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秋天:潘安有才有颜为何也想归隐 2016年08月19日 15:3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国昕
元代赵孟頫目前可见的关于秋的札本有《深秋帖》、《新秋帖》、《秋兴赋》、《秋声赋》四种。 这其中有巧合。比如前两种,正好是在深秋时节怀念和问候家人和友人的。如前所述,秋天总是容易引发人的离情别绪。当季节渐入深秋,赵孟頫和夫人管道昇二人以书信表达了对长辈的关心和思念。《深秋帖》中向婶婶讲述了家里的亲戚往来。末尾的落款,字迹模糊,细察可以发现原本签名是“孟頫”,而后又改为“道昇”二字。不错,此帖正是赵孟頫替夫人的代笔之作。赵孟頫代夫人回复家信,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名字,因为这通手札写得实在太漂亮了,即使发觉之后,也不舍得毁弃,便将名字略作涂改。二人之间,情深意重,永存世间。 《新秋帖》是赵孟頫写给莫逆之交田师孟的信札。赵孟頫《松雪斋集》中关于田师孟的诗文《送田师孟知河中府》谓:“田候年少与予友,今三十年俱白首。”之后的《田师孟墓志铭》谓:“余与师孟友二十有七年”,说明二人交往时间长,友情深厚。虽为刻帖,仍能感受到赵体风姿,娴熟的用笔技巧,圆熟绮丽的结字造型,让人叹为观止。 后二件作品有所不同,内容为抄录前贤名篇的专门之作,可以看作专意为秋天而写的作品,书文合璧,意义重大。《秋声赋》为欧阳修53岁时所作,是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秋兴赋》则是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赋作之一。 潘岳与陆机齐名,声名显赫。不独于此,这个名字背后还有玄机。潘岳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潘安,也就是“貌比潘安”所提到的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潘岳字安仁,最终怎么成了潘安呢?说法不一,我比较相信来自杜甫的“命名”。杜甫曾作《花底》,其中有两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在这首诗中,杜大诗人为了符合平仄的要求,不用“潘岳”,而将他的字“潘安仁”写成了“潘安”,于是潘安的大名万古流传,而他的本名竟然少有人提起了。 序言中写道:“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潘岳仅仅32岁,便有归隐之心。原因何在?当他18岁时,便已春风得意,每次出门游玩,都有大批少女围追堵截,又是献花又是献果,争相一睹这位“姿容既好,神情亦佳”的美男子,这种架势比起现在的当红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蓝颜薄命”,他的一生并不是像其美貌,充满光环。因为他生活在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时代。一切都无足重轻,何况美丑?当人有了朝不夕保之感,看破世间一切,最要紧的就是选择快乐人生的活法,文章最后写道:“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岁。”意思是说,“自由逍遥在深山幽水间,放任旷达地生活在人世中。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地遨游吧,姑且度过一年又一年。” 两赋书风略见差异。《秋兴赋》笔画相对较细,风格流利清新,《秋声赋》笔画粗重老到,沉郁顿挫,可谓一时有一时之态。 赵孟頫作为宋室帝胄,入仕元朝,一生总有事事堪惭的心态,心中更加怀念家乡的湖光山色。秋天最容易引发文人的感慨和怀旧。赵作为地道的江南文人,江南的秋天最令人流连。表现在书画作品上,一生书写了很多关于秋的信札和文赋,绘画上也有关于秋的作品,强调内心感应,营造文人气息,诸如《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卷》和《秋江待别图》。其中《秋江待别图》在2015年拍出了5025万元的天价。 阅读有关秋季的经典法帖,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领略秋的美意,秋的韵味,不同于单纯的文字描述。每个人内心所能感受和理解到的有关秋天的一切体验,皆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来。一切表象因为有了文化而更加绚丽多姿,耐人寻味。 【名帖赏析】 元 赵孟頫《深秋帖》,纸本,纵26.9cm、横53.3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赵孟頫之妻管道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实为赵孟頫所书。整篇文字断句、起笔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研读观赏之下,每一处的起笔、停顿、运势,都有其章法,却又化章法于无形,体现出书法家的艺术技巧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畅朗劲健,一气呵成。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绘画被称为“元人冠冕”,书法创“赵体”书,“楷书四大家”之一。 管道升(1262-1319),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元延佑四年(1317)册封魏国夫人。 释文:道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清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柏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升跪复。 元 赵孟頫《秋兴赋》纸本,纵25.7cm,横284.3cm,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作乃赵孟頫中年时期所书,流丽中具沉着之致。笔画极具特色:横画轻盈划过,如风行水面,以稍露其锋的方折起笔,又以顿挫收锋向下收回,流美而蕴藉;竖画的收束部分,或轻盈悬针,或含蓄垂露,深得《兰亭》神髓。
释文: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鯈之潎漱漱。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岁。子昂。
元 赵孟頫《新秋帖》刻本(致师孟十札帖之四列《三希堂法帖》) 刻帖有些变形,笔画变细,有些乏力,但是整体上的赵体神韵一览无余,可以看出行笔挥洒自如,结体端庄大方,颇得右军神韵。
释文:孟頫顿首:师孟省郎仁弟足下,每有人自都下至者,必蒙流问,甚感不忘。即日新秋,想都下已凉,动静殊胜,济南暑毒不减,江左老火方可畏也。今有路家冯令史去,专为作此,盖此人自春间赴都,打算今又重去,恐局中或有怪责,则不肖提调必相累及,如到,望吾弟扣其所以,转加一言于朱检校之前,得免罪戾至幸。或部中有语,亦望转为恳君章左司假一言,于宋彦礼部尚书及(当)监局主事为祷。《六书故》一面抄写,《豫游图》不审可得否,并希报。韩进道去时曾有书,想已达,不宣。再拜。
元 赵孟頫《秋声赋》(局部)纸本,纵34.8cm,横182.2cm,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全篇用笔精妙之至,笔致婉转流畅,点画圆润晶莹。行笔洒脱流畅,平和秀逸,结体丰容缛婉,行间茂密,气韵汇通,得二王遗韵。
释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以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