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朱德的日记什么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3:14: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蒋介石日记》不是新闻了,那毛泽东、朱德的日记什么样?                                         2017-08-30 18:50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这个人性格很严谨,做事喜欢一丝不苟,比如写日记,从1915年到1972年,在长达57年的时间里,蒋介石的日记一天都没有拉过,每天不管有多忙,都会用毛笔记录下这一天的事,连当天的气候都不忘了写上。
2005年时,蒋介石的孙媳蒋方智怡,将蒋介石的日记保存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档案馆,从2006年开始,胡佛研究院开始逐步公开蒋介石的日记。

因为蒋介石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他的日记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下面这几个日子——
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二天,即1937年7月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胤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这时候的蒋介石,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与日本决一死战,因此心里有些彷徨。
但日本已经亮剑,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也责无旁贷,到了7月1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就表达了决战的决心:“政府对和战表示决心,此其时矣!人以为危,我以为安。立意既定,无论安危成败,在所不计。对倭最后之方剂,唯此一着耳!书告既发,只有一意应战,不再作回旋之想矣!”
这些事,显然是大陆的普通读者很难接触到的。
还比如,《论持久战》向来被认为是毛主席的首创,也是关于中国人抗战的最高理论指导,但实际上早在1937年11月7日,蒋介石就在日记中写道:“保持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耗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明确提出了“持久抗战”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毛主席对这个理论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考证,和非常有力的推断,这是蒋介石比不了的。
蒋介石不光自己喜欢写日记,对身边的人也要求他们写,比如蒋经国、蒋纬国,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担任蒋介石侍卫长的郝柏村,后来回忆说:“每逢新年,我都会收到和蒋公一样的日记本,因此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年岁末,蒋公即亲自把当年的日记用牛皮纸封好,命我交付经国先生。当然,我从未看过内容。”
在我党这边,领导人倒是很少有写日记的,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没有日记留下来,在中央档案馆里只有朱德有日记,从1947年到1969年,足足记了119本,平均每年5本多。

毛主席、邓小平不喜欢写日记,可能跟他们的性格有关,习惯于做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不喜欢这种琐碎的东西。而周恩来也不写日记,可能是因为太忙了,每天要处理的事太多,根本没时间去写日记。不过,在中央档案馆里有一些周恩来使用过的台历,上面记了一些工作上的计划,属于工作备忘录,要说算日记也可以。
另外,陈云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会把每天的气候记录下来,可能是因为陈云主管经济,对气候比较敏感。
不过,据毛主席的秘书透露,其实毛主席有时也会记一些日记,但从来不涉及工作,都是一些日常小事,比如爬上、游泳之类的,写的也很少。而且,毛主席也从来不用日记本,都是随手拿来的普通白纸,有兴致了就写上几笔,跟平时写诗差不多。

在领导人中,只有朱德的日记最正规,这可能也是大家都很意外的,其实在中央领导人里面,朱德的学历是最高的,先后上过四所大学,包括德国名牌大学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的哲学系,文化水平非常高。
比如在经济上,朱老总就看的比较透,1959年6月16日的日记中,朱老总这样写道:“生产资料绝大部分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怕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多余的顾虑。群众的生活应该是越富越好。”
1962年8月30日,朱老总又写道:“自由市场是农民的需要,开放自由市场利多弊少。”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行伍出身的朱老总是个大老粗,他的学问之多、之精,是你难以想象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23:35 , Processed in 0.0071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