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华国锋如何度过最后27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8:17: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华国锋如何度过最后27年?            
2016年08月22日 10:29

韩钢:1979年到1980年华国锋不再主持中央工作之后,这个2年我们看得出来,其实所有的重大决策实际上都是在邓小平和陈云的组织下面做出来的。所以我有一个说法,就是这次三中全会实际上是华国锋的滑铁卢,就是他开始失势的一个标志。所以从1979年以后,实际上权力的重心已经不在华国锋了。
鲁利玲:他实际上当时在那个九次政治局会议的时候,就已经表示要提出辞职。觉得华国锋一个是民主作风,一个是顾全大局的作风。就是维护党的团结。
解说:1981年2月4日是中国农历鸡年的除夕,这一天对一般人或许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春节,但对华国锋却是毕生难忘的。他在即将辞职而未辞职的特殊背景下,出席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国宴,以中央主席身份宴请越南前中央领导人黄文欢。他原本不愿露面,但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最后还是答应了。让华国锋感动的是就是在这最后的国宴上,国宴厨师知道他即将辞职,特地做了一道他平常最喜爱吃的煎鸡蛋,因为这煎鸡蛋不同于一般,是在去掉蛋黄之后煎炸的。宴会结束后,华国锋送走了黄文欢,特意与招待员、厨师一一握手,说了声同志们的情,我领了。
确如毛泽东所言,华国锋是老实人。华国锋自己则说,党内再斗争,老百姓遭殃,我坚决辞掉一切职务,事先和叶帅说了,有的说我傻瓜,有的说我太老实,我没有后悔。
1982年9月十二大后,华国锋连任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特别是在十五大上,当华国锋以全票当选为中央委员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王海光: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间华国锋都是得到全票,这是大家对华国锋这个人格和他作为一个有党性的党员,他是个守纪律的这个领导干部,对他们这些基本品格的一个肯定。
解说:2002年11月,由于年事过高,华国锋没有作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但他仍是十六大代表,但华国锋因病没有参加会议。2007年10月,满头白发的华国锋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共十七大。尽管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但从九大至十五大,连续七届当选为中央委员,前后近40年出席党代会,何尝不是历史的见证。
赵凯(华国锋影像收藏者):2007年的12月份,12月7号我到华国锋家看望他,他说你是鞍山来的,我说对,他说鞍钢产量的怎么样,我说差不多三千万吨吧,他说不到三千万吨,他给我更正了,他的思路非常地清晰,非常清晰。这是他2008年离他去世还有半年的时间。另外我感觉到老人家胸怀非常宽广,你想一想,从那么一个高峰辞职下来当老百姓,他是什么心情。
解说:喜欢清静的华国锋晚年很少出门,不过一年中有两天华国锋是一定要出去的。一天是12月26日,毛泽东的诞辰,另一天是9月9日,毛泽东的忌日。这两天华国锋会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每次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就开始了远离公众视野的普通人生活。这个与中南海近在咫尺的院子,和附近的其他大院相比,少有宾客。枝繁叶茂的葡萄架,让院子里充盈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华国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7年。
1983年华国锋来到北京郊区,找了几个葡萄园的师傅学习种植葡萄的技艺,最多的时候这里种着五六十个葡萄品种。从这时起,这位曾经的大国领袖,这位主管过农业的副总理把心思放到管理葡萄架上面来,悠然自得。华国锋对葡萄有了感情,也有了神奇的判断力。他的外孙女王苏佳回忆说,这葡萄还没长出来,他就会告诉你,它在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到了收获的季节,华国锋种的葡萄又多又好吃,成为院子里大人小孩的盛宴。不过这样的葡萄,华国锋却只能吃1到2粒,患了糖尿病的他饮食被严格控制。有一次吃饺子,华国锋吃了十多个,还想吃,向夫人韩芝俊请示,得到允许后又多吃了两个。
少年夫妻老来伴,韩芝俊陪伴着华国锋走过艳阳高照,也走过风风雨雨。韩芝俊比华国锋小10岁,山西五台县人。她的父亲韩七海在抗战时期曾任五台县游击队队长,很勇敢,能杀敌。韩芝俊从小就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还不满15岁。1949年3月,华国锋等候南下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韩芝俊喜结连理。1950年初,华国锋、韩芝俊有了儿子苏华,后来又连得一子两女。韩芝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管理家务,是华家的贤妻良母。来到9号院后,每天五六点钟韩芝俊就起床,先是在自己开辟的菜园里劳作,半个多小时后再把华国锋叫醒,她自称是"老保姆""老护士",细心料理着丈夫的起居生活。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很规律,早起后常常在院子里散散步,练练气功,然后和家人一起吃早饭。他喜欢在牛奶里放一勺或半勺咖啡,还喜欢吃烤得很硬的馒头片。中饭是华国锋最喜欢的家乡面食,莜面,猫耳朵,刀削面,臊子面,他都爱吃,对家乡特产山西陈醋同样情有独钟。中饭后,华国锋会休息到下午4点左右,华国锋晚上吃的很少,一般就喝点粥,吃个烧饼。有人这样描述华国锋晚年的生活状况,深居简出,勤练书法。
高悬在华家会客厅中央的"清静"二字是华国锋在85岁时所写,见过的人评价说大气、从容,很见功夫。他还有一幅作品,收藏家出价上百万元。不过世人所熟悉的华国锋书法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上那六个镌刻在毛主席纪念堂上的鎏金大字。
韩钢:确实华国锋退下来了以后他不是张扬,他更加低调吧,因为这个人本来就不太张扬,他更加低调。
赵凯:他平时看书,看动物世界,看电视看动物世界,然后写一些书法,包括他把毛主席的全部的诗词都写上书法作品,然后在交城那边已经被刻成石碑,要建碑林。华国锋书法是非常好的。
田酉如(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研究员):他退下来以后,这个作为华老来讲,他退下来这件事情辞去主席这件事情,他始终没有后悔过。这个我明确的讲,始终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个他确实感觉到当时他再控制这个局面,再按他这个搞就有些困难了,有些人可能就比他搞得更好一些。
解说:华国锋的书法造诣来自于他的勤奋练习,曾任山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的孙金泉,经常与华国锋讨论书法方面的话题,如落款的月名和用印的位置等。
王海光:练书法是那个柳体还是颜体字,就写的特别好。
田酉如:他的字从小,从小学的时候开始,他就很重视这个毛笔字。他是基本上按现在的学历讲,他就是中专生,他在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毕业的,而且后边这个参加工作以后呢,就是战争年代他也非常注意学习。
解说:除了看党报,华国锋也看都市类报纸,看电视也是这样,也喜欢热映的影视节目。华国锋刚退下来不久,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本人和孩子们每集都看,觉得很有意思,并让身边工作人员给翻译者周斌打电话。周斌不禁感慨道,我真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几个月前还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的十亿多人口的大国最高领导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闲人,居然会有闲工夫一集不落地欣赏国外儿童动画片。
1982年《少林寺》的上映受到空前的欢迎,报刊每天登载有关影片的消息,花絮,少林寺的轶闻,演员的轶事。这时华国锋因为心脏病住在北京医院,有人将此事告诉华国锋后,他立即把《少林寺》调到医院来播放,医生得知后劝他别看,说里面打斗很凶,对心脏病无益,华国锋则淡淡地回答说,勿忧,我知其戏均假。
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华国锋也想去看一看,但是他这时候已经病得很厉害了。8月2日,奥运彩排给他票时,他很无奈地说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8月3日,华国锋又一次住进了医院,从此他没能离开421病房。9号院里的葡萄架再也没有等来热爱它的主人。
8月20日12时50分,华国锋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7岁。华国锋吩咐后事,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静,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他还说给自己选择墓地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不占用耕地,二是不与民争地,三是不破坏环境,四是不损坏古迹。2011年11月3日,在秋雨纷纷之中的卦山"华陵"终于等到了它期盼已久的主人。就在这一天,华国锋的骨灰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三年零两个月后终于回到了他出生和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从此他可以长眠于此,遥望他挚爱的家乡。
陈晓楠:2011年的2月16号是华国锋90周年的诞辰,三天之后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题目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的文章,细述了华国锋的生平业绩,而且在结尾处写道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将会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质风范将会永远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而今,从各地纷纷来到"华陵"的人民群众,恐怕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核心提示: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就开始了远离公众视野的普通人生活。这个与中南海近在咫尺的院子,和附近的其他大院相比,少有宾客。枝繁叶茂的葡萄架,让院子里充盈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华国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7年。

晚年华国锋 资料图

凤凰卫视8月1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现在人们常常以此为界,把新中国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30年"。而对华国锋来说,他自己主持的这两次会议何尝不是他人生和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1980年9月,华国锋根据党政分工的改革要求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到1982年9月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也就是这几年间,在公共场合和毛泽东画像并排悬挂着的华国锋的画像逐渐消失。
解说:1978年11月10日,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原来的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讨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二是商定1979、1980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三是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在开幕会上,华国锋强调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中心思想是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动员全党同心同德,鼓足干劲,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然而会议一开始的分组讨论就突破了原定议题。
鲁利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有一个背景,参加会议的一些人呢当时还都没有恢复工作,所以当时呢他们对文革十年憋了一肚子气,结果呢这些党的高级干部呢,就突破了原有的议题,就谈起了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韩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从粉碎"四人帮"以后,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出来,那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对于当时主持中央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汪东兴就提出了很多批评,因为汪东兴在很多历史冤假错案的问题上采取了压制的态度。
解说:尽管会议的内容大大超出原定的议题,局面对华国锋也越来越不利,但他对会上提出的问题没有回避,更没有压制,而是态度诚恳地听取。
韩钢:当然这些问题呢跟华国锋主政的这两年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毕竟华国锋是中共中央最主要的领导人。所以会议其实并没有点名批评华国锋,但是无论如何呢,对华国锋主政这两年的政策是有所涉及、触及和批评的。在这样的会议的形势下面,华国锋并没有采取压制的政策和态度,相反呢,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党内民主发扬的好的风气。所以他主张大家有话畅所欲言。
陈东林(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在陈云他们在小组会上讲话要求为老干部积极平反,为彭德怀平反的时候,华国锋后来回忆说,说我正好往一个厅去,这时候有一个领导人呢过来比较紧张地跟我讲,说闹起来了,哄起来了,说挡不住了。华国锋当时说我对他讲,没有挡的必要嘛,该怎么说怎么说,所以华国锋当时呢,应该说这个问题上他接受这个群众党内不同意见的这个肚量还是不错的。
解说:经过充分的讨论,中央工作会议于12月13日闭幕,华国锋承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了自我批评。他还主动讲了防止个人崇拜,坚持集团领导的问题,提出今后向中央请示报告的时候,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党中央,只写党中央就可以了。
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当时有一个学员到下边一个公社去参观的时候,就看到公社的里面,把华国锋到他们那里去视察时候的这个毛巾啊,杯子什么的当成这个展品在那供着。他就觉得这个做法不对,就给华国锋写了封信,华国锋是当时就把这个信给转发了。
解说:华国锋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之后,他不仅在文件的抬头失去了原有的位置,他在实际上也开始失去权力核心的地位。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讲话。
影像片断: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只有思想解放了。
解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被后世认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韩钢:所以这次会议我有一个看法,实际上是一次权力的转移,虽然在这次会议上对于华国锋本人的人事没有做任何调整,但实际的决策过程当中,从这次会议以后我们看得出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邓小平。
解说: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不同于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只用了五天时间,会议做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始了中国的一个新时代。
华国锋职务的最大变化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作出的,但在半年多前的1980年11月10日至19日,11月29日和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专门讨论华国锋的功过是非。
韩钢:1979年到1980年华国锋不再主持中央工作之后,这个2年我们看得出来,其实所有的重大决策实际上都是在邓小平和陈云的组织下面做出来的。所以我有一个说法,就是这次三中全会实际上是华国锋的滑铁卢,就是他开始失势的一个标志。所以从1979年以后,实际上权力的重心已经不在华国锋了。
鲁利玲:他实际上当时在那个九次政治局会议的时候,就已经表示要提出辞职。觉得华国锋一个是民主作风,一个是顾全大局的作风。就是维护党的团结。
解说:1981年2月4日是中国农历鸡年的除夕,这一天对一般人或许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春节,但对华国锋却是毕生难忘的。他在即将辞职而未辞职的特殊背景下,出席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国宴,以中央主席身份宴请越南前中央领导人黄文欢。他原本不愿露面,但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最后还是答应了。让华国锋感动的是就是在这最后的国宴上,国宴厨师知道他即将辞职,特地做了一道他平常最喜爱吃的煎鸡蛋,因为这煎鸡蛋不同于一般,是在去掉蛋黄之后煎炸的。宴会结束后,华国锋送走了黄文欢,特意与招待员、厨师一一握手,说了声同志们的情,我领了。
确如毛泽东所言,华国锋是老实人。华国锋自己则说,党内再斗争,老百姓遭殃,我坚决辞掉一切职务,事先和叶帅说了,有的说我傻瓜,有的说我太老实,我没有后悔。
1982年9月十二大后,华国锋连任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特别是在十五大上,当华国锋以全票当选为中央委员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王海光: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间华国锋都是得到全票,这是大家对华国锋这个人格和他作为一个有党性的党员,他是个守纪律的这个领导干部,对他们这些基本品格的一个肯定。
解说:2002年11月,由于年事过高,华国锋没有作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但他仍是十六大代表,但华国锋因病没有参加会议。2007年10月,满头白发的华国锋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共十七大。尽管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但从九大至十五大,连续七届当选为中央委员,前后近40年出席党代会,何尝不是历史的见证。
赵凯(华国锋影像收藏者):2007年的12月份,12月7号我到华国锋家看望他,他说你是鞍山来的,我说对,他说鞍钢产量的怎么样,我说差不多三千万吨吧,他说不到三千万吨,他给我更正了,他的思路非常地清晰,非常清晰。这是他2008年离他去世还有半年的时间。另外我感觉到老人家胸怀非常宽广,你想一想,从那么一个高峰辞职下来当老百姓,他是什么心情。
解说:喜欢清静的华国锋晚年很少出门,不过一年中有两天华国锋是一定要出去的。一天是12月26日,毛泽东的诞辰,另一天是9月9日,毛泽东的忌日。这两天华国锋会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每次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就开始了远离公众视野的普通人生活。这个与中南海近在咫尺的院子,和附近的其他大院相比,少有宾客。枝繁叶茂的葡萄架,让院子里充盈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华国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7年。
1983年华国锋来到北京郊区,找了几个葡萄园的师傅学习种植葡萄的技艺,最多的时候这里种着五六十个葡萄品种。从这时起,这位曾经的大国领袖,这位主管过农业的副总理把心思放到管理葡萄架上面来,悠然自得。华国锋对葡萄有了感情,也有了神奇的判断力。他的外孙女王苏佳回忆说,这葡萄还没长出来,他就会告诉你,它在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到了收获的季节,华国锋种的葡萄又多又好吃,成为院子里大人小孩的盛宴。不过这样的葡萄,华国锋却只能吃1到2粒,患了糖尿病的他饮食被严格控制。有一次吃饺子,华国锋吃了十多个,还想吃,向夫人韩芝俊请示,得到允许后又多吃了两个。
少年夫妻老来伴,韩芝俊陪伴着华国锋走过艳阳高照,也走过风风雨雨。韩芝俊比华国锋小10岁,山西五台县人。她的父亲韩七海在抗战时期曾任五台县游击队队长,很勇敢,能杀敌。韩芝俊从小就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还不满15岁。1949年3月,华国锋等候南下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韩芝俊喜结连理。1950年初,华国锋、韩芝俊有了儿子苏华,后来又连得一子两女。韩芝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管理家务,是华家的贤妻良母。来到9号院后,每天五六点钟韩芝俊就起床,先是在自己开辟的菜园里劳作,半个多小时后再把华国锋叫醒,她自称是"老保姆""老护士",细心料理着丈夫的起居生活。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很规律,早起后常常在院子里散散步,练练气功,然后和家人一起吃早饭。他喜欢在牛奶里放一勺或半勺咖啡,还喜欢吃烤得很硬的馒头片。中饭是华国锋最喜欢的家乡面食,莜面,猫耳朵,刀削面,臊子面,他都爱吃,对家乡特产山西陈醋同样情有独钟。中饭后,华国锋会休息到下午4点左右,华国锋晚上吃的很少,一般就喝点粥,吃个烧饼。有人这样描述华国锋晚年的生活状况,深居简出,勤练书法。
高悬在华家会客厅中央的"清静"二字是华国锋在85岁时所写,见过的人评价说大气、从容,很见功夫。他还有一幅作品,收藏家出价上百万元。不过世人所熟悉的华国锋书法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上那六个镌刻在毛主席纪念堂上的鎏金大字。
韩钢:确实华国锋退下来了以后他不是张扬,他更加低调吧,因为这个人本来就不太张扬,他更加低调。
赵凯:他平时看书,看动物世界,看电视看动物世界,然后写一些书法,包括他把毛主席的全部的诗词都写上书法作品,然后在交城那边已经被刻成石碑,要建碑林。华国锋书法是非常好的。
田酉如(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研究员):他退下来以后,这个作为华老来讲,他退下来这件事情辞去主席这件事情,他始终没有后悔过。这个我明确的讲,始终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个他确实感觉到当时他再控制这个局面,再按他这个搞就有些困难了,有些人可能就比他搞得更好一些。
解说:华国锋的书法造诣来自于他的勤奋练习,曾任山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的孙金泉,经常与华国锋讨论书法方面的话题,如落款的月名和用印的位置等。
王海光:练书法是那个柳体还是颜体字,就写的特别好。
田酉如:他的字从小,从小学的时候开始,他就很重视这个毛笔字。他是基本上按现在的学历讲,他就是中专生,他在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毕业的,而且后边这个参加工作以后呢,就是战争年代他也非常注意学习。
解说:除了看党报,华国锋也看都市类报纸,看电视也是这样,也喜欢热映的影视节目。华国锋刚退下来不久,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本人和孩子们每集都看,觉得很有意思,并让身边工作人员给翻译者周斌打电话。周斌不禁感慨道,我真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几个月前还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的十亿多人口的大国最高领导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闲人,居然会有闲工夫一集不落地欣赏国外儿童动画片。
1982年《少林寺》的上映受到空前的欢迎,报刊每天登载有关影片的消息,花絮,少林寺的轶闻,演员的轶事。这时华国锋因为心脏病住在北京医院,有人将此事告诉华国锋后,他立即把《少林寺》调到医院来播放,医生得知后劝他别看,说里面打斗很凶,对心脏病无益,华国锋则淡淡地回答说,勿忧,我知其戏均假。
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华国锋也想去看一看,但是他这时候已经病得很厉害了。8月2日,奥运彩排给他票时,他很无奈地说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8月3日,华国锋又一次住进了医院,从此他没能离开421病房。9号院里的葡萄架再也没有等来热爱它的主人。
8月20日12时50分,华国锋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7岁。华国锋吩咐后事,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静,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他还说给自己选择墓地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不占用耕地,二是不与民争地,三是不破坏环境,四是不损坏古迹。2011年11月3日,在秋雨纷纷之中的卦山"华陵"终于等到了它期盼已久的主人。就在这一天,华国锋的骨灰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三年零两个月后终于回到了他出生和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从此他可以长眠于此,遥望他挚爱的家乡。
陈晓楠:2011年的2月16号是华国锋90周年的诞辰,三天之后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题目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的文章,细述了华国锋的生平业绩,而且在结尾处写道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将会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质风范将会永远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而今,从各地纷纷来到"华陵"的人民群众,恐怕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23:21 , Processed in 0.0075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