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们一定想不到,范蠡为何对西施这么一见钟情?2016-11-12 14:30:00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0:16: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网易新闻
你们一定想不到,范蠡为何对西施这么一见钟情?
看鉴原创

欢迎大家来到看鉴,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心理说史首创者陈禹安的著作《吞吴》。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俘虏越王勾践之后,志得意满,想要修建姑苏台。
要完成姑苏台这项浩大工程,绝非一日之功。吴国百姓起早贪黑,血泪交迸,夜以继日地赶工。当时的施工主要依赖人力,像姑苏台这样的工程,光是备齐各种材料就需要两三年,完成营建更是需要四五年。
在用两根巨大木料赢得了夫差的欢心后,勾践的思绪又想到了姑苏台建成之后。文种破吴七策中的三条是“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姑苏台建成后,崇台胜景,自然离不开歌舞女乐。而这施行破吴第三策的大好良机。
一想到这点,勾践立即将文种找来商议。
文种说:“兴亡之数,定于上天。既生神木,何患无美女?”

文种看成“心理吴越”三部曲中排名第一的激励大师。他最擅长的本领就是见缝插针地利用各种稍纵即逝的机会,不露声色地激奋对方的心灵。他在夫差开始犯错,越国形势见好的时刻,说“兴亡之数,定于上天”,其潜台词不言自明。显然,他这是在暗示越国必兴,吴国必亡,以此进一步坚定勾践的信心。此前,当越国惨遭吴国涂炭的时候,他是绝不会说这一句话的。因为,在悲惨的时刻,同样的一句话,很容易被勾践理解为“越国必亡,吴国必兴”。
随后,文种再一次强调了“神木天生”,不但作为前一句的有力作证,而且拂去了勾践担心国内缺少角色美女的忧患。由此,那个由文种开创的“神话”也得以不断延续。
勾践一听,果然心神惧悦。但是他也担心,在国内大张旗鼓地搜寻美色,会引发百姓的怨言与非议。这个担心绝对不是多余的。只要想想此前伐木工们那首充满怨懑的《木客吟》就可以知道了。
文种说:“我有个好办法,可以遍阅国中女子,又不惊扰人心。”
勾践急忙问计。
文种说:“大王可以派出你身边的宦官一百人,再找一些善于相面的人夹杂其中,让他们遍游国中,暗中探访,看到姿容出众的就记录下来,然后再在其中挑选,何愁找不到美人?”
勾践依计而行。

半年之后,访美使者们纷纷上报各地的美女,竟然有两千余人之多。勾践再派人在其中精挑细选,最后选中了两个绝色美人。
这两个十几岁的少女,一个叫做西施,一个叫做郑旦,都是苎萝山下人。西施其实不叫西施,她的名字叫夷光。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小村,多姓施。夷光和郑旦都是西村人。所谓的“西施”其实是村名,被人用来代称夷光,约定俗成后,西施名闻天下,她的本名施夷光反倒是鲜为人知了。
西施和郑旦两人年龄相仿,比邻而居,每日相伴,在村旁小溪中浣纱,不是同胞手足,胜似亲生姐妹。秀山丽水出美女,这两个人的美貌难分伯仲,乍一看去,红颜如花,肌肤胜雪,丽质天生,纯美脱俗,恍若九天仙子下凡人间。

西施之美,其实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描述的。后来的聪明人,就用“沉鱼”来间接形容,意思是说,西施在浣纱时,她的美貌令溪水中的鱼儿也自愧不如,而沉入水底(与西施同属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的王昭君、貂婵和杨贵妃则分别被赋予“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誉。后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被广泛用于称颂女子之美)。
勾践见了使者带回来的这两人的画像,不禁怦然心动。这样的人间绝色,天下没有一个男人见了会不动心的。但此刻勾践一门新思想着要为自己洗刷奇耻大辱,自然不敢贪恋美色。而西施和郑旦的绝世容颜也让他更加坚信,兴亡之数,早已天定,上天牢牢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夫差大兴土木,扩建姑苏台,已经暴露了他的人性弱点。勾践从一个男人的本能判断,夫差见了这两个美人,一定会惊为天人,万难割舍!
勾践当即下令,让范蠡带着两百镒黄金作为聘礼,前去迎接西施和郑旦。
这个聘礼,其实就是美色的收购价格。当时的世代,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往往被视为一种物品,而不是人。按照常规,如果勾践自己征用这两个女子的话,是用不着支付什么聘礼的。但这次迎接西施和郑旦,是用来贡献给吴王夫差的。勾践担心,“免费”征用会引来民间的非议与怨愤,所以给出了一个大价钱。西施和郑旦的父母,在得到了“意料之外”的这一大笔聘礼后,更加不敢多说什么郑旦的父母,在得到了“意料之外”的这一大笔聘礼后,更加不敢多说什么了。再这样的世代,身处社会底层的卑贱百姓,哪里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范蠡来到苎萝山下,浣纱溪旁,一言就看到了西施。就在这一瞬间,范蠡无可抑制地爱上了她!这是一次典型的一见钟情!而所谓的激情之爱,就是充满了幻想和错觉的,从而也是盲目的。如果当时在场的是郑旦,那么,让范蠡深深迷恋的也许就不是西施了。
后世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说:“整体而言,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男人则倾向于因外表而爱上女人。”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男女两性在择偶偏好上的重大差异。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原初时代,爱情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繁衍服务。男女两性因为自然的生理差异而导致了在种族繁衍中分工的不同,也因此在择偶偏好上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同。
女性的怀孕期需要十个月,生育后的哺乳期更是长达两三年,此后还需要耗费好几年的时间精心抚育,孩子才会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在这个漫长的期间,女性几乎没有精力独立去寻求用于确保自身以及孩子生存的各项资源。所以,女性必须找到一个有足够的能力和足够的责任心来保护自己及孩子,并提供充沛资源保障的南星作为配偶。

在漫长的进化中,女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择偶偏好:选择年长成熟、社会地位高、拥有丰富资源的男性。而年长成熟以及社会地位高其实也是为了确保拥有更多的资源。因为一般而论,年长着相对于年轻人,社会地位高的人相对于社会地位低的人,显然更加富有。
男性在生殖繁育中的付出要少得多。对于男性来说,如果没有人为的社会规则限制,不断地寻求更多的具备良好生育能力的女性,显然更有利于他的基因广泛地流播繁殖。为了确保每一次繁育的成功率,男性必须进化出识别女性生育能力是否良好的适应性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美貌健康等式”。那些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认为是眉毛的外形标志——脸部左右对称、嘴唇丰满、皮肤充满弹性、头发油亮有光泽、腰臀比在0.7左右——其实正是判断女性健康与否的标志,亦即美貌等于健康。具备这些健康美貌标志的女性,正表明了其发育良好、营养充足、没有不良隐疾,从而具备了良好的生育能力。
所以,男性在进化中积淀而成的择偶偏好就是:选择年轻貌美的女性。
这就是莆田下南星在见到貌美如花的年轻女性时,情难自禁的真正原因。范蠡又何尝能够例外?

西施不施粉黛,清丽脱俗,明眸善睐,身形轻盈,举手投足间充满了生物性的本原魅力,顿时激发了范蠡内心中生物性的本能冲动!就在这一瞬间,范蠡如狂饮醇酒般深深地陶醉在西施的绝代风华之中。
但是,即使范蠡再爱西施,也不得不把她送给吴王夫差,因为在他心中,家国之重比小情小爱更为重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8:35 , Processed in 0.0075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