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房,这样玩才高级! 2017-07-31 22:07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17:3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人使用的文房用具极为考究,相比其它类别的杂项,它除了工艺精妙还具有文人气息,是诗书画与工艺的高度结合产物。文人将其精神追求反映在器物之中,尤其是不少名家旧藏的物件,其上铭文、书画将物主人的思想、人生追求、文人之间的交情等体现出,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砚渠墨涴 · 墨
1
局部图
Lot3740
清乾隆 御题西湖名胜彩墨一函十笏
尺寸不一
来源:王雪涛旧藏
边款:大清乾隆年制、臣吉庆恭进
著录:汪近圣后人编著《鉴古斋墨籔》卷二
参阅:1.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御制西湖名胜图”(汪惟高制);
2.1995年瀚海“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汪节菴制)成交价55万;
2007年嘉德“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汪节菴制)成交价448万元;
3.民国吴昌绶编著《十六家墨说》载:“汪近圣鉴古斋墨品,西湖十色硃锭每部三十两;······汪节菴函璞斋墨品,西湖十景彩硃每部十两”。
原配漆盒
原配嵌螺钿漆盒,包装精美,漆面平整且有漂亮的断纹,如同古琴的断纹一样,不到百年以上的漆器形成不了断纹。其内为万字地老锦包裹,其上有一张黄签条题写“二百廿九号”,墨盒有九个形状不同的凹槽,用于放置墨锭并可将其固定。盖面背面下角一侧钤印“王雪涛印”。此套彩墨十锭,形式别致,每锭不一,刻西湖十景(花港、南屏晚钟、平湖、曲院、断桥、三潭、双峰、柳浪、苏堤、雷峯),模板细致,刻画精美,每锭的边款阳文楷书“乾隆年制”,黑色墨锭边款阳文“臣吉庆恭进”,吉庆即为乾隆时期满洲正白旗人、御史大臣,他将此墨进贡给皇帝,进贡墨是御墨(宫廷制墨、进贡墨、和墨)的一种。
边款、王雪涛收藏印
此套为乾隆御墨,未署墨肆款,但这套墨记载在汪近圣墨肆的《鉴古斋墨籔》卷二中“御制西湖名胜图诗”附“御用彩硃”图中,样式、纹饰及边款“乾隆年制”的写法皆与本套墨一致,为汪氏所出品无疑。乾隆时期汪近圣墨肆由汪近圣儿子、乾隆御书处教习造墨监生汪惟高掌管,即本套墨为汪惟高所制。本套彩墨无论是墨模图案还是款识亦或是颜色与台北故宫所藏的“御制西湖名胜图”彩墨一致。
彩墨制作加入天然贵重物质,一为天然植物颜料,如花青、藤黄等;二为矿物质颜料,如赭石、石青、石绿等;三为人工提取,如铅粉、蛤粉等,故其分量比松烟墨要重,且能流传千年而不褪色,为永寿之品。名家墨肆所出贡墨研磨细致,颜色纯艳,制作上乘。同级别的彩墨的价格高于松烟墨,它不但供书画家研磨使用,更具有欣赏价值,在生产数量上彩墨又少于松烟,甚为珍贵稀有。
汪近圣后人编著《鉴古斋墨籔》卷二
吴昌绶编著《十六家墨说》
2
局部图
Lot3739
清嘉庆 方维甸进贡御制棉花图墨一函十笏
11.6x5.4cmx10
铭文:“灌溉”、“採棉”、“炼晒”、“收贩”、“轧核”、“弹华(花)”、“拘节”、“挽经”、“布浆”
边款:臣方维甸恭制
边款
带老红木抽屉盒。通常所见的“御题棉花图集锦墨”为乾隆时期由胡开文制造的墨版,而此版本为嘉庆时期的军机大臣方维甸监制,根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林欢的《光绪朝棉花图贡墨与胡开文制墨家族》中有提到此墨:“嘉庆十四年,朝中大臣、方观承之子方维甸制作了新版《棉花图》集锦墨,侧款上有填金楷书‘臣方维甸恭制’,故被称为‘方维甸恭制款棉花图诗墨’”。方维甸是乾隆时期《棉花图》编撰者方观承之子,在乾隆三十年四月,乾隆皇帝南巡时,方观承呈给圣上。后《棉花图》图谱备受肯定,其内容迅速呈现在墨品上,可以说由方维甸制造的棉花图应该与原始版本最为接近。嘉庆年的棉花图墨模早已经流失,所以这套版本的墨存世量极为稀少,后朝根本无法仿制,可见十分珍贵。
局部图
3
局部图
Lot3742
清嘉庆 陶北溟藏胡爱棠制书画流芳墨一函十笏
尺寸不一
来源:陶北溟旧藏
铭文1:“徽城胡爱棠仿古法制”、“嘉庆壬戌年藏墨”
铭文2:“聊赠一枝春”、“胡爱棠法制”、“鉴莹斋”
铭文3:“书画流芳”、“鉴莹斋珍藏”
铭文4:“东辟图书府”、“胡爱棠法制”
铭文5:“吉羊止止室”、“贤者而后乐此”、“胡爱棠法制”
铭文6:“秋田老民书画墨”、“鉴莹斋珍藏”
铭文7:“一枝浓艳露凝香”、“鉴莹斋藏”
铭文8:“太古心”、“鉴莹斋”
铭文9:“鱼吐奇珍”、“徽城胡爱棠仿古法制”、“汲古而造”
铭文10:“宝锷”、“胡爱棠监制”
边款、原配盒陶北溟题签
带原盒。此套墨为名家旧藏,流传有序,陶氏家族家传藏品,最早由陶北溟收藏,后传给陶瑢。陶北溟(生卒年不祥)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上重要人物,在金石书画的收藏和鉴赏领域有很高地位,藏有武则天的“金轮玉玺”,后受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顾问。他使用的篆刻有“陶氏”、“陶光”、“陶祖光”、“翔鸾阁”、“金轮精舍”等。著有《翔鸾阁金石文字考释》等,1931年辑成《金轮精舍藏古玉印》。
胡爱棠创办于嘉庆年间,肆名“鉴莹斋”,根据《周绍良清墨谈丛》记载:“其(胡爱棠)具有纪元干支而有胡爱棠鉴莹斋署款者,当以此笏最早。”(见第334页)此笏指的是书中图一七四·1,纪元干支款为“嘉庆壬戌年藏墨”,而这锭墨与本套中的其中一锭一致,可见其珍惜程度,另本书的图一七四·4亦与本套墨其中的“吉羊止止室”一致。
此套墨其中的两锭与周绍良收藏的一致
《周绍良清墨谈丛·下》记载的胡爱棠墨品
4
局部图
Lot3737
清宣统 郁周氏定制胡开文制王震书画珠英玉屑墨一函两笏
12.5×3.3cm×2
铭文1:“忠信”、“郁周主人属,王震书”、钤印“一亭”;“白龙山人写”、钤印“一亭”
铭文2:“孝弟”、“郁周主人属,王震书”、钤印“一亭”;“白龙山人写”、钤印“一亭”
边款:宣统岁次壬子郁周氏监制十万杵、徽州屯镇老胡开文苍珮室主人选烟、超贡烟
边款
带原红木盒。带宣统年号款墨十分稀有,此为宣统晚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郁周氏定制。此套墨模设计师是民国画家、书法家、金石家王震,由胡开文苍珮室制作。此墨有意思处,在于所署年款宣统壬子。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宣统”帝号被废除,改为“中华民国”纪元。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就此结束。此墨制于壬子三月,按历推算已是公元1912年5月,纪年早已是中华民国。而一些晚清遗老仍顽守旧制,以宣统纪年。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时,亦称宣统九年。郁周氏为满清宗室,对故国之留恋可谓深入骨髓,墨上款属宣统壬子,当是在情理之中。
砚渠墨涴 · 砚
5
局部图
Lot3762
清乾隆 仿古圆形石渠端溪贡砚
D:15.5cm
底款: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带日本原木盒。端溪砚制,圆形石渠砚,砚面镌宽边,砚膛圆而平坦,其形如鼓,四个圆柱支撑脚雕刻兽面纹。其厚重感与古青铜无异,此砚遍体敷饰仿古铜器的铁褐色及铜绿色锈斑,古色古香,细润而坚。砚背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此印款为乾隆御用款,乾隆时期刻有数枚“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玉玺,乾隆五十二年,御题“五福五代堂匾”于景福宫并御制《五福五代堂记》,之所以取名五代,是因为乾隆四十九年皇元孙载锡阿哥出生,故五代同堂。
6
Lot3764
清中期 卢葵生制漆沙砚
L:13.5cm
边款:仿宋宣和内府制,下钤“葵生”方印
带嵌百宝漆盒。砚台以木胎为骨,生漆调配金沙为表。形如舟,跗足直壁,作鹅腹抄手式;样式仿自宋徽宗宣和内府所制的漆沙砚,质类澄泥,体绝轻入水不沉。舟形砚堂,平坡淌流入砚池。砚侧二壁,隶书阴刻砚铭;右侧作“仿宋宣和内府制”,下钤“葵生”方印。朱色漆盒嵌百宝,成“喜上眉梢”纹。
7
背面图
Lot3758
清中期 陈豫钟藏吴牛喘月纹端砚
14.5×9.5×2.3cm
边款:求是斋藏砚
带紫檀盒。雕工流畅,细节刻画到位,为典型的清中期工艺。砚背刻水牛在江水中奔走,抬头回望空中明月,明月中有端石特有的“翡翠斑”,为巧雕之作,此故事雕刻的正是“吴牛喘月”。砚台一侧边刻“求是斋藏砚”。求是斋是清乾隆、嘉庆时期的书画篆刻家陈豫钟的斋号,此砚为名家藏品,流传有序。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学者、书画篆刻家。出身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深于小学,工书篆籀,摹印尤精,与黄易、陈鸿寿、奚冈齐名,为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事迹收录于《定香亭笔谈》、《畊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桐阴论画》、《广印人传》。著有《求是斋印谱》、《求是斋集》。
8
背面图
Lot3759
清晚期/民国 罗振玉铭澄泥砚
18.5×11.5×2cm
铭文:“子暮之贤,蜀执中道。如来所处,极乐西天”,落款“贞松罗振玉”
带原漆盒。澄泥砚,呈鳝鱼黄色,澄泥砚由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质地细腻,犹如婴儿肤,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此砚规整简洁,砚面淌池式,周缘浮雕规整的勾连云纹。砚背雕琢高僧说法图,林间高僧趺坐于蒲团之上,阐述佛法砚侧铭:“子暮之贤,蜀执中道。如来所处,极乐西天”,落款:“贞松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金石学家,收藏家,浙江上虞人,后移居江苏淮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贞松。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携亲眷避居日本京都,潜心著述八载。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版、佚事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者有《殷墟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等考古专著。
砚渠墨涴 · 臂搁
9
局部图
Lot3765
明 子冈款碧玉雕螭龙纹臂搁
L:17cm
参阅:《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览》,第36、37页
铭文:“昆风遗古厚,琢磨推妙手,临池逸兴余,曾经运腕肘。”钤印“子”、“冈”
《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览》中的子冈款白玉臂搁
臂搁作书卷式,和阗碧玉质地,莹润透亮,打磨仔细,刻线圆润退锐,刀口较深,粗犷之中不乏精妙,为典型明代玉雕工艺,时代特征明显。盖面雕四只螭龙在翻卷的云里穿绕,螭龙身躯若影若现,四只龙虚实不同,其中一只隐藏在卷云之下与仅以龙的轮廓线示意,线条弯曲,动态十足。背面减地阳文篆书五言诗“昆风遗古厚,琢磨推妙手,临池逸兴余,曾经运腕肘。”后落“子”、“冈”印章纹。此子冈款碧玉臂搁为苏作玉雕工艺,在造型上、背面篆体字的刻法及“子冈”印章与故宫博物院藏的“子冈款青玉雕鸣凤在竹图臂搁”(展出于2016年6月18日至11月13日苏州博物馆“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览”)类似,两者从工艺上当为同一时期所制。
拍品背面及底座
砚渠墨涴 · 笔筒
10
局部图
Lot3773
清康熙 吴之璠制竹雕踏雪寻梅笔筒
H:15.2cm
古人使用的文房用具极为考究,相比其它类别的杂项,它除了工艺精妙还具有文人气息,是诗书画与工艺的高度结合产物。文人将其精神追求反映在器物之中,尤其是不少名家旧藏的物件,其上铭文、书画将物主人的思想、人生追求、文人之间的交情等体现出,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砚渠墨涴 · 墨
1
局部图
Lot3740
清乾隆 御题西湖名胜彩墨一函十笏
尺寸不一
来源:王雪涛旧藏
边款:大清乾隆年制、臣吉庆恭进
著录:汪近圣后人编著《鉴古斋墨籔》卷二
参阅:1.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御制西湖名胜图”(汪惟高制);
2.1995年瀚海“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汪节菴制)成交价55万;
2007年嘉德“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汪节菴制)成交价448万元;
3.民国吴昌绶编著《十六家墨说》载:“汪近圣鉴古斋墨品,西湖十色硃锭每部三十两;······汪节菴函璞斋墨品,西湖十景彩硃每部十两”。
原配漆盒
原配嵌螺钿漆盒,包装精美,漆面平整且有漂亮的断纹,如同古琴的断纹一样,不到百年以上的漆器形成不了断纹。其内为万字地老锦包裹,其上有一张黄签条题写“二百廿九号”,墨盒有九个形状不同的凹槽,用于放置墨锭并可将其固定。盖面背面下角一侧钤印“王雪涛印”。此套彩墨十锭,形式别致,每锭不一,刻西湖十景(花港、南屏晚钟、平湖、曲院、断桥、三潭、双峰、柳浪、苏堤、雷峯),模板细致,刻画精美,每锭的边款阳文楷书“乾隆年制”,黑色墨锭边款阳文“臣吉庆恭进”,吉庆即为乾隆时期满洲正白旗人、御史大臣,他将此墨进贡给皇帝,进贡墨是御墨(宫廷制墨、进贡墨、和墨)的一种。
边款、王雪涛收藏印
此套为乾隆御墨,未署墨肆款,但这套墨记载在汪近圣墨肆的《鉴古斋墨籔》卷二中“御制西湖名胜图诗”附“御用彩硃”图中,样式、纹饰及边款“乾隆年制”的写法皆与本套墨一致,为汪氏所出品无疑。乾隆时期汪近圣墨肆由汪近圣儿子、乾隆御书处教习造墨监生汪惟高掌管,即本套墨为汪惟高所制。本套彩墨无论是墨模图案还是款识亦或是颜色与台北故宫所藏的“御制西湖名胜图”彩墨一致。
彩墨制作加入天然贵重物质,一为天然植物颜料,如花青、藤黄等;二为矿物质颜料,如赭石、石青、石绿等;三为人工提取,如铅粉、蛤粉等,故其分量比松烟墨要重,且能流传千年而不褪色,为永寿之品。名家墨肆所出贡墨研磨细致,颜色纯艳,制作上乘。同级别的彩墨的价格高于松烟墨,它不但供书画家研磨使用,更具有欣赏价值,在生产数量上彩墨又少于松烟,甚为珍贵稀有。
汪近圣后人编著《鉴古斋墨籔》卷二
吴昌绶编著《十六家墨说》
2
局部图
Lot3739
清嘉庆 方维甸进贡御制棉花图墨一函十笏
11.6x5.4cmx10
铭文:“灌溉”、“採棉”、“炼晒”、“收贩”、“轧核”、“弹华(花)”、“拘节”、“挽经”、“布浆”
边款:臣方维甸恭制
边款
带老红木抽屉盒。通常所见的“御题棉花图集锦墨”为乾隆时期由胡开文制造的墨版,而此版本为嘉庆时期的军机大臣方维甸监制,根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林欢的《光绪朝棉花图贡墨与胡开文制墨家族》中有提到此墨:“嘉庆十四年,朝中大臣、方观承之子方维甸制作了新版《棉花图》集锦墨,侧款上有填金楷书‘臣方维甸恭制’,故被称为‘方维甸恭制款棉花图诗墨’”。方维甸是乾隆时期《棉花图》编撰者方观承之子,在乾隆三十年四月,乾隆皇帝南巡时,方观承呈给圣上。后《棉花图》图谱备受肯定,其内容迅速呈现在墨品上,可以说由方维甸制造的棉花图应该与原始版本最为接近。嘉庆年的棉花图墨模早已经流失,所以这套版本的墨存世量极为稀少,后朝根本无法仿制,可见十分珍贵。
局部图
3
局部图
Lot3742
清嘉庆 陶北溟藏胡爱棠制书画流芳墨一函十笏
尺寸不一
来源:陶北溟旧藏
铭文1:“徽城胡爱棠仿古法制”、“嘉庆壬戌年藏墨”
铭文2:“聊赠一枝春”、“胡爱棠法制”、“鉴莹斋”
铭文3:“书画流芳”、“鉴莹斋珍藏”
铭文4:“东辟图书府”、“胡爱棠法制”
铭文5:“吉羊止止室”、“贤者而后乐此”、“胡爱棠法制”
铭文6:“秋田老民书画墨”、“鉴莹斋珍藏”
铭文7:“一枝浓艳露凝香”、“鉴莹斋藏”
铭文8:“太古心”、“鉴莹斋”
铭文9:“鱼吐奇珍”、“徽城胡爱棠仿古法制”、“汲古而造”
铭文10:“宝锷”、“胡爱棠监制”
边款、原配盒陶北溟题签
带原盒。此套墨为名家旧藏,流传有序,陶氏家族家传藏品,最早由陶北溟收藏,后传给陶瑢。陶北溟(生卒年不祥)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上重要人物,在金石书画的收藏和鉴赏领域有很高地位,藏有武则天的“金轮玉玺”,后受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顾问。他使用的篆刻有“陶氏”、“陶光”、“陶祖光”、“翔鸾阁”、“金轮精舍”等。著有《翔鸾阁金石文字考释》等,1931年辑成《金轮精舍藏古玉印》。
胡爱棠创办于嘉庆年间,肆名“鉴莹斋”,根据《周绍良清墨谈丛》记载:“其(胡爱棠)具有纪元干支而有胡爱棠鉴莹斋署款者,当以此笏最早。”(见第334页)此笏指的是书中图一七四·1,纪元干支款为“嘉庆壬戌年藏墨”,而这锭墨与本套中的其中一锭一致,可见其珍惜程度,另本书的图一七四·4亦与本套墨其中的“吉羊止止室”一致。
此套墨其中的两锭与周绍良收藏的一致
《周绍良清墨谈丛·下》记载的胡爱棠墨品
4
局部图
Lot3737
清宣统 郁周氏定制胡开文制王震书画珠英玉屑墨一函两笏
12.5×3.3cm×2
铭文1:“忠信”、“郁周主人属,王震书”、钤印“一亭”;“白龙山人写”、钤印“一亭”
铭文2:“孝弟”、“郁周主人属,王震书”、钤印“一亭”;“白龙山人写”、钤印“一亭”
边款:宣统岁次壬子郁周氏监制十万杵、徽州屯镇老胡开文苍珮室主人选烟、超贡烟
边款
带原红木盒。带宣统年号款墨十分稀有,此为宣统晚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郁周氏定制。此套墨模设计师是民国画家、书法家、金石家王震,由胡开文苍珮室制作。此墨有意思处,在于所署年款宣统壬子。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宣统”帝号被废除,改为“中华民国”纪元。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就此结束。此墨制于壬子三月,按历推算已是公元1912年5月,纪年早已是中华民国。而一些晚清遗老仍顽守旧制,以宣统纪年。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时,亦称宣统九年。郁周氏为满清宗室,对故国之留恋可谓深入骨髓,墨上款属宣统壬子,当是在情理之中。
砚渠墨涴 · 砚
5
局部图
Lot3762
清乾隆 仿古圆形石渠端溪贡砚
D:15.5cm
底款: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带日本原木盒。端溪砚制,圆形石渠砚,砚面镌宽边,砚膛圆而平坦,其形如鼓,四个圆柱支撑脚雕刻兽面纹。其厚重感与古青铜无异,此砚遍体敷饰仿古铜器的铁褐色及铜绿色锈斑,古色古香,细润而坚。砚背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此印款为乾隆御用款,乾隆时期刻有数枚“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玉玺,乾隆五十二年,御题“五福五代堂匾”于景福宫并御制《五福五代堂记》,之所以取名五代,是因为乾隆四十九年皇元孙载锡阿哥出生,故五代同堂。
6
Lot3764
清中期 卢葵生制漆沙砚
L:13.5cm
边款:仿宋宣和内府制,下钤“葵生”方印
带嵌百宝漆盒。砚台以木胎为骨,生漆调配金沙为表。形如舟,跗足直壁,作鹅腹抄手式;样式仿自宋徽宗宣和内府所制的漆沙砚,质类澄泥,体绝轻入水不沉。舟形砚堂,平坡淌流入砚池。砚侧二壁,隶书阴刻砚铭;右侧作“仿宋宣和内府制”,下钤“葵生”方印。朱色漆盒嵌百宝,成“喜上眉梢”纹。
7
背面图
Lot3758
清中期 陈豫钟藏吴牛喘月纹端砚
14.5×9.5×2.3cm
边款:求是斋藏砚
带紫檀盒。雕工流畅,细节刻画到位,为典型的清中期工艺。砚背刻水牛在江水中奔走,抬头回望空中明月,明月中有端石特有的“翡翠斑”,为巧雕之作,此故事雕刻的正是“吴牛喘月”。砚台一侧边刻“求是斋藏砚”。求是斋是清乾隆、嘉庆时期的书画篆刻家陈豫钟的斋号,此砚为名家藏品,流传有序。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学者、书画篆刻家。出身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深于小学,工书篆籀,摹印尤精,与黄易、陈鸿寿、奚冈齐名,为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事迹收录于《定香亭笔谈》、《畊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桐阴论画》、《广印人传》。著有《求是斋印谱》、《求是斋集》。
8
背面图
Lot3759
清晚期/民国 罗振玉铭澄泥砚
18.5×11.5×2cm
铭文:“子暮之贤,蜀执中道。如来所处,极乐西天”,落款“贞松罗振玉”
带原漆盒。澄泥砚,呈鳝鱼黄色,澄泥砚由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质地细腻,犹如婴儿肤,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此砚规整简洁,砚面淌池式,周缘浮雕规整的勾连云纹。砚背雕琢高僧说法图,林间高僧趺坐于蒲团之上,阐述佛法砚侧铭:“子暮之贤,蜀执中道。如来所处,极乐西天”,落款:“贞松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金石学家,收藏家,浙江上虞人,后移居江苏淮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贞松。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携亲眷避居日本京都,潜心著述八载。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版、佚事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者有《殷墟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等考古专著。
砚渠墨涴 · 臂搁
9
局部图
Lot3765
明 子冈款碧玉雕螭龙纹臂搁
L:17cm
参阅:《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览》,第36、37页
铭文:“昆风遗古厚,琢磨推妙手,临池逸兴余,曾经运腕肘。”钤印“子”、“冈”
《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览》中的子冈款白玉臂搁
臂搁作书卷式,和阗碧玉质地,莹润透亮,打磨仔细,刻线圆润退锐,刀口较深,粗犷之中不乏精妙,为典型明代玉雕工艺,时代特征明显。盖面雕四只螭龙在翻卷的云里穿绕,螭龙身躯若影若现,四只龙虚实不同,其中一只隐藏在卷云之下与仅以龙的轮廓线示意,线条弯曲,动态十足。背面减地阳文篆书五言诗“昆风遗古厚,琢磨推妙手,临池逸兴余,曾经运腕肘。”后落“子”、“冈”印章纹。此子冈款碧玉臂搁为苏作玉雕工艺,在造型上、背面篆体字的刻法及“子冈”印章与故宫博物院藏的“子冈款青玉雕鸣凤在竹图臂搁”(展出于2016年6月18日至11月13日苏州博物馆“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览”)类似,两者从工艺上当为同一时期所制。
拍品背面及底座
砚渠墨涴 · 笔筒
10
局部图
Lot3773
清康熙 吴之璠制竹雕踏雪寻梅笔筒
H:15.2cm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7 19:18 , Processed in 0.0087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