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爱孩子 退休老人办大院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8:2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爱孩子 退休老人办大院教育


    寒暑假热心组织社区的孩子,请老师给他们讲课。周末带领孩子们参观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者在社区搞卫生、做公益。还不定期地给社区家庭困难的学生捐文具。
    在铁西区滑翔五社区有一支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者。他们都有自己的孙子孙女,希望能用爱心关爱社区有困难的孩子。他们也都培养过子女,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方法。
    虽然当初的发起人已经80多岁,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参加活动了。但是志愿者却在不断地增加,这样的努力已坚持了13年。
退休老师当志愿者
    滑翔五社区的关阿姨退休以前在同泽学校的教务处工作,退休后她就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尽自己的能力在社区为大家做点贡献。由于自己就是搞教育工作的,她就和社区书记商量在社区召集一些志愿者,做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现在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我们社区也可以做点不同于这两者的补充。 ”关阿姨说。于是在社区的组织和帮忙下,她和社区的高老师还有其他几名退休老人组成了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团队。“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请一些社会工作者,或者学校的老教师来给孩子们讲课。”社区书记兰蕙芳说。如今已经坚持了13年,中间从来没有间断过。虽然到现在关老师已经80多岁,由于身体原因也不能再来参加活动了,但是志愿者队伍却在不断壮大。
为孩子们开社区讲堂
住在滑翔五社区的孙涛参加这个志愿者团队已经7年了,她是别人介绍过来的。“我以前也在学校工作,虽然不是讲课老师,但是多少也懂点。 ”孙涛也愿意把自己培养子女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参加了几次活动,她觉得对孩子们挺有用的,就专门打电话把外孙女接到自己家,带她一起参加活动。“那时候给孩子们讲安全,还现场示范。我外孙女回家就跟我们讲呢。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陌生人电话不能接,陌生人敲门也不能开。”听着孙女兴高采烈地讲着社区讲堂学到的东西,她更加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领孩子参观博物馆
    除了请老师讲课,她们还不定期地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去公园游玩。家长不去,所有的孩子都由这些志愿者老人负责。“我们每人都要负责五六个孩子,上厕所、买东西我们都要跟着一步都不能离开。 ”孙涛说。带孩子们一天,他们个个都累得不行,但是当所有孩子安全回到社区并且有所收获时,她们是最开心的。“现在好多不是我们社区的孩子都来参加我们社区的活动。”孙涛说。前几天还有一户居民家的亲戚是从北京来的,她们也让孩子来参加社区的活动。
    由于社区里还有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志愿者们还自己掏钱买书包、铅笔等文具帮助孩子们。
    虽然最初的那些志愿者已经不再参加活动了,但是他们还依然关心志愿团队的活动。“有一位志愿者阿姨全家都搬到鲅鱼圈了,但是现在每月都给我们打电话,问问我们的活动,问问有没有她能够帮忙的。”社区书记兰蕙芳笑着说。
坚持13年关心社区下一代,在铁西区滑翔五社区有这样一支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残疾母亲蹬三轮 供出一个大学生
    大女儿出生时颅内出血,医生断定活不过10年。但她承诺只要自己活着,就必须让女儿活着。丈夫离世后,她骑三轮拉人把二女儿送进了名牌大学。
医生说大女儿活不过10年
“小莹,快过来给客人倒杯水。 ”进入铁西区滑翔五社区25号楼张林的家里。她立即招呼女儿倒水。不一会儿女儿小莹端着水慢慢地走进客厅。如果不是端不稳水杯,根本看不出她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她今年都32岁了,我真是带着她走了32年。 ”张林边给女儿梳头边笑着说道。
    张林今年58岁,左腿有残疾。1979年大女儿小莹出生,但是刚出生孩子就不出声。经过检查发现女儿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一位比较权威的医生断定活不过十年。
    虽然当时生命被抢救过来了,但是却留下了后遗症。“阴天、气压低的时候就会抽风,半夜发病就会使劲哭。”张林和丈夫怎么哄都不行,只能半夜抱着孩子去医院打镇定药。为了让女儿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她带着女儿几乎跑遍全国医院。
残疾妈妈教会大女儿骑车
到了上学的年龄,夫妻俩把女儿送到了睿智学校学习。1—3年级一直是俩人轮换着接送。但是张林想教她骑自行车。“我必须教她自理,没有我们也能自己生活。 ”“我本来腿就不好,只要一摔肯定我也会被带倒”但是爬起来她还是扶着车再一次让女儿上去。两个月里,只要去学骑车,娘俩总是摔无数次。
    开始,张林自己一手骑车,一手抓着女儿的车,带着她去学校。后来,她就悄悄跟在女儿后面,把她送到学校。再后来她放心让女儿自己去了,她忙活完家里的事后再去学校确认一下女儿是否安全到达。整个从3年级到7年级她就一直这么坚持。
蹬三轮供小女儿上学
    1986年时,张林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女儿。 2004年丈夫查出癌症,没多久就去世了。她整整一周躺在床上起不来。
    但是大女儿需要她做饭、梳头,小女儿需要她照顾上学。她撑着身子起来,买了一辆三轮车,早上给女儿们做好饭就出去拉人。晚上在匆忙赶回家做饭。后来身体实在吃不消,她有在家干中医按摩。
    终于小女儿考上了南京的大学并且保送了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大女儿现在恢复得也不错。
张林(左一)为大女儿梳头。
邻居娶媳妇 八旬夫妇早起擦楼梯
    走进铁西区滑翔五社区24号楼7单元,会觉得格外亮堂和整洁。窗台上没有厚厚的灰尘,楼道里没有堆积物也没有垃圾纸屑,就连上下楼的扶梯也是干干净净可以扶着上下楼。
    而这都是4楼的赵丽华和张兴顺的功劳。走进他们的家里,透亮的地板、粉色的门窗,一尘不染的坐垫和床单。很难想象这里住着两位80多岁的老人。“我俩都爱干净,反正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就爱收拾。”81岁的赵丽华阿姨笑着说。而她老伴张兴顺今年已经87岁了。俩人不仅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还把清扫范围扩大到楼道里。
    最初开始打扫是一次别人家娶媳妇,赵丽华老人看着落满灰尘的楼梯和扶手想,这新娘子来了多埋汰啊。“人家都穿着漂亮的礼服,结果被蹭到灰了多不好啊。 ”想到这些赵丽华老人就睡不着了。
    凌晨4点,她赶紧起床穿好衣服戴着手套,拿了笤帚、抹布就出去了。一层一层扫完,用墩布擦完,又用抹布把扶手、窗台都擦干净了。“我要是只擦一层,从上面下来的人又会把垃圾踢下来,这样不白干了嘛。 ”就这样,整个楼道被赵丽华老人打扫的干净亮堂。
    从此以后,她和老伴就不定期的清扫维护楼道卫生,而在他们的带动下,整栋楼的居民们都行动起来,不仅把自己家门前的卫生保持的很好,还经常一起打扫死角。就连社区的干部都表扬他们这个单元居民。“我们六楼住的那人眼睛不好使,上下楼都要扶着扶手,我们给擦干净了他不就方便了嘛。 ”赵丽华老人说,看着干净整洁的楼梯,想着还能给邻居们带来方便,老两口打心眼里高兴。
修电表 通水管“钱哥”都上心
    “钱哥就是我们社区的活地图,50多栋楼都在他心里呢。”“钱哥总是风风火火的,他想的事儿特别多,做的也特别多。”“我们社区的煤气管走向、水管走向、电线走向,钱哥都知道,这31万平方米的地方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地儿。 ”
    大家口中的这位奇人“钱哥”就是滑翔五社区的社区干部钱志军。现在社区的男女老少见了他都叫“钱哥”。
    钱志军2005年来到滑翔五社区,主要分管社区的卫生工作,但其实社区大小事只要他看见了听见了,他都管。
    前一阵,24号楼的下水道堵了,整个楼层的水下不去,只好整栋楼关水闸停水。居民给社区打电话。钱志军挂了电话就往24号楼走。“这大夏天的停水一天,家里就没法生活了。”钱志军说必须马上疏通下水管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2-9-7 10:05:25 |只看该作者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7:37 , Processed in 0.0096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