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半世无名半世显,墨药红花齐白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15:0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民国初年,北京文艺界金石书画之风盛行
聚集了一大批搞金石书画的艺术家
和今天的北漂们一样
这些人中,有已经功成名就买车买房的
也有籍籍无名还在温饱线上奋力挣扎的
从齐白石的自述来看
很不幸,五十四岁才开始北漂的他很明显属于后者
要名气没名气,要熟人没熟人,要门路没门路
初来乍到,一穷二白,画根本就卖不动
刚来的时候,还能在一位姓郭的朋友家蹭吃蹭住
但日子长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蹭下去
于是搬着铺盖卷,到西砖胡同的法源寺去寄居了
京城自古居不易
身上那点盘缠早就用完了,眼见着就有断炊之患
齐白石躺在法源寺的破房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望着床前明月光暗自思忖: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要是真没啥填肚子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听人说可以在琉璃厂南纸铺挂个润格
或许明天可以去碰碰运气

齐白石画虾
就这样,齐白石的润格就出现在了琉璃厂南纸铺
润格这东西
说白了就是艺术家们给自己作品的一个定价标准
琉璃厂南纸铺可不是随便就能挂润格的
你得和人家说好卖一幅画提成多少
这样人家才愿意帮你拉拢客户、介绍生意
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中介公司
现在有些人到处开讲座,教别人如何才能成功
成功从来都不是学出来的
齐白石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静静地做自己,让世界发现你
很快,齐白石这块金子就被一个叫陈师曾的人发现了

齐白石的贵人陈师曾
说起这位陈师曾,那可是大有来头
他父亲叫陈立三,是维新四公子之一
他胞弟叫陈寅恪,是清华三巨头之一
但是那年头的人都实诚,出来混,大家都靠实力
拼D什么的就太丢人了
这位陈师曾,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力
征服了一圈艺术家们,很快就成了核心人物
1917年夏某天
陈师曾闲来无事,就决定去琉璃厂溜达溜达
这一溜达,可称为是民国时期最牛的溜达
就是在这次溜达中
他发掘了后来享誉世界与毕加索齐名的大师——齐白石
那天,陈师曾在琉璃厂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
因为眼睛被挂在南纸铺齐白石的润格给拴住了
哎呀呀,了不得。陈师曾啧啧称赞
对南纸铺的老板说
你看这枚印,咋一看,刀法简单,平平常常
但是再细看,它是以刀代笔,经过精心构图的
巧拙相得益彰,方寸之间显大家智慧啊
你这儿还有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高人?
不行,我得去拜访拜访

《贝叶草虫》
齐白石蔬菜草虫图
时至今日
我们已无从得知这二人初见时是怎样的情景了
但是从齐白石自述来看,俩人是“晤谈之下,即成莫逆”
陈师曾以大写意的花卉闻名京师
这个齐白石自然知道
于是就拿出自己的画作,请他鉴定鉴定
陈师曾看完画后,提了一首诗给齐白石
大概意思是
画倒是不错,画格也高,但还有不精湛的地方
我劝你不必媚俗,还得自创风格才能有大成就啊
正是陈师曾的这个建议,成就了日后的齐白石
有缘结识陈师曾,齐白石很开心,就天天往陈家跑
在陈师曾的书房“槐堂”里
俩人谈画论世,见识相同,交谊也越来越深
后来齐白石每当想起那些日子
总是深情地说:
“得交陈师曾做朋友,是我一生值得纪念的事!”

齐白石《借山图册》
齐白石这句话一点没说错
陈师曾真可谓是他的贵人
在文艺圈里不遗余力的推介他
得到陈师曾的帮助与提携,他渐渐有了微名
生活也过得没有刚来时那般捉襟见肘了
但是画依然卖的并不好
因为那时候齐白石学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
北京人压根儿就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画
齐白石颇为苦恼
“除了陈师曾以外,懂我画的人简直绝无仅有。”
对于一个卖画为生且要供养一大家子生活的人来说
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陈师曾这时又来雪中送炭——劝他变通画法
齐白石听了他的话
自创了墨叶红花的画法
后来,这种画法自成一派

齐白石墨叶红花荷花作品
齐白石竹笋草虫
齐白石画梅兰芳家中牵牛花
1920年,可以说是齐白石的转运年
那年上半年四月
齐白石为一位在众议院做议员的老乡画了一把团扇
结果被大名鼎鼎的林琴南无意中看见
盛赞说:“南吴北齐,可以媲美。”
吴指的是吴昌硕,在画坛可是泰斗级的人物
吴昌硕听到这句话很不满
齐白石却从中受益不少
结识了林琴南后,陆续又结识了徐悲鸿、贺履之等人
在北京的文艺圈渐渐有了自己的人脉
这年九月,在朋友的介绍下
他又结识了戏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亲自为他磨墨,请他作画看看
梅兰芳的待人周到与儒雅有礼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
同时,他的画也让梅兰芳大加赞赏
为表感谢,梅兰芳还唱了一段《贵妃醉酒》
后来,梅兰芳索性拜他为师,跟他学作画

齐白石与梅兰芳
如果说1920年是齐白石的转运年
那么1922年绝对是齐白石的幸运年
这年春天,贵人陈师曾又来找齐白石
说日本有俩名画家邀请他去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他想顺便也带几张齐白石的画去日本参展、售卖
国内市场不景气,咱就发展发展国外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齐白石紧锁的愁眉就展开了
画了一些花卉山水交给陈师曾以后
俩人分道扬镳——
陈师曾坐船去了日本
齐白石送妻子回了湖南老家
等他再次返回北京的时候
幸运女神已经在北京等他很久了
先是他那些被带去日本的画卖得比陈师曾自己的画还好
花卉每幅一百银元
二尺长的山水居然卖到了二百五十银元
这样的价格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
接着是法国人选中了他和陈师曾的画
送去巴黎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
再接着,日本人又提出
要把他和陈师曾的作品及生活状况拍成电影在东京艺术院放映
很多外国人因此慕名来到北京
指名道姓要买齐白石的画
齐白石终于红了,大红大紫的那种

齐白石天牛

齐白石知了图
齐白石蜻蜓
那些平日里讥讽齐白石叫他“齐木匠”的人
打死也想不到这老头儿会一炮而红
短短六年时间,就红出中国红向世界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
大概连齐白石自己也没料想到吧
1863年,他在湖南湘潭一个叫杏子坞的地方出生时
家里穷的只有几间破屋和一亩水田,吃穿都是问题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家,穷得很哪!”
8岁的时候,母亲一咬牙送他去跟着外公周雨若读书
也只不过是盼着他“多识几个眼门前的字,会记记账、写写字条,有了这么一点书底子,将来扶犁掌耙,也就算个好的掌作了。”
并没有指望他日后能出人头地
但即使是这样,家里也应付不下去
不到一年,小小的齐白石就被叫回家帮忙做事了

齐白石万竹山居图

湘潭齐白石故居
回家之后,齐白石就过上了打柴放牛的苦日子
12岁那年,按照家乡的习俗
父母为他娶了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小媳妇
在大人的眼中,12岁的齐白石也算是大人了
15岁那年,父亲见他实在体单力薄干不了农活
就让他跟着一位本家叔叔去学木匠
但那位叔叔是个粗木匠,只会“大器作”
只会盖房子时给人立木架、做床凳桌椅等大件家具
这些都需要力气,齐白石根本拿不下来
结果本家叔叔嫌他没力气,给他送回家不教了
后来,父亲又托人找到一位“小器作”的周木匠
齐白石就跟着周木匠开始了他的木匠生涯
那时候他还不叫齐白石,叫齐纯芝
大家都喊他“芝木匠”,当面客气些也叫他“芝师傅”
光绪年间《芥子园画谱》
小器作出师以后
齐白石就开始走乡串户接活赚钱贴补家用
做木匠,齐白石也是个有想法的木匠
有次他给人家干活时,得到一套残缺的光绪年间《芥子园画谱》
就用纸将画谱上的画稿全部临摹下来
然后把画谱上的花揉进木器雕花中
很快就成为十里八乡木匠中的翘楚
熟知他的人,还知道他有另一个绝活,就是画画
做完雕工,通常人家还请他留下来画几张画
不久,他就因为画画摊上了一件大事
原来湘潭有一个叫胡沁园的名士,能诗善画会雕刻
可是最近他发现客户渐渐少了
一打听才知原来有一个叫“芝木匠”的人抢了他的生意
胡沁园大动肝火,立马上门问罪
然后事情就出现了九十度的大转折
胡沁园看了齐白石的画以后,认为他是可造之材
非要齐白石去他家学画画不可
齐白石很为难,说我要赚钱养家
胡沁园一拍胸脯,学画不要钱,另外还送钱米接济你家
齐白石这个享誉世界的名字,就是胡沁园给取的

《夕照归牛》

《多子》

《柏羊》

《梅花》
画画就需要题诗盖章,可是齐白石没有印章
他拿了一块寿山石去找一个在当地刻印很出名的人
想请他帮自己刻一枚印章
那人看了一眼,说寿山石磨得不平,刻不了
齐白石又把石头拿回家,很认真地再磨了一遍
又去找人家,人家看都没看,说还不够平
齐白石明白了
不是寿山石不平,是人家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齐白石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求人不如求己,不就是刻印嘛
当晚他就拿着修脚刀,为自己刻了第一枚印
一旦有了开始,齐白石根本就停不下来
一生中制了大约两千多枚印章

齐白石制印

齐白石闲章
40岁的时候
齐白石突然异想天开:
这四十年来我都住在湘潭这个小地方
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八年时间“五出五归”
一出一归的时候,他结识了樊山山
正是这个樊山山,在湖南匪乱之际
写信给他,说北京卖画足以维持生计
齐白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北京
并完成了从一个木匠到一代大师的完美逆袭
成名之后,请齐白石作画、刻印的就多了
其中不乏那些死皮赖脸想占小便宜的人
于是齐白石就在家门口和客厅贴满了润格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价。”
“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

齐白石画的虾
在润格上这样写,在现实中也这样做
有人请他画一对虾,应该付二十块钱
但是身上只带了十五块
那好,对不起
他就只画一只完整的虾,再在画角上画个虾脑袋
人家来他家里做客
他就端来常年难得一换的待客糕点
哪怕是生了虫子、结了蛛网也照样摆着
因此很多人说他小气
但齐白石大方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
凡从老家来的人,若少盘缠,他必慷慨资助
有艺专学生要来他家,他让学生坐黄包车来
担心学生没钱,就守在门口等着为学生付钱
弟子李可染去法国留学时
他把自己最喜爱的比黄金还贵的朱砂印泥送给他
因此很多人说他大方
何为小气,何谓大方?
喜好分明,该小气就小气,该大方就大方
这才是齐白石的人生哲学

齐白石与李可染
1943年,齐白石已经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
虽然卢沟桥事变已过去六年
但还是整天提心吊胆的
总有人打着买画的幌子来骚扰他
万不得已,他在门上贴出了“停止卖画”
无论是南纸铺介绍来的还是朋友介绍来的
一概不画
很多人知道后,四面八方来信询问他生活状况
他说:“我是宁可挨冻受饿,绝不甘心去取媚那班人的。”
1944年6月7日
齐白石接到北平艺专的通知,让他去领配给煤
那时候煤在北京已经很难买到
但因为学校大权在日本人手中
齐白石便去信一封,以自己早已辞职为由拒领
在自传中,他说:“煤在当时,固然不容易买到,我齐白石又岂是没有骨头,爱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真是看错了人哪!”

齐白石与徐悲鸿
在许多记叙中
齐白石是一个吝啬、孤傲、不懂人情世故的倔老头
但当我们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看时
才能感受到他的真性情
和梅兰芳结识后不久
他去参加一个官员举办的聚会
满座阔人见他衣着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
他窘迫异常、进退两难时梅兰芳来了
一见面就恭敬地和他寒暄
顿令在座宾客对他另眼相看
回家后,他很认真的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
对于不计出身,顶着压力邀他去大学执教的徐悲鸿
他一生不忘其知遇之恩
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徐悲鸿去世后,大家怕他年事已高受不了就瞒着他
他问起时,家人就告诉他:徐悲鸿出国去学习了
这样骗了一年多之后,齐白石怀疑起来
忍不住雇了三轮车去徐家探望
结果看到“徐悲鸿纪念馆”的牌子,他全都明白了
缓缓走到徐悲鸿的遗像前深深鞠躬:
“悲鸿先生,我来看你了,我是齐白石。”

齐白石何要浮名展

齐白石何要浮名印
他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画家,一生充满传奇
有人说他能有现在的名声是因为运气好贵人多
但成功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从湖南湘潭一个小木匠到享誉世界的一代大师
不只是转变身份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农民四十岁开始行万里路、五十多岁独闯北京
不只是只靠勇气这么简单
你看到他晚年的光鲜
却看不到他少年时受的穷苦与磨难
你看到他晚年的名誉
却看不到他中年时的奔波与痛苦
你看到他晚年的吝啬
却看不到他一生为追求梦想经历了多少生死
冰心说: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他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热血
更多的时候
成功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民国初年,北京文艺界金石书画之风盛行
聚集了一大批搞金石书画的艺术家
和今天的北漂们一样
这些人中,有已经功成名就买车买房的
也有籍籍无名还在温饱线上奋力挣扎的
从齐白石的自述来看
很不幸,五十四岁才开始北漂的他很明显属于后者
要名气没名气,要熟人没熟人,要门路没门路
初来乍到,一穷二白,画根本就卖不动
刚来的时候,还能在一位姓郭的朋友家蹭吃蹭住
但日子长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蹭下去
于是搬着铺盖卷,到西砖胡同的法源寺去寄居了
京城自古居不易
身上那点盘缠早就用完了,眼见着就有断炊之患
齐白石躺在法源寺的破房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望着床前明月光暗自思忖: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要是真没啥填肚子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听人说可以在琉璃厂南纸铺挂个润格
或许明天可以去碰碰运气

齐白石画虾
就这样,齐白石的润格就出现在了琉璃厂南纸铺
润格这东西
说白了就是艺术家们给自己作品的一个定价标准
琉璃厂南纸铺可不是随便就能挂润格的
你得和人家说好卖一幅画提成多少
这样人家才愿意帮你拉拢客户、介绍生意
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中介公司
现在有些人到处开讲座,教别人如何才能成功
成功从来都不是学出来的
齐白石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静静地做自己,让世界发现你
很快,齐白石这块金子就被一个叫陈师曾的人发现了

齐白石的贵人陈师曾
说起这位陈师曾,那可是大有来头
他父亲叫陈立三,是维新四公子之一
他胞弟叫陈寅恪,是清华三巨头之一
但是那年头的人都实诚,出来混,大家都靠实力
拼D什么的就太丢人了
这位陈师曾,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力
征服了一圈艺术家们,很快就成了核心人物
1917年夏某天
陈师曾闲来无事,就决定去琉璃厂溜达溜达
这一溜达,可称为是民国时期最牛的溜达
就是在这次溜达中
他发掘了后来享誉世界与毕加索齐名的大师——齐白石
那天,陈师曾在琉璃厂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
因为眼睛被挂在南纸铺齐白石的润格给拴住了
哎呀呀,了不得。陈师曾啧啧称赞
对南纸铺的老板说
你看这枚印,咋一看,刀法简单,平平常常
但是再细看,它是以刀代笔,经过精心构图的
巧拙相得益彰,方寸之间显大家智慧啊
你这儿还有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高人?
不行,我得去拜访拜访

《贝叶草虫》
齐白石蔬菜草虫图
时至今日
我们已无从得知这二人初见时是怎样的情景了
但是从齐白石自述来看,俩人是“晤谈之下,即成莫逆”
陈师曾以大写意的花卉闻名京师
这个齐白石自然知道
于是就拿出自己的画作,请他鉴定鉴定
陈师曾看完画后,提了一首诗给齐白石
大概意思是
画倒是不错,画格也高,但还有不精湛的地方
我劝你不必媚俗,还得自创风格才能有大成就啊
正是陈师曾的这个建议,成就了日后的齐白石
有缘结识陈师曾,齐白石很开心,就天天往陈家跑
在陈师曾的书房“槐堂”里
俩人谈画论世,见识相同,交谊也越来越深
后来齐白石每当想起那些日子
总是深情地说:
“得交陈师曾做朋友,是我一生值得纪念的事!”

齐白石《借山图册》
齐白石这句话一点没说错
陈师曾真可谓是他的贵人
在文艺圈里不遗余力的推介他
得到陈师曾的帮助与提携,他渐渐有了微名
生活也过得没有刚来时那般捉襟见肘了
但是画依然卖的并不好
因为那时候齐白石学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
北京人压根儿就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画
齐白石颇为苦恼
“除了陈师曾以外,懂我画的人简直绝无仅有。”
对于一个卖画为生且要供养一大家子生活的人来说
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陈师曾这时又来雪中送炭——劝他变通画法
齐白石听了他的话
自创了墨叶红花的画法
后来,这种画法自成一派

齐白石墨叶红花荷花作品
齐白石竹笋草虫
齐白石画梅兰芳家中牵牛花
1920年,可以说是齐白石的转运年
那年上半年四月
齐白石为一位在众议院做议员的老乡画了一把团扇
结果被大名鼎鼎的林琴南无意中看见
盛赞说:“南吴北齐,可以媲美。”
吴指的是吴昌硕,在画坛可是泰斗级的人物
吴昌硕听到这句话很不满
齐白石却从中受益不少
结识了林琴南后,陆续又结识了徐悲鸿、贺履之等人
在北京的文艺圈渐渐有了自己的人脉
这年九月,在朋友的介绍下
他又结识了戏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亲自为他磨墨,请他作画看看
梅兰芳的待人周到与儒雅有礼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
同时,他的画也让梅兰芳大加赞赏
为表感谢,梅兰芳还唱了一段《贵妃醉酒》
后来,梅兰芳索性拜他为师,跟他学作画

齐白石与梅兰芳
如果说1920年是齐白石的转运年
那么1922年绝对是齐白石的幸运年
这年春天,贵人陈师曾又来找齐白石
说日本有俩名画家邀请他去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他想顺便也带几张齐白石的画去日本参展、售卖
国内市场不景气,咱就发展发展国外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齐白石紧锁的愁眉就展开了
画了一些花卉山水交给陈师曾以后
俩人分道扬镳——
陈师曾坐船去了日本
齐白石送妻子回了湖南老家
等他再次返回北京的时候
幸运女神已经在北京等他很久了
先是他那些被带去日本的画卖得比陈师曾自己的画还好
花卉每幅一百银元
二尺长的山水居然卖到了二百五十银元
这样的价格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
接着是法国人选中了他和陈师曾的画
送去巴黎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
再接着,日本人又提出
要把他和陈师曾的作品及生活状况拍成电影在东京艺术院放映
很多外国人因此慕名来到北京
指名道姓要买齐白石的画
齐白石终于红了,大红大紫的那种

齐白石天牛

齐白石知了图
齐白石蜻蜓
那些平日里讥讽齐白石叫他“齐木匠”的人
打死也想不到这老头儿会一炮而红
短短六年时间,就红出中国红向世界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
大概连齐白石自己也没料想到吧
1863年,他在湖南湘潭一个叫杏子坞的地方出生时
家里穷的只有几间破屋和一亩水田,吃穿都是问题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家,穷得很哪!”
8岁的时候,母亲一咬牙送他去跟着外公周雨若读书
也只不过是盼着他“多识几个眼门前的字,会记记账、写写字条,有了这么一点书底子,将来扶犁掌耙,也就算个好的掌作了。”
并没有指望他日后能出人头地
但即使是这样,家里也应付不下去
不到一年,小小的齐白石就被叫回家帮忙做事了

齐白石万竹山居图

湘潭齐白石故居
回家之后,齐白石就过上了打柴放牛的苦日子
12岁那年,按照家乡的习俗
父母为他娶了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小媳妇
在大人的眼中,12岁的齐白石也算是大人了
15岁那年,父亲见他实在体单力薄干不了农活
就让他跟着一位本家叔叔去学木匠
但那位叔叔是个粗木匠,只会“大器作”
只会盖房子时给人立木架、做床凳桌椅等大件家具
这些都需要力气,齐白石根本拿不下来
结果本家叔叔嫌他没力气,给他送回家不教了
后来,父亲又托人找到一位“小器作”的周木匠
齐白石就跟着周木匠开始了他的木匠生涯
那时候他还不叫齐白石,叫齐纯芝
大家都喊他“芝木匠”,当面客气些也叫他“芝师傅”
光绪年间《芥子园画谱》
小器作出师以后
齐白石就开始走乡串户接活赚钱贴补家用
做木匠,齐白石也是个有想法的木匠
有次他给人家干活时,得到一套残缺的光绪年间《芥子园画谱》
就用纸将画谱上的画稿全部临摹下来
然后把画谱上的花揉进木器雕花中
很快就成为十里八乡木匠中的翘楚
熟知他的人,还知道他有另一个绝活,就是画画
做完雕工,通常人家还请他留下来画几张画
不久,他就因为画画摊上了一件大事
原来湘潭有一个叫胡沁园的名士,能诗善画会雕刻
可是最近他发现客户渐渐少了
一打听才知原来有一个叫“芝木匠”的人抢了他的生意
胡沁园大动肝火,立马上门问罪
然后事情就出现了九十度的大转折
胡沁园看了齐白石的画以后,认为他是可造之材
非要齐白石去他家学画画不可
齐白石很为难,说我要赚钱养家
胡沁园一拍胸脯,学画不要钱,另外还送钱米接济你家
齐白石这个享誉世界的名字,就是胡沁园给取的

《夕照归牛》

《多子》

《柏羊》

《梅花》
画画就需要题诗盖章,可是齐白石没有印章
他拿了一块寿山石去找一个在当地刻印很出名的人
想请他帮自己刻一枚印章
那人看了一眼,说寿山石磨得不平,刻不了
齐白石又把石头拿回家,很认真地再磨了一遍
又去找人家,人家看都没看,说还不够平
齐白石明白了
不是寿山石不平,是人家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齐白石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求人不如求己,不就是刻印嘛
当晚他就拿着修脚刀,为自己刻了第一枚印
一旦有了开始,齐白石根本就停不下来
一生中制了大约两千多枚印章

齐白石制印

齐白石闲章
40岁的时候
齐白石突然异想天开:
这四十年来我都住在湘潭这个小地方
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八年时间“五出五归”
一出一归的时候,他结识了樊山山
正是这个樊山山,在湖南匪乱之际
写信给他,说北京卖画足以维持生计
齐白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北京
并完成了从一个木匠到一代大师的完美逆袭
成名之后,请齐白石作画、刻印的就多了
其中不乏那些死皮赖脸想占小便宜的人
于是齐白石就在家门口和客厅贴满了润格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价。”
“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

齐白石画的虾
在润格上这样写,在现实中也这样做
有人请他画一对虾,应该付二十块钱
但是身上只带了十五块
那好,对不起
他就只画一只完整的虾,再在画角上画个虾脑袋
人家来他家里做客
他就端来常年难得一换的待客糕点
哪怕是生了虫子、结了蛛网也照样摆着
因此很多人说他小气
但齐白石大方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
凡从老家来的人,若少盘缠,他必慷慨资助
有艺专学生要来他家,他让学生坐黄包车来
担心学生没钱,就守在门口等着为学生付钱
弟子李可染去法国留学时
他把自己最喜爱的比黄金还贵的朱砂印泥送给他
因此很多人说他大方
何为小气,何谓大方?
喜好分明,该小气就小气,该大方就大方
这才是齐白石的人生哲学

齐白石与李可染
1943年,齐白石已经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
虽然卢沟桥事变已过去六年
但还是整天提心吊胆的
总有人打着买画的幌子来骚扰他
万不得已,他在门上贴出了“停止卖画”
无论是南纸铺介绍来的还是朋友介绍来的
一概不画
很多人知道后,四面八方来信询问他生活状况
他说:“我是宁可挨冻受饿,绝不甘心去取媚那班人的。”
1944年6月7日
齐白石接到北平艺专的通知,让他去领配给煤
那时候煤在北京已经很难买到
但因为学校大权在日本人手中
齐白石便去信一封,以自己早已辞职为由拒领
在自传中,他说:“煤在当时,固然不容易买到,我齐白石又岂是没有骨头,爱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真是看错了人哪!”

齐白石与徐悲鸿
在许多记叙中
齐白石是一个吝啬、孤傲、不懂人情世故的倔老头
但当我们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看时
才能感受到他的真性情
和梅兰芳结识后不久
他去参加一个官员举办的聚会
满座阔人见他衣着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
他窘迫异常、进退两难时梅兰芳来了
一见面就恭敬地和他寒暄
顿令在座宾客对他另眼相看
回家后,他很认真的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
对于不计出身,顶着压力邀他去大学执教的徐悲鸿
他一生不忘其知遇之恩
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徐悲鸿去世后,大家怕他年事已高受不了就瞒着他
他问起时,家人就告诉他:徐悲鸿出国去学习了
这样骗了一年多之后,齐白石怀疑起来
忍不住雇了三轮车去徐家探望
结果看到“徐悲鸿纪念馆”的牌子,他全都明白了
缓缓走到徐悲鸿的遗像前深深鞠躬:
“悲鸿先生,我来看你了,我是齐白石。”

齐白石何要浮名展

齐白石何要浮名印
他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画家,一生充满传奇
有人说他能有现在的名声是因为运气好贵人多
但成功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从湖南湘潭一个小木匠到享誉世界的一代大师
不只是转变身份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农民四十岁开始行万里路、五十多岁独闯北京
不只是只靠勇气这么简单
你看到他晚年的光鲜
却看不到他少年时受的穷苦与磨难
你看到他晚年的名誉
却看不到他中年时的奔波与痛苦
你看到他晚年的吝啬
却看不到他一生为追求梦想经历了多少生死
冰心说: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他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热血
更多的时候
成功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0 22:06 , Processed in 0.0095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