7-13 21:18:5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18:27 , Processed in 0.0079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