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末的火车开向何方? 聆听名家道不尽的乡愁 2015年02月05日08:48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8:37: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月4日0时30分,随着汽笛轰鸣,广铁春运首趟客车缓缓开出,拉开了广铁春运的大幕。


         


        人民网北京2月5日电 (记者许心怡)每到年末,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提着大包小包涌向火车站。无论这车站在哪个地方,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故乡。故乡,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乡愁,是一首游子不朽的心灵之歌。年终岁末,您是否已经踏上归途?还是留在遥远的他乡?不论您身在何方,让我们来一同聆听名家的“乡愁”,回忆心中的故乡……

       


        莫言(资料图)


         
        莫言:故乡是一条永远流动的河
         
        莫言自称 “写乡土的作者”,而他熟悉的乡土就是他的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夏庄镇河崖平安庄。从小饿怕了的莫言现在不但能吃饱,还在北京安了家,但他总忍不住回到家乡。莫言曾说:“城市的生活好像是封闭的静止的,但记忆中的故乡是一条河流,在不断地流动着。”
         
        莫言的老家平安庄在山东高密胶河边上,他出生的老宅在旧村的最后一排,始建于民国初年,长方形结构,一间正堂四个房间,连同前院,都是红瓦木顶,砖混泥墙,石头打基。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这个老宅西屋的大土炕上。老宅院子里原来有两间侧房,加一个猪圈和一个厕所。管谟业是家里第四个孩子。大哥管谟贤1943年,姐姐管谟芬1946年,二哥管谟欣1950年,都出生在这里。老四管谟业和大哥相差12岁,都属羊。管谟业的女儿管笑笑,也在这个老宅里出生。
         
        现在屋后水泥地里翻晒玉米的薛老伯和村民们都知道了,小时候叫“斗儿”的孩子,靠写字拿了一个国际大奖。“斗儿”是爷爷管遵义起的,爷爷算是高学历的文化人,读过旧学私塾,家里有很多医书,写得一手好字。爷爷的意思是:别看他长得丑,他可是北斗星,长大一定成才。
         
        “我小时候,政府还没有修水堤,从屋里可以望到胶河。后来我小学失学后,还参加过胶河的水利工程,天天在河道里挖掘泥土。”莫言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崖、大栏一带地势低洼,河道纵横,每逢夏季,经常水涝成灾。于是当地农民只能种红高粱,以此为主粮。“在吃不饱饭的年代,红高粱浑身是宝。高粱米磨成粉,可以做成饼和窝窝头,或者酿酒;穗可以编成扫帚;叶子和枝杆用来给牛当草料,或者编织成草席和门帘;根部也可以敲干净土晒干后当柴火烧。”
         
        “走遍天下也没有故乡好”,莫言作品,写的也多是“高密东北乡”的故事。他说,故乡代表了一种乡土记忆,是千百年来的文学命题,唐诗里、宋词里,都有离愁别恨、乡愁相思。莫言笔下,常有最熟悉的生活、童年记忆、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同学、父母、乡亲,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游过泳的河流、散步过的河堤。故乡高粱地里发生的孙家口伏击案、公婆庙惨案,被他写进了《红高粱》。

       


        席慕蓉(资料图)


         
        席慕蓉: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台湾女诗人席慕蓉向世人抒发着的是这样一种情怀——无论走到哪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永远不会湮灭,而是日久弥新。
         
        1943年,席慕蓉生于重庆。她的祖籍是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父母都是蒙古贵族,给她起的蒙族名字是穆伦·席连勃,意为“大江河”。出生不久,她随父母迁居香港,1954年又举家迁往台湾。
         
        对席慕蓉来说,香港不是故乡,而蒙古草原也不是——她并不曾在那里真正地出生、长久地生活过。她把它称为“原乡”,是经过父母的经验传达到她心里的温暖。
         
        “冬天的晚上,兄弟姐妹们围坐着,缠着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诉说那些发生在长城以外的故事。我们这几个孩子都生在南方,可是那一块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地血脉仍然蕴藏在我们身上。靠着父亲所说的祖先们的故事,靠着在一些杂志上被我们惊喜地发现的大漠照片,靠着一年一次的圣祖大祭(每年,台湾的蒙古族同胞都会在台北举行“圣祖成吉思汗大祭典礼”),我可爱的故乡便慢慢成形了。而我儿时也就靠着这一份拼凑起来的温暖,慢慢地长大了。”
         
        席慕蓉的父亲做梦都想回草原。他一度寄居德国,巴伐利亚高原广袤的草场勾起了他的乡愁,他从异国土地上折断一根草,很陶醉地对儿女说:“对了,就是这个味道!你们闻一闻吧,这很像家乡蒙古高原上草的味道……”可惜,直到去世,他都没能真的闻到蒙古高原上的草香。日日夜夜,父亲的话常常回响在席慕蓉耳边:“孩子,我回不去了,将来你一定要回我们的草原,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
         
        1989年8月1日,大陆与台湾解禁,8月20日,席慕蓉就回到了故乡,这一年,她46岁。换上蒙古袍,骑着骏马,身边是手捧哈达和马奶酒的蒙古族同胞。面对古老的土地,席慕蓉虔诚地下跪,捧起一抔热土揣在胸前,像父亲当年那样,折断一片草叶捧在手心,用心地嗅着。“那时就像一个婴儿,感受到了大草原的阳光和召唤。那是一种在梦里来过的感觉,草原唤醒了我体内的‘另一个自己’。”席慕蓉回忆道。
         
        此后,她一次次往来于草原和台湾之间。1999年,两个随行的年轻人为她录制了纪录片,当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看到这个影像时,泪如雨下。她托人找到席慕蓉,邀请她为大草原填一首词。于是便有了那首著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余光中(资料图)


         
        余光中:一生漂泊,不变是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乡愁》,道出了余光中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1949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分水岭,也是余光中人生的分水岭。21岁的余光中站在来台的轮船上,内心跟眼前渺茫的大海一样没有着落。不知前方的岛屿是何光景,也无法预知身后的故土何时能返。他更不知道,这一等,竟然是43年。
         
        余老感叹:“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余光中于1928年农历九月九日出生在江苏南京。这一天,是中国的重阳节,本有辟邪避难的寓意;而这一年,中国内忧外患的局势依旧严峻,他少年时代在祖国的生活,大部分也就是在逃难中度过。他曾说过:“这母难日也正是我民族灵魂深处蠢蠢不安的逃难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母亲一路奔走,经过上海、香港、昆明等地,最后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在这文风颇盛的巴蜀之地,他度过了一段快乐、自由的时光。当时就读的南京青年会中学,位于江北县悦来场,德高望重的晚清拔贡“老夫子”启迪他的国学,关切而严谨的英文老师则是他的外文启蒙。同学之间相互勉励,奇书共赏,奇文共议。回忆当年,余老说:“后来考入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转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文学基础却是在这里起步的。”
         
        在历史的洪荒里,个人的命运常常不由自主,1949年他也不得不随家奔赴台湾,离开故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就以榜首之资考入国防部,担任少尉翻译官,不久出版诗集《舟子的悲歌》和两部翻译作品《梵高传》《老人与海》。正值青年的余光中踌躇满志,未来正等着他开拓,心中的乡愁尚未明朗。而思乡渐渐酿成一种愁绪,是在他去美国之后。
         
        “人往往是在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土地之后,反而对故乡有更深刻的认识,”余老说,“在台湾,我们还分大陆和台湾,可到了美国就不管了,都是一个中国。”凡华人所在之处,思念祖国的情愫总是共通的。一开始他只是思念台湾,思念家中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进而思念生他的南京、育他的四川,思念古诗词里吟咏的山岳江河……随着日子流逝愈多,怀乡之情便日重。1972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一首《乡愁》日后传遍两岸三地。完成诗作虽仅用20分钟,而这笔尖淌出的浓浓乡愁,却在心中酝酿了20多年。从“旧大陆”迈向“新大陆”,经历西方文化的熏染,余光中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不管他走到哪里,不忘是故乡的方向。
         
        余老这样总结自己漂泊的一生——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为什么大陆一定是母亲?他说:“‘妻子’是不一定的,更别说‘情人’和‘外遇’,但‘母亲’是与生俱来的,烧我成灰,这汉魂唐魄也系在那里。”      

       


        三毛(资料图)


         
        三毛:在“橄榄树”中寄托乡思
         
        有首歌叫《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词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三毛是个很特别的女人,她人生短暂,到她1991年自缢身亡,只活了48岁。
         
        三毛的人生,最特别的,是她钟情于重庆童谣,“黄桷树儿黄桷垭”。为什么?因为重庆南岸黄桷垭,是她的出生地。抗战期间,这里是国民政府金库所在地,叫美孚大楼。金库工作人员中,有对夫妇叫陈嗣庆、缪进兰。1943年3月26日,夫妻生下一女,取名陈平。此女便是以后轰动全球华人世界的作家三毛。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离开,三毛在重庆生活了三年,虽无记忆,但乡情浓烈。1987年海峡解除封锁,她第一次由台湾省回祖国大陆就径直寻奔出生之地,专程去看了重庆黄桷垭那幢尚还存在的美孚大楼,摄下照片寄给在台湾的年迈父母。并仿照重庆民谣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黄桷树儿黄桷垭,黄桷垭下有我家。生个儿子去打仗,生个女儿写文章……”

       


        冰心(资料图)


         
        冰心:回忆故乡与亲人“清泪沾裳”
         
        “假如我的祖父是一棵大树,他的第二代就是树枝,我们都是枝上的密叶;叶落归根,而我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福建横岭乡的田地里的。我并不是‘乌衣门第’出身,而是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在《我的故乡》里,冰心饱含深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乌山脚下的隆普营,祖籍地是长乐市横岭乡,现在叫长乐市横岭村。冰心的曾祖父谢以达这一辈进城谋生。
         
        隆普营当时属福州府侯官县,冰心的堂兄们在填籍贯时都填‘福建闽侯’,但冰心却总是写上‘福建长乐’,她有她的道理。冰心始终认为,她的根不是在福州这个发达之后的地方,而是在农村,在长乐。祖父告诉她曾祖父刚进城经历的那段故事,她一直铭记于心。根据冰心的回忆,那一年他们遭灾了,没有收成,曾祖父进城当了裁缝。那时做裁缝是上门到每家每户去做,但做完之后不是马上拿钱,“三时三节”才能向人家要钱。快到年关了,曾祖母外出向人家要工钱。要了两天,没要到一分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识字,没有记账。曾祖母欲寻短见,幸亏曾祖父及时赶到,两人抱头痛哭,发誓以后生了孩子,一定要让他读书。所以,冰心的祖父谢栾恩,成了谢家第一个读书人。
         
        谢栾恩后来成了教书先生,在福州道南祠办学,得意门生有萨镇冰、黄乃裳等,他还经常与林琴南、严复等聚会,研讨诗文,相互教益。冰心祖父这一代,在福州不仅站住了脚跟,还发达了。
         
        冰心晚年写了很多亲人回忆录,她总是满含着泪水忆及和描写他们。
         
        (本文参考:新华网 中国作家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京报 环球人物 北京日报 重庆晚报 福建日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6 23:31:54 |只看该作者
一生漂泊,不变是乡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7:48 , Processed in 0.0084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