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历史:任性大师黄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0:47: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任性大师黄侃(路卫兵) (2016-02-29 01:29:57)





⊙黄侃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时,与校方约定: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时人谓之“三不来教授”。一日阳光明媚,黄侃仍不肯进教室。教务处只好派人去请,说:“黄大师,上课时间到了,该上课了。”黄两眼望天花板,回答说:“时间到了,钱还没到呢。”原来学校没有及时发他薪水。
⊙在中央大学兼课的教授颇多,大都西装革履、汽车进出,顶不济也是黄包车。唯有黄侃总是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腋下夹了几本书,步行到校。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要佩戴校徽,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这个衣着寒酸的人没有校徽,就要求看他名片,黄侃大怒,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
⊙北大每到毕业季,按惯例都要印制同学录,将师生的写真、履历汇为一集,印刷费通常由教授们捐助。黄侃对此不以为然,既不照相,也不捐钱。待到同学录印出,学校一视同仁,也给黄侃送去一册,以作纪念。黄侃将册子随手丢入河中,愤然骂道:“一帮蠢货,请饮臭水!”
⊙私立中华大学聘请黄侃为该校教授,黄侃拿着薪水,却从不去学校上课。据说唯一的一次授课,是对学生们劈头盖脸的一番训斥:“你们是何等动物?非要我来上课?你们出去只管甩我的牌子,就说是我的学生,还怕没得饭吃?看哪个不派你事做?”
⊙黄侃在金陵大学兼课,一日农学院院长突发奇想,要在礼堂公开表演“新法阉猪”。海报贴出,全校轰动。在“阉猪”表演现场,院长让学生捆出一头大肥猪,紧缚在手术架上,然后开肠破肚。谁知折腾半天也没找到猪卵巢在哪里,被“阉”之猪一命呜呼。黄侃遂作词讽刺说:渺渺卵巢知何处?望左边不见,在右边乎?白刃再下,怎奈它一命呜呼。
⊙黄侃在北大讲授《 说文解字》,学生们感觉晦涩难懂,故此每次考试都有学生不及格。后来学生们就凑钱办了一桌酒席,宴请黄侃。等到期末考试,学生们全部及格。校长蔡元培知道此事后,责问黄为何违反校规,吃学生的宴请。黄侃回答:“他们这帮学生还知道尊师重道,所以我不想为难他们。”
⊙黄侃在中央大学开设文学研究法课程,用《 文心雕龙》作为课本。黄侃只管讲课,从来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考试也不肯看卷子,不打分数。如此教务处无法对学生考核,便督促黄侃阅卷。黄侃遂给教务处写一纸条,上书“每人八十分”五个大字。
⊙黄侃曾在办公室门上挂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座谈不得超过五分钟。”又说:“女学生不在此限,可以多坐一会儿。”
⊙谭鑫培的戏风靡北京,各大学多有谭迷。一天课间休息,教师们闲话谭的《秦琼卖马》,胡适插话:“京剧太落伍,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都静听高论,无人插话,突然黄侃长身立起,说:“适之,适之,那要唱武松打虎怎么办?”
⊙章太炎与陈独秀闲谈,说起文学,陈独秀举出几位出身苏皖的学士,言语间颇以身为苏皖人自豪,后来说到湖北,陈不屑地说:那个地方没出过什么大学者。话音刚落,隔壁房间的湖北人黄侃跳出来大声说:“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噎得陈独秀哑口无言。
⊙1908年春,光绪与慈禧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高等官学堂学生田桓“哭临”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于翌日高悬虎头牌,要开除田桓学籍,全校师生哗然。在学校附近寓居的黄侃听闻,盛怒之下跑进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通之后,方扬长而去。[节选自《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湖南文艺出版社]


链接: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青石岭大樟树人。原名乔馨,字梅君,后改名侃,又字季子,号量守居士。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35年月10月8日殁于南京,年仅49岁。

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50岁后才著书。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黄侃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

黄季刚先生学术年表
1886年 1岁4月3日(夏历二月廿九日)生于成都金玉街三道会馆。

1888年 3岁 随江叔海先生问字,初授《论语》。

1890年 5岁 随父还居原籍湖北蕲春。

1896年 11岁随父至武昌,读经而外,纵览诸子、史传,能为诗文。次年丁父忧。

1900年 15岁 应县试,进学。

1902年 17岁入武昌湖北普通学堂肄业。同学有宋教仁、董必武等。

1905年 20岁在文普通学堂因宣传排满思想开除,以故人之子得张之洞资助留学日本。

1907年 22岁以运甓、不佞、信川等笔名写作《释侠》、《专一之驱满主义》、《哀贫民》等文,刊于章太炎主编之《民报》。师事太炎先生。写有《新方言后序》、《国故论衡序》。

1908年 23岁回国侍母疾,不久,母逝,本于孝义,闭门定省,曾写定《春秋名字解诂补谊》诸稿。时清廷命逮革命党人,胥吏欲捕之,遂仓皇离乡,再走日本,往依章师。日夕研讨国学。

1910年 25岁返国还里,筹设孝义会,宣讲种族大义及中国危急状听者甚众。

1911年 26岁辛亥革命起,奔走江湖,然不欲谋仕宦,后退居沪上,主《民声日报》。

1914年 29岁勤治故籍,研索《广韵》,综合前说,定古声十九类,古韵二十八部之目。有《仙道平论》、《释若者》等文刊于《雅言》杂志。

1919年 34岁于《国故月刊》、《国民月刊》发表《广韵佚字》、《毛诗正韵评》等文。因与胡适等人不谐,转教武昌高等师范。

1920年 35岁在《唯是学报》发表《声韵通例》、《与友人论治小学书》等。并为《说文》、《尔雅》等作讲章。

1923年 38岁仍任教武昌,有《音略》、《释公士大夫》、《文心雕龙札记》等刊于《华国月刊》、《国学卮林》。

1925年 40岁作《中国文学概谈》、《文学记微》等文,刊于《晨报》副刊。

1927年 42岁 应聘北京师范大学,秋后转教东北大学。

1928年 43岁南下应南京中央大学聘,讲章有《礼学略说》、《唐七言诗式》诸稿。先后同事有汪东、胡小石、汪辟疆、陈伯弢、王伯沆、吴梅等。

1931年 46岁于《金陵学报》、《金声》是发表《诗音上作平证》、《章炳麟黄侃往来论韵书》等,讲《三礼通论》,批注《尔雅义疏》。

1933年 48岁 出版《日知录校记》。

1935年 50岁因病逝世于南京。逝前讲授《说文部首》及史汉文例。遗稿有《尔雅郝疏订补》、《说文注》、《广韵注》、《切韵表》、《集韵声类表》、《古韵谱》等。



黄季刚先生著作要目
专著
1、《文心雕龙札记》,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中华书局,1962年。
2、《反切解释》上编,中央大学出版组,1929年
3、《日知录校记》,中央大学出版组,1933年。
4、《集韵声类表》,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
5、《黄侃论学杂著》,收著作十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
6、《说文笺识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字正初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8、《黄季刚先生遗书》,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80年。
9、《文选黄氏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论文
1、《春秋名字解诂》,《国学粹报》4卷4期。
2、《与友人论治小学书》,《唯是学报》第三册,1920年。
3、《稷通释》,《华国月刊》1卷期,1923年11月。
4、《释尸鸠》,《华国月刊》1卷4期,1923年12月。
5、《咏怀诗笺》,《东北丛刊》第3期,1931年1月。
6、《中国文学概谈》,原载《晨报》副刊,又载艺社《文学论集》,1929年。
7、《文学记微》,同上。
8、《秋华室说诗》,《苏曼殊全集》第五册,1929年。
9、《诗音上作平证》,《金声》创刊号,1931年5月。
10、《汉唐玄学论》,《时代公论》1卷11期,1933年6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12:12 , Processed in 0.0094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