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剪纸老艺人温来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4:47: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4-21 07:47  

张瑞菊
说起来有缘,八十多岁的温老师和我同属鼠,正好比我年长三轮,因工作关系,认识她已五年有余,也数次走进她的家。在灵石,从年龄到技艺,温老师当是首屈一指,是县工艺美术协会的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人们都知道温老师剪得好,却很少关注她的内心。认识之初,她家床上就坐着她的老妈妈,老母女俩相依为命,我们也不便多打扰。后来听说她百岁的母亲去世了,两个女儿都在外地,不可能久伴,她一定是悲伤而孤独的。正月初十上午下班后,我拨通了她的电话,不出所料,她一个人在家,我说想去学剪纸,请她吃午饭。她爽快地招呼“来吧,来吧”,并说已做好饭,焖了大米,炒了菜,让我去吃饭,像母亲般亲切。

饭毕,我挑了一个简单的图案,与她边学边聊。年轻时,她就喜爱剪纸,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剪刀,干一天农活,晚上回到家里,点起煤油灯就剪开了,有时剪到天亮。村里每家每户、逢年过节、满月生日、做寿结婚都离不开她的“花花”,她说:“给这家剪,不给那家剪,就不行。”

就这么着,剪纸成了她业余的最爱。心中有花才能剪花,为了剪好每一朵花,她用心观察姥姥和母亲的剪纸,观察活生生的绽放的花,观察目之所及的每一个图案,默默地记在心里,在红纸上用铅笔画出来。温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她自己的故事。她说她很喜欢龙,早就想剪一条龙,但苦于不会剪“龙头”,村里的人也都不会,也看不到现成的图案,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去北京旅游,在景点的栏杆上惊喜地看到了龙,反复仔细端详,回家后才把龙的角、眉、眼、须、舌头、牙、鼻子一点点地画下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腾云驾雾”“龙凤呈祥”“龙蛇不变”等各种有关龙的图案温老师就都能迎刃而“剪”了,2000年8月,在国际书画家协会、中国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千年龙文化国际书画大展赛”上荣获金奖。

回望这间暗暗的小屋,我的眼里只有她和她满屋子的剪纸。就是这样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她一生爱好剪纸,创作几百种图案。为买到好红纸、好剪刀可以跑遍全城,为保持好视力年年染指甲。有没有一种人生可以浓缩进一张红纸?“我一辈子最爱剪鱼,连年有余。”温老师说。愿望总是像一盏灯,照亮你的前程,让你向它奔赴,又或许在你的面前幻化成一场遥遥无期的梦。做与不做,有时只在一念间。

(感谢张瑞菊对槐旺才艺老年人的记述,这文章写得让人感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4-24 12:24:21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18:43 , Processed in 0.0069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