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放宁古塔”是怎样的一种刑罚?宁古塔有多苦寒? 来源:互动百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21:31: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4-11 10:59  
余秋雨有一篇散文《流放者的土地》,其中写到了宁古塔:
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清宫影视剧中常有这样的台词:“将XXX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为何要流放宁古塔?宁古塔在哪里?这种一种怎样的惩罚呢?

宁古塔不是一座塔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就是清代被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宁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座城,一个地名。东边与穆棱市毗邻,西边与海林市交界,北和牡丹江市相连,距哈尔滨市320公里,距离牡丹江市23公里。
满清时期宁古塔将军的驻地,也是满清朝廷设置在盛京以北方便管辖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的一个区域中心,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更是东北各族进贡礼品给朝廷的一个转收点。
宁古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地处边陲,环境恶劣。古时候寸草不生,气候异常,五谷不长,很适合进行“重新做人”的改造,更像是一座人间地狱,猛兽出没,凶多吉少。
“宁古塔”由满语翻译而来
宁古塔其实就是满语“六个”的意思。曾经流放当地的诗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写在《宁古塔纪略》中:“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另一个流放宁古塔之人杨越之子杨宾有两次来宁古塔探亲,在《柳边纪略》里有说:“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宁古者汉言六,塔者汉言个。”

宁古塔是“不吉利的符咒”
清朝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选宁古塔呢?
其实,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接受风沙洗涤,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
历数中国古代的刑罚,粗算起来可以分为肉体伤害、杀戮和流放三种了,刑罚之残酷不用多数,流放更像是一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从紫禁城走到宁古塔,不死也半个残废了,其中很多人在去之前就已经自杀,颇有点听天由命的意味。据记载,遣戍宁古塔的流人,能生还的极少,大部分都客死该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20:42 , Processed in 0.0076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