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中国古代史上最任性、最土豪的收藏家 2016年09月02日08:24
在中国古代,有那么一群含着金勺子长大,因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先天优势成了大有作为的艺术家、收藏家。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里,他们最大的消遣就是捣腾笔墨、造个名窑,捡捡漏淘淘宝,闲来在民间收刮点名画名字什么的。他们是史上最任性、最土豪、最文艺的艺术收藏牛人,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皇帝。 <span] 唐太宗李世民:大爱收藏书画 生死不离《兰亭集序》。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收藏书画,尤其喜爱收藏王羲之的诗书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竟然忽视帝王之尊,以“特工卧底”的方式骗得,生前爱不释手,死后将其随葬,连最宠爱的杨贵妃都没能有这等待遇。
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的冯承素摹本 相传,《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临终时将它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将《兰亭集序》珍藏在梁间暗槛之中。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了解到它在辩才手中,于是想方设法谋取,就派御史萧翼专程赶到越州设计骗取真迹。
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同辩才交了朋友,两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真迹置于桌案之上,萧翼便潜入僧房,盗走了真迹。
辩才最后知道他是奉圣旨来取兰亭真迹时,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后,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了他临终时,埋入昭陵。也有传言说他儿子唐高宗也喜欢《兰亭集序》,于是使了调包计,将真迹与自己一同埋入了唐乾陵。不过,无论真相如何,真正的《兰亭集序》已经看不到了。
后周世宗柴荣:酷爱瓷器 制造“千古之谜”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一边忙着理家治国,一边开疆扩土,百忙之中还不忘搞点自己的小爱好——烧造瓷器。
据传,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自创的御窑,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然而,中国至今未发现柴窑的窑址,目前也无完整柴窑器皿传世,甚至连柴窑瓷器的残片也未见一枚。自古以来,国人对柴窑的争议不断,已然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桩悬案。
南唐后主李煜:开创金错刀与撮襟书 好藏前代书画
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做皇帝,以他在文化界的建树,一生应该是辉煌的,艺术成就更是了得。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其书法陶谷称赞是“金错刀”“撮襟书”;对其画,宋代郭若虚也大加赞许。除此之外,李煜对收藏也甚为精通。后主好收藏前代法书名画,把秘府珍藏的书法作品让臣下徐铉刻帖四卷,名《昇元帖》,惜无传拓。
金错刀: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宣和画谱·李煜》——“李氏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撮襟书:不以笔而以卷帛书的大字。
李煜的墨迹流传很少,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
《礼记经解》墨迹局部,传为李煜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