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趣:捉蝈蝈——蒲先和 2017-10-02 15:37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13:31: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从小喜欢养蝈蝈。我知道纪老师也爱养蝈蝈,博友中可能还有爱养蝈蝈的。
蝈蝈,学名是螽斯,而螽斯虽然都会叫,却又分若干种。
有一种身体柔弱,翅子长长,书上称它纺织娘的,我们则称它“寒先生”,这种不养;有一种身体较壮,同蚂蚱相仿,翅子也是长长的,我们叫它“山草驴”,这种也不养。我们喜欢养的一种,就是人们所说的“大肚子蝈蝈”,我们家乡则称它为“叫叫子”,叫声急躁且高亢;我们喜欢养的另一种身体比“叫叫子”小些,叫声清脆温柔,我们叫它“梆梆子”。二者相较,我们更喜欢梆梆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玉米裂嘴了,走到坡里,谷地里、玉米地里,堰头的棘针棵上,叫叫子的叫声响成一片,细细听来,也可以辨别出其中夹杂的梆梆子的叫声。
大人们要干活,无睱顾及。小孩子们听到总想捉几只来养着,独自享受它们并不多么和谐的音乐。
听着它们就在不远处鸣叫,要捉到手却并不容易。这些小精灵都极狡猾,人还隔着老远,它就不叫了;再走近,它便一头扎下来钻到乱草中溜之乎也。特别是在棘针上的,十有九回让你白费功夫。
想捉到它们,有个三步曲。第一步,根据叫声确定它的大体位置。一步步向这目标靠近,直到它停止叫声为止。第二步,停止前进,以免它听到你的动静逃跑。蹲下身子,屏气敛声,等它再次鸣叫。这时可以撮口“啧啧啧”地模仿它,引它发声。第三步,等它再次鸣叫,准确判断出它的位置,蹑手蹑脚地悄悄走近,看准那家伙,轻轻伸出双手一捧……这伸手的瞬间,最是“惊心动魄”,可能目标捧在了手中,也可能逃之夭夭,无处可寻了。回想起来,这“双手一捧”的时刻,就如同过年点大“雷爆仗”时的心情,既惊又喜,也正是乐趣之所在。
捉来的叫叫子或者梆梆子,一般喂个三十天五十天就“寿终正寝”了,也有人能喂到过年,极少。
后来有了农药,害虫被消灭的同时,大田里的蝈蝈们也一併呜乎,但是小山坡上不种庄稼的荆棘丛中还有;再后来驴友们发扬“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神,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山上的蝈蝈也大多作了俘虏。
近年来野外的蝈蝈几近绝迹,但是人工养殖的却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人们。即使数九隆冬,只要到花鸟市场上花十几元到几十元,便可买回一只,让您自由自在地端起酒杯欣赏着窗外鹅毛大雪的同时,聆听着这美妙的天籁之音。

 寒先生


山草驴


 叫叫子


梆梆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0-3 13:32:46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受益受教了![赞][鼓掌][微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07:17 , Processed in 0.0091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