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锦州林彪一日两变,毛泽东转怒为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0:06: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16-7-15 10:10 编辑

2016-07-14 08:15:39

当年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的前线指挥所就设在黑龙江双城,是一座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大院,原是一位地主的私宅。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彪每天就在这里的青砖地上踱步。他的一颗心就像个钟摆,一会儿摆向长春,一会儿摆向锦州。据说林彪非常喜爱女儿林豆豆,平生唯一一次打女儿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把4岁的女儿踢了一脚,以至于有人说林彪不打锦州打豆豆。
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政委的刘光涛分析说:“林彪是不想打锦州,关起门来打狗是最厉害的,打仗来说这个冒险性也大。从内线转到外线去打仗,运输供应也来不及,困难就多了。所以,他的意见是先打长春,长春是咱们包围了好久,那是瓮中捉鳖。一是好打,二是敌人士气也不行了,那样比较稳当。”
原三纵七师营长赵兴元也说:“当时是大兵团由根据地到敌后来作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吃的有打的。他是顾虑我们插到敌后被截断交通,部队没有吃的没有打的。第二个就是怕沈阳敌人向新立屯一出,把交通切断,仗必然打不成。第三个问题,当时是雨季,有大凌河,有太子河,有女儿河,渡河有困难。冬季作战,这几条河不成屏障。夏季作战河水一涨,容易被水割断,供应困难。”

可以说毛泽东敢于走这一步险棋,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创造奇迹的希望寄托在了东野身上。在这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把林彪推到了前沿。
“练好兵,打长春”是当时响彻在东北大地上的一句口号。当9月底东野部队突然出现在锦州城下时,国民党军队确实吃了一惊,他们没有料到东野主力会不顾战线漫长,运输补给困难和地形、交通、驻地的条件限制,敢于离开长春,越过沈阳,千里南下作战。正在一心一意应付我华野济南攻势的蒋介石终于看出了门道,善者不来,来者必然不善。毛泽东这一招是要关闭东北55万守军的大门。9月24日济南失守,蒋介石赶忙召见卫立煌,要他立即出兵增援锦州。按照蒋介石亲自制订的锦州会战计划,将组成华北和沈阳两大兵团,东西对进,夹击锦州城下的东北野战军。
926,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飞沈阳督促执行增援计划。而卫立煌等认为这是共军围城打援的计谋,不能出城。三天的时间就在扯皮中过去了,而就在这三天中我军清扫锦州外围,进占了塔山,包围了义县,攻克了兴城,彻底切断了东北与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陆地联系。攻锦大战已准备就绪。
在战斗中我军也有失招的地方。9月25日17时,东野总部命令一支部队以炮火封锁敌飞机场,而那支部队的领导第二天回电说:“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是被废弃不能再用的,一个是正在使用的,要封锁哪一个?”林彪看到这封电报,火冒三丈:“当然要打正在使用的!”就在这一天,沈阳的敌四十九军已开始空运锦州,仅一天就起落四十余架次,每降落一架飞机就给锦州守敌增加一份力量。林彪命令另一支部队立即完成这一任务。接到命令的部队不敢怠慢,立即用人力前拉后推将重炮拉上了刚刚攻下的帽儿山高地。随着出膛的炮弹,正在降落和起飞的飞机当即被打掉五架,其余飞机再不敢降落,掉头回了沈阳。四十九军只空运了两个团就被迫中止。但林彪还是很恼火,得知此事的毛泽东来电说:“大军作战,军令应加严。”

1948年9月30日上午,林彪带着十几个人的指挥班子走出了大院。大战迫在眉睫,东野指挥部乘火车迁往锦州前线。也就在这一天,林彪下书给锦州守军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劝其放下武器,但被心存侥幸心理的卢浚泉拒绝。
第二天,正在南下途中的林彪、罗荣桓接到前线报告,又喜又悲,喜的是义县被攻克,悲的是东野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牺牲。
义县是锦州的门户,是东野南下大军特别是炮兵坦克部队和后勤供给的必经之地。东野决定来一次总攻锦州前的预演。在这次战斗中炮兵唱了主角。毕业于苏联克拉辛炮兵学校的东野炮兵司令员朱瑞集中了上百门火炮来打县城,这在我军作战史上还是第一次。
刘光涛回忆说:“最难办的就是城墙,差不多有3米厚,那么怎么个打法呢?纵队司令和炮兵司令加上我们大伙商量,最后韩先楚定下来了,叫炮兵不打城墙上面,打它的中间,城墙上面就垮下来了。这样部队就可以爬上去,也可以从斜坡上去。这样就集中炮火打了1小时45分钟,果然就打开一个20多米的大口子,部队趁这个机会冲上去了。整个义县就打了5个小时。”
当年守卫义县的国民党第九十三军暂编二十师师长王世高,把寺庙当成了他的指挥所。或许他冥冥之中想得到神灵的庇护,可整日不断的香火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据说当了俘虏的王世高还对东野官兵发脾气:“你们这是哪路打法,什么战术?”林彪最终没有理会这位想悔棋的师长提出的一对一再试试的要求。
曾任第四十军政委的谭顺田讲述了朱瑞牺牲的经过:“朱瑞是东野的炮兵司令,他就在我们的阵地上。一看城墙打了个大口子,部队冲进去了,他非常高兴,非要去看看突破口的具体情况。结果敌人埋的地雷特别多,邓尧师长、韩军长顺着路走就没事,沟里头埋的地雷,他一下子踩到地雷上了,炸起一丈来高,当场一条腿就没了,就炸死了。”朱瑞是东北解放战争中唯一倒在黑土地上的共产党高级将领,时年44岁。
就在朱瑞牺牲的这天下午,东野总司令部下达了攻击锦州的战斗动员令,要求全军以最大决心拿下锦州,准备付出重大代价去争取战役的胜利。随后,攻城大军向锦州逼近,总攻已进入倒计时。
然而就在第二天,东野总部在行进间收到一封电报。就是这封电报差一点改变了辽沈战役的进程。电报内容为:蒋介石已决定调用陆海空三军力量,在葫芦岛组成十一个师的“东进兵团”,由海、空军配合陆军在锦西登陆后向东攻击,增援锦州。到电报发出时,塘沽、烟台港已警报高鸣,一艘艘军舰启动待发,全副武装的士兵正在列队上船。
此时的林彪还不知道,当天蒋介石又飞到了沈阳,对仍在犹豫不决的将军们下了死命令,并越过卫立煌直接命令廖耀湘组成“西进兵团”,出动援锦。至此,国民党军东西对进、夹击我军已成定局。蒋介石此时已不仅仅是要撤退东北守军,而是铁了心要与我东野主力大干一场,一举扭转东北战局。
林彪震惊了,“只做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他陷入了思考,巨大的压力使他一时间心里又没了底。身负几十万东野官兵命运的重任让他不得不思前想后。夜里10点,一封署名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东野总部特急电发向军委毛泽东,再一次提出东野大军折回攻打长春的设想。
人们往往多赞誉将军们胜利后的荣耀,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临阵前心力交瘁的思考。林彪他们也知道全军后撤攻打长春并非上策。攻锦计划已全面实施展开,上下士气正旺,临阵改变计划,不仅违背中央意图,而且极有可能影响全军士气并造成混乱。然而敌人两面夹击,万一锦州攻不下来,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历来将军们胜利与失败相伴,荣耀与屈辱同行,就是因为任何人从来就没有绝对胜算。
几个小时后,在南下列车的轰鸣声中,毫无睡意的三个人又聚在了一起。他们取得了共识,一致认为刚才发出的电报不妥。然而水已泼出,罗荣桓建议不要等军委回电,立即重发一个电报说明攻锦决心不变。不知什么原因,这封早上9时发出的电报毛泽东直到半夜才看到。在这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差里,毛泽东的情绪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怒而连发两封电报给东野,斥责他们为什么说好的事情又临阵变卦,并严令他们坚持原来的攻锦计划;而当他终于看到那份迟到的第二封电报时,顿时转怒为喜,刚才的烦恼、焦虑都烟消云散。从毛泽东回电中的“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这两句话中可以感觉到此时他十二分地满意。
从这时起,林彪一心一意攻打锦州。

牤牛屯是距锦州西部10公里远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子。1948年10月4日,一路颠簸来到这里的林彪,住进了设在屯西一户农家的指挥部。帽儿山,在锦州城北不到10公里,因山形像帽子而得名。林彪登山在望远镜中死死盯着眼前的城市——锦州。
林彪心里清楚,这次攻打锦州非同寻常,这是一场国共双方在东北的决战,如能拿下锦州,我方就全盘主动。作为百万大军的统帅,他有取胜的优势兵力,但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对他来讲毕竟是第一次。
锦州国民党守军利用日本人构筑的工事基础,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利用环山的制高点构成了第一道外围阵地;利用环城城墙构筑了第二道环城阵地;依托市区高大建筑物构成了第三道核心阵地。十万之众的国民党军队守卫在这里,坚固的工事使他们战斗力倍增。无论从兵力还是防御的坚固性来看,锦州都远远超过了曾让林彪苦攻不下的四平。
此时,济南激战正酣。对蒋介石来讲,济南和东北就像手心手背,哪边打着都痛,可又没有力量两边兼顾,只好先集中精力指挥济南作战。济南失守后,他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又赶紧回身专注东北。在那段日子里,他乘着“美龄”号专机飞来飞去,忙个不停。
原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部现已成为沈阳铁路局的办公大楼。当年在这里,蒋介石一番充满感情的演讲让到会的军官们动容。他说:“我此次来沈,是来救你们出去的。过去你们找共匪主力找不到,现在已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好机会。我相信你们会同关内国军协同一致动作,一定可以成功。万一这次你们打不出去,那么只好来生再见了。”
西柏坡的毛泽东在给东野的电报中也下了死命令:“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在战场惯于出重拳的林彪,将超出守军人数两倍半的25万东野攻锦部队组成两个主要突击集团和一个辅助突击集团:北突击集团由韩先楚统一指挥,担任主要方向的突击;南突击集团由邓华指挥,和北突击集团南北对攻;八纵加一纵炮团,由东向西,进行辅助攻击。刘亚楼说:“请五大主力会餐,看谁吃得快,吃得多,吃得好!”(待续)
                                                                                     摘自凤凰书品新书《对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6 07:01 , Processed in 0.0079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