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剧装戏具:戏曲背后的遗世繁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22:51: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非遗博览                        2017-03-20 17:19
  

“戏衣”又名剧装,俗称“行头”,是一门产生于苏州的传统手工艺。苏州的剧装戏具制作是与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的,据文字记载至今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
苏州是戏衣制作的发源地、主要生产地和集散地,在鼎盛时期,苏州阊门内西中市、专诸巷、吴趋坊沿街,鳞次栉比地集聚了六、七十家“行头”、“盔头”和靴鞋作坊,当时这些作坊生产和供应了几乎遍布全国的戏班子的剧装戏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曾描述了贾府为家院戏班来苏州采购“行头”的情节。


苏州剧装戏具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图案独特,色彩雅丽,工艺细致,制作精良。现全中国仅有苏州能胜任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等各类品种,多达1000余种。




苏州剧装戏衣结合苏绣的装饰,因此别具特色。
戏衣刺绣可分线绣和盘金两大类,又称洒花和手金。线绣还分细绣、粗绣,常用抢针、套针、接针、滚针、打籽等针法,绣出各种不同的效果,主要特点是出边齐、丝缕匀、光彩好。


戏衣色彩通常可分为上五色(正色):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副色):粉红、淡黄、皎丹、蓝、紫。刺绣线色则根据剧中人物和舞台需要进行配置,通过配置可分别获得浓艳、素静、对比、调和等不同的色调。


90年代初,在各种现代大众艺术形态的冲击下,戏曲艺术逐渐被边缘化,剧装戏具要想不被淘汰就得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青春版牡丹亭戏装的工艺设计是由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荣森配合完成的。他在经典传统的戏曲服装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风格典雅秀丽,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

昆曲《牡丹亭》青春版


2006年5月20日,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装戏具在戏曲舞台艺术上不可或缺,它不仅能反映演员的角色身份和个性特色,而且能美化舞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起到增强舞台效果的作用。如果把演员的精湛表演比作红花,那剧装戏具就是绿叶,在它的衬托下,演出效果才能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苏州剧装戏具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服饰、美术、刺绣、神话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造型、印绘、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3-21 01:47:56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22:56 , Processed in 0.0083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